美国研究人员指出肥胖的人比瘦子要长命,研究表明:养狗能减少儿童过敏和肥胖

98迷科 2024-03-21 4次阅读

1、美国研究人员指出肥胖的人比瘦子要长命

想要活得久一点,方法居然是不要太瘦?美国政府的研究员分析了世界各地91份研究后发现,体重稍微过重的人,反倒比正常体重的人活得长久!有说法是,可能胖子的疾病比较容易被发现、及早治疗;也有理论说,胖子可能会为了减肥而运动,比节食的瘦子健康许多。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报导,略呈「福态」的男女,通常活得比瘦子还要长久。这是美国政府研究人员分析了世界各地91份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可能的原因很多,其中一说是「多存一些脂肪比较有本钱生病」,许多人上了年纪后生了场大病,体重都会直直落。

另外也有研究认为,肥胖者若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时,比较可能及早发现治疗。还有一种可能是,部分过重的人比较常运动,可能是为了减肥,反而比靠节食、吸烟降低食欲的瘦子健康许多。

然而,尽管心宽体胖可以活得比较久,但也不能太过夸张;bmi属于「太胖」的族群,死亡率又比正常体重者高了3分之1。

2、研究表明:养狗能减少儿童过敏和肥胖

有研究表明养狗能减少儿童过敏和肥胖,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女性怀孕期间或者在孩子出生后前三四个月内养宠物,特别是养狗,可能有助减少孩子过敏和肥胖风险。

艾伯塔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英国《微生物组》期刊上发表论文写道,孕妇养宠物或者让孩子在婴儿时代早期就接触宠物,可以增加孩子肠道中瘤胃球菌和颤螺旋菌这两种细菌的数量,而这两种细菌已经在先前研究中被证实分别与儿童过敏和肥胖风险减少相关。

:家里养宠物可以使这两种细菌的数量增加两倍,"研究带头人、肠道细菌专家安妮塔·科茨斯基说。他们研究的养宠物家庭中,70%养的是狗。

科茨斯基说,怀孕期间养宠物,宠物携带的这两种细菌会经由母体间接传给胎儿。换句话说,即便宠物在孩子出生前被送走,宠物身上的细菌传递给胎儿的过程已经完成,依然对降低孩子的过敏和肥胖风险有帮助。

知识延伸:

一、家里有小孩该怎么养狗呢?

1、小孩子养什么狗狗好?

一般来说,家里有小孩的,最好在5岁前不要养狗,特别是性格过于活泼的狗,比如;雪纳瑞、比熊等。

建议给小孩子养狗的话尽量选择牧羊犬、金毛、拉布拉多之类的伴侣犬。往往这种狗体型大会被人们认为是危险的,但是恰恰相反。因为它的体型所以才更适合与人类相伴,而千百年来由于他们的功能性,使得他们更加忠实、聪慧和体贴。

相比之下,由于小型犬的体型他们往往处于没有安全感的的情绪之下,所以性格更为神经质,爱叫、或者由于缺乏安全感的伤人是经常会发生的,同时因为小型犬的牙齿比较尖细,所以不建议和5以下岁龄的孩子生活。

2、孩子和狗狗和平相处的秘诀

(1)尽量的让宝宝与宠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有的家长会常将幼儿放在学步车内就去做自己的事,殊不知这个时候好奇的宝宝的们会随手去抓狗狗的耳朵或尾巴,非常危险,万一碰到狗狗翻脸动口,后果不堪设想。

(2)时刻注意狗狗身体的清洁卫生

包括狗狗体毛的梳洗、爪子的整修、定时打预防针,甚至于狗狗睡卧的小窝也必须勤加清理,以免感染细菌或寄生虫,殃及宝宝。

(3)不要在狗狗的面前喂食宝宝,特别是味道浓郁的饮食

狗狗的嗅觉灵敏,若是父母只喂食宝宝,让狗狗在一旁流口水,难保不会引起宠物抢食,让孩子有被袭击的危险。

(4)狗狗的排泄物应及时处理干净,避免留在地面,既不卫生,还容易造成幼儿滑倒受伤。

(5)不要让狗狗在婴孩面前表演刺激的游戏动作,以免狗狗过度兴奋冲撞到学步车内的宝宝,发生意外。

(6)当宠物狗待在宝宝身边的时候,请爸妈不要紧张着急,不要盲目的担心狗狗可能会伤害它。此时,爸妈应该保持冷静,你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静静地坐着,看护着它们。同时,当狗狗在宝宝身边表现非常友善的时候,你一定要奖励表扬它。

(7)对于年幼的孩子,最好的选择是将一只刚出生的小狗不久,家中养大。让狗狗和孩子一起成长,狗狗会很孩子很友好的哦!

二、刚带回家的狗狗怎么喂养?

初养小狗狗的孩子,都有一种兴奋感,好吃好用,恨不得睡觉都要抱着睡。但是,养小狗不是那么简单的,有些问题一定要注意!

1、首先千万不要将一只六至十二个月大的小狗当作成犬看待,要像对待你的初生婴儿一样,忍耐、温柔和时常照顾。你现在怎样对待你的小狗,对它将来的社交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2.时时看管小狗和与它沟通,尽量不要让它和孩子长时间单独留在家中。狗狗是不会攻击孩子的,但是调皮古怪的孩子很可能会误伤狗狗,或者激怒狗狗,导致狗狗为了防卫误伤孩子。

3.要留意它要排泄的讯息,大声呼吸和打转,此时应立即带它到应该去的地方。

4.幼狗膀胱不受控制,在饮、食、睡觉和嬉戏后可能立刻需要撒尿,晚上它亦可能要至少每三小时去厕所一次,尽量能关照到每一次。

5.如果它意外弄脏地方不要惩罚它,千万不要推它的鼻子往脏物闻和责骂它。因它不会明白,更可能会当您不在时随处便溺。每当你的小狗在正确的地方上厕所时要马上称赞它。

6.为幼犬配制营养均衡的食物,像婴儿一样,它需要有营养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你也可以给他吃宝宝的奶粉,不过有点小狗狗消化不好容易拉肚子,还是喂点宠物专用的好,可以买点宠大幼犬猫代乳粉,健全小狗狗肠道、皮毛、体质、智力等方面的全面发育。等狗狗3 个月大后,可以用奶粉把幼犬狗粮泡软了喂它,可以让小狗狗慢慢适应开始吃狗粮。

3、美国研究认为幼儿不宜学游泳

美国小儿科研究院近日建议,4岁以下儿童不宜过早地开始学习游泳,因为这一年龄段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还不适合接受游泳训练。

由于婴儿是在母亲的羊水中成长起来的,于是健康专家一直误认为婴儿天生会游泳,而且不少专家甚至建议幼儿应该尽早学习游泳。

主张幼儿学习游泳的专家认为,幼儿学习游泳有很多益处。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利用这一黄金时期开展游泳活动,对身心发育大有好处。幼儿经常游泳可使心肌发达,新陈代谢旺盛,心跳比同龄幼儿慢且有力,这就为承担更大的体力负荷准备了条件。幼儿游泳这一复杂动作是在大脑支配下完成的,这样在游泳的过程中也会提高大脑的功能,表现为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快,智力发育好。幼儿经常游泳,呼吸系统的功能也得到了提高,表现为肺活量大,憋气时间长。经常游泳可消耗过多的脂肪,利用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使体型匀称健美。另外,经常游泳还可以提高耐寒和抗病的能力。

然而,美国小儿科研究院近日却建议那些4岁以下儿童的父母,不要再让他们的孩子过早地开始学习游泳,因为这一年龄段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还不适合接受游泳训练。

研究认为,婴儿天生会游泳其实是一种误导。由于人体的密度比水稍低,任何人如果不惧怕水,能放松自己的肌肉,不会游泳也能在水中浮起来。可人类在后天形成了对水的惧怕心理,一到水里就惊慌失措,拼命挣扎,容易吞水吐气,反而容易沉下去。而婴儿还没有形成对水的惧怕心理,到了水里容易放松,所以比不会游泳的成人容易浮起来。

美国研究人员称,小于5岁的儿童原则上都不适于学习游泳。这个结论有3个理由:(1)水中的低重力环境不利于孩子骨骼的成长;(2)幼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善,学习游泳不安全;(3)游泳的高强度训练也容易损伤幼儿的身体。但他们也承认,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研究资料表明到底儿童在何时开始游泳最佳。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儿童到了4岁左右一般已具备学习游泳的能力,但就神经肌肉的发育程度而言,他们还需要训练人员的特殊指导才能确保安全。研究人员告诫儿童家长,最好不要将孩子送去参加通过反复把儿童沉入水中等方式来锻炼游泳技能的培训班,因为这种号称首先要培养儿童不惧怕水的心理的训练,只会增加孩子对水的惧怕心理,而导致孩子成人后对水的心理障碍。

据美国小儿科研究院称,目前有500至1000万名美国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已接受过某种形式的水上课程训练,在一些地区,年满3岁的儿童就可以报名参加游泳课,但据一些课程的组织者称,3岁左右儿童的游泳课程只不过是为了让他们早日开始与水打交道而已,并不教授特别的技能。为此,研究人员告诫说,儿童家长在选择是否让自己的孩子参加游泳课以及参加何种课程时应当谨慎为好,并且不要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认定他们经过学习以后就一定能成为游泳高手。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研究指出:孕妇太过紧张或影响孩子身高

补钙、锻炼、食疗、采用偏方……眼见自家孩子比同龄人矮小,很多家长十分着急,用尽各种方法帮助孩子身高“蹿一蹿”。然而,临床调查发现,还是有很多青少年儿童由于骨龄趋近成熟,结果贻误最佳长高时间,影响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其实很多孩子在出生时就有身材矮小现象,被称为‘小于胎龄儿’,如果没有早发现早介入,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终身,家长应从孩子两岁开始关注其身高发育。”专家表示,家长们应摒弃“孩子发育晚,等到青春期还能长”的侥幸心态,而应从襁褓中甚至母亲怀孕时就开始重视孩子的身高。

案例

“小于胎龄儿”比同龄孩子矮一截

王女士的女儿笑笑今年8岁,据其介绍,笑笑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比其他新生儿个头小,虽是足月出生,但她只有42厘米长,小于规定标准的50厘米。原本以为孩子稍大一点会“见风长”,谁知其个头始终比同龄孩子矮一大截。“我跟她爸爸都身高不算矮,她怎么个头这么小呢?”王女士为此非常着急。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认定,笑笑不长个是因为她在母亲子宫内时期就发育不好,生下来就是个“小于胎龄儿”。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内分泌专科梁立阳教授告诉记者,笑笑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小于胎龄儿”,即明明足月诞生,可是一出生身长和体重就比标准低。据介绍,我国这种情况的发生率达到6.39%。“这些孩子会像笑笑一样,一生中两次身体发育高峰阶段的身高生长水平都无法赶上其他同龄儿。在其他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上,这部分孩子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她表示。

由于发生几率较高,“小于胎龄儿”已成为导致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身材矮小的一个重要病因。

原因

或与孕妇怀孕时情绪低落有关

梁立阳表示,孩子一出生就个子小与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也有可能与孕妇吸烟或饮食差、胎盘功能不正常(一般母体伴有全身性疾病)等相关。而在以往的统计中,孕妇营养吸收不够是一大主因。“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营养差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现象越来越少,许多孕妇反而是孕期营养过剩,生下的巨大儿非常多。”她说。

那么,为什么还是源源不断有母亲诞下“小于胎龄儿”呢?临床调查发现,这些妈妈在孕期往往有着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紧张等情况,其中部分孕妇为产前忧郁症患者。

“我们接待过一位妈妈就是这种情况,由于患有产前忧郁症,虽然她身体健康,营养充足,孩子也足月,但孩子的身高远远不达标。”梁立阳介绍,临床问诊发现,现在很多孕妇在怀孕后由于感受到来自工作、家庭以及自身等各方面的压力,往往情绪十分紧张和焦虑。另外,还有一些孕妇则是对怀孕过度谨慎紧张,导致神经长期处于紧绷状态,长此以往,虽然营养充足,但孩子生下来却身高不达标。

名词解释:

“小于胎龄儿”是指一个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和(或)体重低于其胎龄所预期达到的身长体重,对于足月儿(胎龄近40周)来说,出生时体重如果低于2.5公斤即为“小于胎龄儿”。

提醒

两岁身高不“及格”应就医

专家介绍,由于“小于胎龄儿”中有近两成在一生中都会存在生长偏慢、身高偏矮的问题,所以如何实现及早发现,并进行积极干预就成为家长们最应关注的重点。

梁立阳指出,对于孩子特别是“小于胎龄儿”儿童来说,从出生到两岁期间的身高增长就像是一场短跑比赛,两岁时的标准身高就是道“及格线”。“能追上这条线就说明孩子生长能力没问题,反之就说明孩子可能已无法达到正常的生长标准,存在生长障碍。”梁立阳指出,如果“小于胎龄儿”在两岁时没有追上,以后与同龄人身高的差距将有可能越拉越大。

“这是因为孩子的身高受遗传、营养、自身的生长速率等很多因素左右,而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在婴儿期至3岁,以1岁以内最快,另一个高峰则出现在青春期。所以对于‘小于胎龄儿’来说,有效抓住此阶段进行治疗非常重要。”梁立阳介绍,参照目前我国两岁儿童的身高标准,男孩平均身高为89.1厘米,女孩为88.1厘米。如果孩子足月出生时体重低于2.5公斤,两岁时男孩身高低于82.3厘米,女孩身高低于81.3厘米,则可以判定为生长障碍。

“一旦低于标准水平,在专科确诊后就应从这个年龄段开始治疗,效果会比进入青春期后再治疗要强很多。建议每位家长都认真参照标准,审视自己宝宝是否已达标。”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标签: 美国  表明  过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