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茵栀黄从此禁用于婴幼儿,婴幼儿发热家长该如何处理

98迷科 2024-03-31 1次阅读

1、家长注意!茵栀黄从此禁用于婴幼儿

8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修改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在禁忌项下标注“新生儿、婴幼儿禁用。”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茵栀黄注射液相信各位妈妈都不陌生,尤其是自家宝宝长过黄疸的宝妈,对此了解自然更多。但是,8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修改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在禁忌项下标注: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此消息一出,估计曾经带娃注射过茵栀黄的妈妈受到了不少惊吓:

:额滴个神……我孩子长黄疸那会儿就注射了茵栀黄!"

:怎么不早说?幸好我孩子没啥事!"

:到底咋回事?身边很多孩子都用过这东西……"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公告,婴幼儿注射茵栀黄项应包括过敏反应、全身性损害(畏寒、寒战、发热、水肿、乏力、多汗、面色苍白等)、消化系统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肠胀气、胃不适等,有胃肠道出血个案报告)、呼吸困难等。

此外,公告在项应明确指出:

1.对本品或含有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新生儿、婴幼儿(3岁以内)禁用。

3.孕妇禁用。

茵栀黄为啥不该用?

其实小编的观点一直是不建议用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1、有效么?没有高质量研究证实

虽然国内有一些低级别的论文显示,蓝光治疗联合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有作用(国内有些论文的质量……丁妈就呵呵了),但是缺乏高质量的研究结果来证实,很难说就是茵栀黄的作用还是归功于蓝光治疗的作用。

茵栀黄的副作用之一就是会导致宝宝腹泻,而腹泻会间接促进排泄、有利于退黄,但这个过程宝宝会舒服么?大家想想看好了!为啥一定要用一个作用不明确、又让宝宝难受的方法呢?

2、多数新生儿黄疸不需要特别治疗

85% 以上的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其中绝大部分是生理性黄疸,黄疸不重,也会在短期内自然消退,根本没必要额外处理,爸妈们等待宝宝自然消退即可,搞出那么多幺蛾子就是自己找事儿,宝宝还受苦。

当然,具体到每个宝宝,肯定要让医生来确定是否需要治疗更保险。

3、茵栀黄毒副作用难以评估

这些年,茵栀黄搞出了多种剂型,每年的销售额也达到了数个亿。但同样的,不定期总有不良反应报出来,甚至也有导致死亡的报道。

和很多中成药一样,茵栀黄最大的隐患是,是良反应尚不明确、药品禁忌尚不明确。

这句话并不是说没有不良反应(不少家长就是这么理解的哎),而是说不明确!不明确!不明确!

相比于经过充分研究的西药,这种风险反而是更大的,各种不良反应可能都会有,甚至包括一些比较严重的表现,比如「胃肠道出血、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肾功能异常……」

而且,茵栀黄成分中含有金银花,这是一种明确会诱发蚕豆病(一种溶血病)的东西。

总之,小编不建议给宝宝使用任何没有经过严格试验的药物。

那么,没有了茵栀黄,宝宝长黄疸该怎么办呢?

我国85%以上的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并且大部分大多数的新生儿黄疸不需要治疗,等到期自然消退即可。具体到每个宝宝的情况不一样,需要结合医生的诊断,来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宝宝长黄疸了,家长需要怎么做?

1、新生儿出生后,每天保持8-12次母乳喂养,少吃多餐,使孩子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能加快新陈代谢速度、促进胆红素排出。

2、如果需要治疗,医院常用的办法是:蓝光治疗"。医疗蓝光是特殊波长的光,需在双面蓝光箱中,保证足够的照射面积和时长才能起到治疗作用。民间所推崇的:晒太阳法",并不能起到有效退黄疸的作用,相反还有可能伤害的新生宝宝的眼睛、皮肤等。

3、如果黄疽出现过早或消失过迟,或黄疸程度过重,或逐渐减轻后又再加重,婴儿精神不佳、吸奶少或拒奶等临床症状时,则属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同时注意,所有的偏方、神药通通靠边站!新生儿对药物的耐受性非常差,一切药物,就算是外用药,也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

2、婴幼儿发热家长该如何处理

加加最近经常发热。但是,加加妈却不知道如何处理,尤其是深夜去医院很不方便。周末,加加妈走访了育儿专家,请问孩子发烧时,如果不方便马上去医院,在家里应该怎么处理?育儿专家详细解答如下。

由于婴幼儿的新陈代谢比成人旺盛,婴幼儿的体温比成人相对高一些。同时婴幼儿的体温一天之内有波动,早晨相对低一些,下午略高,但是不能相差1ºc。体温也因为孩子的活动过度、穿衣过多、环境温度过高而有所升高,甚至吃饭、哭闹也会造成体温暂时升高,这时的孩子全身状况良好,没有自觉症状。小儿年龄越小,中枢神经系统对体温调节的功能越差,再加上小儿的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汗腺发育不健全,所以孩子的体温很容易波动。如果婴幼儿腋下的体温达到37.5ºc,又出现一些症状、体征,可以诊断为孩子病理性发热。一般37.5~38ºc为低热,38.1~39ºc为中度热,39.1~40.4ºc为高热,>40.5ºc超高热。虽然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异常的一种代偿反应,但是如果发热过久,使体内调节功能失调,则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必须要及时处理。

在发热原因不明确或者不能马上去医院时,可以在家庭做如下的处理:

发热的孩子需要卧床休息,吃容易消化的饮食。如果处于添加换乳期食品的阶段,要暂停新的食品摄入,待疾病痊愈后再重新添加。

保证孩子液体的摄入量,尤其是水的摄入。因为高热会造成孩子新陈代谢加快,出汗或不显失水增多,而且多喝水有助于加快毒素的排出。

如果是低热,多给孩子喝水即可,中度热可以口服退热药,高热及超高热必须马上去医院,采取针剂或其他方法。

物理降温办法:冷湿毛巾擦浴全身,尤其是大血管行走的位置,如: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擦至皮肤发红为止。也可以头枕冰袋、冷水袋,用冷水袋或冰袋放置在腋下、颈部两侧、腹股沟以及额部。目前有的儿科专家不主张用乙醇(包括白酒)给婴幼儿擦浴,原因是乙醇会透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对孩子的健康反而不利。

如果孩子发热原因不清,应尽早去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央视 植物奶油婴幼儿食品禁用

植物奶油(氢化油)作为一种工业代用品进入人类食谱中之后,既改善了食品的口感,也悄然间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以至于有的科学家把氢化油的危害,和上世纪曾被大量使用的杀虫剂滴滴涕相比,把氢化油称作又一个滴滴涕。

婴幼儿食品禁用植物奶油

植物奶油即氢化油,也被称作植物黄油,目前在面包、奶酪、人造奶油等方面广泛使用,但是,氢化油可以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的患病风险。

针对报道,昨日,在卫生部例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说,反式脂肪酸是一个老问题,卫生部已经对反式脂肪酸进行管理。他说,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中,规定了婴幼儿食品原料中不得使用氢化油脂,反式脂肪酸最高含量应当小于总脂肪酸的3%。

另外,在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中,明确要求了反式脂肪酸的标识要求。同时提示生产者注意控制生产环节产生的反式脂肪酸。

:目前正在进行反式脂肪酸风险监测评估工作,"邓海华说,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将开展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

专家建议看食品配料表

公众如何才能选择低反式脂肪酸或者没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中疾控食品与营养所研究员张坚建议,首先要看配料表,同时倡导少吃油炸食品等健康的饮食方式。特别爱吃西餐、快餐、蛋糕等食品的人群,也应当注意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4、家长对婴幼儿的观察能力了解多少

幼儿园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小朋友回去观察小兔子,然后把它们画下来交给老师。小远回到家后告诉了妈妈老师布置的作业,妈妈就带小远去隔壁邻居家看他们饲养的小白兔。小远回到家后开始画画,妈妈问他:“小白兔长什么样子啊?”小远说:“白色的。”妈妈继续问:“它的眼睛呢?”小远想了想说:“红色的。”

妈妈再问小远小白兔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小远想了半天也没有回答出来。等小远画完小兔子给妈妈看的时候,妈妈发现小远画的兔子只有两条腿,耳朵是短的,还没有尾巴。

小远的这种表现,说明他开始具有观察力,但却又没有那么全面。其实,这是幼儿的正常表现。婴幼儿时期的孩子,观察力仍处于发展之中,观察缺乏目的性和持续性,概括性较差,缺少相应的方法、知识,所以就容易出现小远那样马虎大意的情况。

由于年龄的原因,孩子观察事物时不像大人那般成熟,很多时候都不能做到观察细致,并且较难抓住观察的重点。他们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即使是不重要的细节,也能观察得十分仔细。而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事物,即使非常重要的方面也会观察得十分笼统、粗略。另外,他们通常只看到事物的大概轮廓就匆忙得出结论,不会再进行深入观察。

一般来说,孩子的观察能力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观察持续时间较短

幼儿的观察持续时间比较短,这与幼儿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是分不开的。实验证明,3—4岁的幼儿对图片的平均持续观察时间是7分钟,5岁幼儿仅能增加到8分钟,6岁幼儿也仅为12分钟。

2.不能对观察进行很好的概括

除了观察时间较短之外,不能对观察结果进行概括,也是孩子的特点之一。由于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孩子常常不能把所观察到的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比如说,把一桶雪带进屋子,雪一会儿就会化成水。3岁幼儿看到这种现象会非常惊讶,但是并不能由此搞清雪、水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到6岁左右,幼儿才具备初步的概括能力。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父母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方法。

1.训练孩子有序观察

要想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首先就要让他学会有顺序的观察。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前到后,或由近及远,总之,只有让孩子学会有序观察,他才能对观察对象有全面的认识。

除了让孩子对观察的事物有总体认识外,还要让孩子不能忽略细节。所以,父母要让幼儿注意那些重要的、典型的特征,然后再过渡到一般特征。

2.帮孩子总结观察结果

当孩子的观察活动结束后,父母不要忘了帮他进行概括和总结。让孩子在获得感性经验的同时,也掌握一些理性的认知,这样的观察才是有意义的观察。

3.多途径、多渠道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要想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不能只局限于“看”这一种方式。事实上,培养孩子观察力的途径有很多。

首先,父母应当尽量丰富孩子的生活,扩大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并且要在这个过程中,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对幼儿进行观察力的训练和培养。

除此之外,孩子的观察能力也受其注意能力、思维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就要同步进行注意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哪个方面出现了障碍,其他的方面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无论父母对孩子采取的是针对哪个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一定要以整体性的观点来看待孩子认知的发展,将其看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标签: 婴幼儿  家长  如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