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潜能·2岁·绘画,幼儿艺术潜能开发的初探

98迷科 2024-04-12 1次阅读

1、开发潜能·2岁·绘画

作者:韩国gipun book出版社 著,安香兰 译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1 isbn:7530433954 印次:1 版次:1 纸张:胶版纸

内容提要:潜能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尚未被充分开发的智慧能力。潜能与大脑的高级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控制,不过只要开发得当,每位宝宝都能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与众不同的能力——因为宝宝的大脑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我们知道,要开发宝宝的智慧潜能必须从小开始,因为儿童期是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的关键期。宝宝的身体在迅速健康成长的同时,大脑的活动程度是成人的两倍,宝宝不仅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思维也最敏捷、最活跃,因而这时是对潜能进行有效开发的最佳时期。那么,什么样的开发训练是科学而有效的?什么样的训练涵盖了潜能开发的方方面面呢?更重要的是,什么样的训练不会给宝宝带来压力,反而让宝宝觉得有趣、好玩、轻松、快乐呢?《开发潜能》系列图书在儿童教育专家和编辑们的努力下终于面世了。它非常有针对性,专门为2~5岁宝宝设计;它非常有趣,所有训练都以游戏的形式出现,轻松好玩,让宝宝越玩越开心,越玩越聪明;它非常严谨,每一个游戏中,都有写给爸爸妈妈的话,让爸爸妈妈清楚训练的着眼点和宝宝的每个进步;它非常亲切,生动可爱的构思与绘图最贴近宝宝稚气的童心,小贴画(sticker)也是宝宝最爱的训练工具和自我评价工具。它非常全面,每个年龄阶段都有手工、绘画、迷宫、思维、创意这五大训练板块,可以全面捉进宝宝的动手活动与思维探索,达到最佳训练效果。《绘画》:绘画在开发潜能时是不可缺少的,颜色和构图对大脑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能启发创意性思维,陶冶情操,提高情商。《开发潜能》系列图书以清新干净的风格出现在爸爸妈妈和宝宝面前,去除了芜杂,只留下最有趣、最科学的内容,是一份献给宝宝的珍贵礼物。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幼儿艺术潜能开发的初探

幼儿艺术潜能开发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艺术和审美素养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公民。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审美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自我表现欲望。其核心是启发、关注每个孩子以其独特的视角,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去表达对事物的理解,赞美生活以及观察发现,并推动其个性和谐发展,使其综合素养整体得以提高。

一、尊重幼儿本身与生俱来的巨大艺术潜能

儿童身上与生俱来存在着包括艺术感受力在内的巨大艺术潜能。例如:幼儿对美术中线条色彩,构图等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往往无需成人旨意,凭着知觉就能准确地感受到不同色彩的冷暖,线条的曲直等,能够体会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所传达的不同感觉。又如:在绘画活动中,不管是在室内或室外,欣赏或创作,都要关注幼儿对美术作品敏锐的直觉感受力,孩子能够从精致画面中感受到生命的运动。在进行美术欣赏活动时孩子们都能通过对话画面的整体感知和要素分析,体会到艺术作品所传达的特别的情感和美感,在成人们眼中看到的或许只是某一个图形,而到了儿童眼中这些都变化成了美丽的生灵,一个个有生命的物体,它和自己一样快乐地生活着。因此,认识和尊重幼儿潜在优势,顺应孩子先天潜能,使我们对幼儿艺术潜能开发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二、在生活和环境中激发幼儿的艺术感受潜能

艺术与生活血脉相连,要求幼儿艺术潜能的开发要走近幼儿的生活,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幼儿艺术潜能开发的主要途径。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是幼儿学习的必然要求。因而,幼儿的艺术潜能开发不能脱离幼儿的生活而孤立存在,给孩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等于赋予孩子一颗爱美的心灵。孩子的艺术潜能是巨大的,但常常也是沉睡的,这些沉睡的潜能需要美的熏陶,美的形象来唤醒。大自然中的一片叶子,一朵花,一颗露珠,一缕风,一滴雨所能让孩子惊奇,而社区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关系,又都能使孩子心灵震颤。因此,可以说大自然的美妙和社会环境的人文气息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到动物园就会引出动物主题活动;在认识“春天”的日子里,孩子们感受春天,观察、收集春天的信息,根据不同年龄段生成“我爱春天;春天的秘密;春风吹过幼儿园”等主题活动。开发幼儿艺术潜能的第一步就是让生命的信息系统快速运转起来,让眼、耳、口、鼻等感官不断有新发现,手脚不断地创造。

三、在包容的文化中发展幼儿创造性艺术表达潜能

在鼓励多元艺术表现表达的过程中,主体是幼儿。例如在一次艺术创作活动中,围绕着“动物”主题,教师提供了各种制作材料供幼儿选择。在了解并对动物有了充分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自己讨论,根据能力和需求自由组合,分成四组:第一组:利用旧挂历剪贴或旧图书,还通过多媒体下载有关动物的图片,再用油画棒添画背景;第二组:用记号笔,油画棒在彩色卡纸上设计动物海报;第三组:用各种废旧材料快餐盒等制作立体动物造型;第四组:运用绉纸、画笔、沙巾等在幼儿人体上装饰,点缀并加以形体动作,使之成为形象逼真的动物。整个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适度适宜地给需要帮助的幼儿以支持,并经过启发、间接式的引导。孩子们十分投入地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信地完成了作品。创作结束后,开展交流活动,每个组派出代表汇报成果,介绍自己作品的内容、制作方法,分享成功的快乐,探索有待于解决的新问题。师生共同搞了延伸活动,排练了儿童剧《动物狂欢节》,并在幼儿园门厅处,办了个动物海报展览会,让每个孩子向自己父母介绍自己参与设计的作品,并向家长宣传保护、爱护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

在开发幼儿艺术创造潜能过程中,我们把儿童艺术创造力发展策略概括为六个字:“激发、创造、鼓励”。激发:主要激发艺术创造动机。 教师要善于激发儿童的艺术创造动机,使他们产生内在的自主参与艺术活动的要求。激发艺术创造动机可以培养“问题意识” 着手,多提启发性问题,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在争论质疑中,激发幼儿艺术灵感。创造主要是指创造环境,除了创造轻松自由愉快的心理环境外,还要创造一定物质环境。例如:材料丰富的工具库,多种多样的幼儿歌曲磁带,信息资料,参观游览,家长的有效资源等等。鼓励主要指鼓励儿童去大胆进行艺术创造,鼓励幼儿以自己方式多元创造与表达,如:小竞赛、小展览、小舞台;带孩子到敬老院表演;画把扇子,为武警叔叔送清凉等等。在多元人文环境与文化中,包容幼儿的多元的艺术表达与创造。

四、在艺术反思与评价中提升幼儿的审美潜能

完整的艺术活动包括艺术感知、艺术创作、艺术反思与评价三个环节。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有机统一的。其中反思与评价是针对感知和创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的,目的在于指导、调节感知与创作,促进感知能力和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幼儿的艺术反思与评价是指幼儿对自我、对他人的艺术活动、艺术作品的欣赏、回顾,进行评判的过程。

传统的艺术教育中,教师过多地以评价者的身份出现,而忽略了幼儿作为评价者的作用。因此,我们强调幼儿的艺术反思与评价对于幼儿的艺术潜能开发的意义:其一,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其二,幼儿获得了更多的思考与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创造的机会;其三,幼儿更多地对他人的艺术活动、艺术作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发展了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能力。

教师如何帮助幼儿进行艺术反思与评价,从而发展其审美能力呢?教师可适时地抛出一些促进幼儿进行反思的问题。在艺术活动中强调反思环节,就是要让幼儿的作品真正表达他们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在引导幼儿进行反思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自己发现和总结出了一些符合幼儿兴趣特点,能够激发起主动参与热情的问题来激发幼儿的反思和评价。教师可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创作思路的重新梳理与反思。幼儿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幼儿之间的互动更是教育的资源。任何一个幼儿的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想法都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创作的完成并不是艺术活动的尾声,恰恰是幼儿之间分享各自的作品、相互欣赏、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最佳时机。教师可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鼓励他们说出对艺术作品是否喜欢及其理由。这些艺术作品包括幼儿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幼儿对一件作品的评价,虽然很稚嫩、很不专业,但只要表达出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够了。教师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幼儿从一般知觉向审美知觉过渡,这将使幼儿的欣赏与评价水平不断提高。

五、根据幼儿心理特点挖掘幼儿阶段独特的艺术潜能

幼儿期是感觉敏锐、反映强烈、想象力极为丰富的时期,这时期艺术创作是以自我为中心,受主观情绪支配的,他们对心中所想到的事物,往往按自己的主观意图加以表现,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注意到的特征加以大肆渲染、着重表现,而忽略认为不重要的或不受注意的部分。因此,他们常把外界给自己的强烈感受或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物体特征、事件情节等,用非常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出来。比如幼儿在做小朋友吃糖果的泥塑时,为了把吃的动作表现出来,便让小泥人裂开两排十分尖锐的牙齿;还有的幼儿因为自己个矮取不到玩具,在做泥人时特意将两只手做得又长又大,以满足他们取物的愿望。又如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他们经常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太阳画成公公,月亮画成婆婆,星星画成喜欢和自己玩的小朋友,画中的植物、动物都能唱歌、跳舞。他们以稚嫩的手笔赋予世上的一切物体以生命和人的特点,充满了非凡的想象力和稚嫩的童趣,让人叹为观止。

幼儿对色彩和音乐十分敏感,他们会自动地随着音乐蹦跳起来,动作不仅合乎节拍,而且颇有成人跳迪斯科时潇洒的样子,模样快乐可爱。因此,教师要随时把握幼儿想要唱、跳的情绪,顺着他们那种自然产生的音乐反应来开展游戏活动。色彩对于幼儿也是非常奇妙和具有吸引力的。幼儿的色彩画不受物体固有色的限制,画面中充满着色彩的对比和夸张的表现。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用鲜艳、强烈的色彩抒发感情,将画面渲染得五彩缤纷。也有一些幼儿对于某些形象施以固有色,如画大熊猫时用黑白两色,树叶用绿色等。这都是幼儿进行色彩探索的一种表现和用色上呈现出的个人风格。

根据幼儿期独特的艺术特点,在开发幼儿艺术潜能的过程中,积极倡导“尊重、宽容、引导”的教育理念。要会尊重,尊重儿童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奇特想法和做法,尊重儿童的创造素质。要会宽容,宽容孩子“与众不同”的艺术创新行为,鼓励艺术创造中表现出来的首创性、互异性和多样性,使幼儿在轻松、自由、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要会引导,在对事情的处理态度上。教师不要立即对幼儿富有创造性的行为予以评判,更不要越俎代庖,而是延迟判断并给与启发,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机会,使他们能够想象和创造。有时对幼儿来说,想象和创造的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会引导还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教师要以满怀爱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艺术潜能的发展和表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如艺术创造力水平的高低、表现的早晚,艺术创造力的类型以及性别差异等。针对不同的差异,艺术的引导是不同的。当幼儿的某个艺术智能领域呈强项优势时,艺术的引导在于推进,使强项更强,当幼儿的某个艺术智能表现平平时,艺术的引导在于用其他强项推动其弱项的发展。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巧妙地开发孩子的思维潜能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孩子思维的这一特点,妈妈们也能巧妙地对孩子的思维潜能进行开发。

  一位妈妈这样分享自己的经验:通过反复的试验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思维。

  每次喝果汁时,我刚刚4岁的儿子都会去抢那只高高的杯子,因为他觉得这只杯子装的果汁比别的杯子要多。但实际上虽然那只杯子很高,但由于它很细,所以它装的果汁其实很少。我把这个:秘密"告诉过他很多次,但他只按自己的思维去选择,根本就不相信我。

  为了让他相信,我特意给他做了这样一个试验:在那只高高的和胖胖的杯子里分别倒满果汁,然后问儿子::哪个杯子里的果汁多呀?"儿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只高高的杯子。接着,我拿出另一只胖胖的杯子,然后把高高杯子里的果汁都倒在它里面,结果只有多半杯。然后拿着这两只胖胖的杯子问儿子::哪只杯子里的果汁多呀?"儿子当然选择那只装满果汁的杯子了。

  在反复做了多次这个试验之后,儿子终于理解并接受了这个事实,再喝饮料时就开始去抢那种胖胖的杯子了。

  是的,对于这些思维还依赖于事物形象的孩子来说,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按自己的思维思考。看到高高的杯子比胖胖的杯子要高很多,他们就会认为高高的杯子装果汁装得多。所以,妈妈们要通过反复的试验才能改变孩子一贯的思维,使他们按着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

  上述案例中家长的做法非常科学,虽然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有些认:死理"、不:开窍",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的是反复刺激、反复证明。在这种反复的试验中,孩予就会突然:开窍"::我知道为什么那只胖胖的杯子装的果汁多了,是因为它胖!"所以,妈妈通过反复试验的方式教孩子正确思维,这实际上就等于提前把孩子的思维潜能激发出来了。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为何潜能开发要多起点

儿童是教育的主体,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应为人的主体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时期,主体性的各方面品质已经萌芽,甚至十分活跃: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想关心,什么都想参与;他们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对自己充满信心。只要能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幼儿探索和创造,幼儿主体性品质就可以保持和发展起来。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更重要是可以培养孩子自主、自律、负责、理解、尊重他人,善于合作,有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主体性品质。

然而我们艺术活动的现状又是如何呢?

镜头:

老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段音乐多好听啊,音乐的名称叫《草原骑兵》,说的是解放军叔叔骑着马在大草原上巡逻。你们是不是也有这种感受?”结果全班幼儿响亮、干脆、一致地回答:“是!”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艺术活动中这种重教不重学,重结果不重过程,重求同不重求异,重群体不重个体的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孩子们主体性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在艺术活动中改变原来的重知识体系、重传递、重标准一律、重教育权威的课程模式为重一日生活过程、重创造、重个性化、重师生合作的新课程模式,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安全、自主、充满探索和成功机会的艺术空间,使孩子们的主体性得以发挥。

1.艺术活动多起点

幼儿的艺术兴趣、需要及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教师只有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幼儿在艺术学习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

兴趣不同,切入点不同

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同,对艺术的选择和表现也不同。因此,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要通过观察,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点,然后,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艺术学习的机会,这样孩子接受起来自然、顺利,而且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例如:“认识春天”主题系列活动,以往都是按教师的要求,幼儿集体说春天、唱春天、画春天。现在,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认识春天的基础上,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春天。孩子们有说的,有唱的,有画的,有跳的,有剪的,有粘贴的……把春天的特性全部描述了出来。

但是,从兴趣入手只是方法,不是目的。在艺术教育中,我们不盲目迎合幼儿的兴趣,而是从兴趣入手,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到快乐,增强自信心和成功感,从而热爱艺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扩展兴趣。

需要不同,帮助程度不同

在艺术活动中,幼儿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需要。我们根据幼儿的需要,予以不同程度的帮助,一方面避免幼儿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克服困难的信心,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帮助过度,阻碍幼儿的发展。

例如:中三班小朋友都很喜欢汽车,于是,教师就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在班上或在活动中如何把汽车表现出来。结果孩子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把墙壁布置成大街,马路上跑着各式各样的汽车,建汽车城,画汽车图书等。然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参加各组活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幼儿需要鼓励和支持,有的则需要具体指导,一位幼儿想画救火车,但尝试了几次都画不好,最后准备放弃。这时,教师及时引导他对汽车和救火车进行比较,找出了共同点和不同点,后来,他成功了。

小二班的小朋友玩汽车游戏,他们特别想把游戏玩好,可就是不知怎么玩,经过师生协商,配上音乐、情节和游戏规则,游戏一下子变得很有意思,幼儿很自然地投入到游戏中去了,但有几个幼儿由于动作总是不协调,便不想玩了。这时,教师及时走过去说:“我们一起做好吗?”教师先请幼儿认真听音乐,逐渐加上动作,再根据音乐节奏,调整动作的快慢。在教师的启发、引导、鼓励下,这几个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游戏动作。这个活动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教师自始至终根据幼儿的不同需要,给予不同的指导,保证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发展水平不同,教育起点不同

在艺术活动中,同一年龄的幼儿发展水平往往不同。因此,教师始终坚持幼儿发展水平不同,教育起点不同的原则。例如:在大班音乐节奏感训练中,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别:有些幼儿连模仿教师节奏都很困难。于是,教师制定了不同的教育目标:要求节奏感较好的幼儿能够首尾相接地创编节奏,即“节奏接龙”;要求节奏感较差的幼儿先完整、准确、合拍地模仿节奏,即“节奏回声”,然后,再进行简单的节奏创编。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感到成功的喜悦,积极参加到活动中去。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标签: 开发  潜能  2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