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暖一补”帮你过严寒

cht 2023-05-08 7次阅读

“四暖一补”帮你过严寒

太阳达到黄经285°时,就是农历的小寒节气啦,小寒一过意味着进入“三九天”,北方是“出门冰上走”,南方也“小寒胜大寒”,全年最冷。

寒冷时节如何养生?

●小寒节气已过,大寒迎面而来,正处全年最寒冷的时节。

专家提醒,寒冷时节养生,保暖最关键

●防寒保暖可不止多穿衣服这么简单,“四暖一补”要学起来

麻辣羊肉汤

麻辣羊肉汤

头颈保暖

帽子围巾不可少:

“头为诸阳之会”,一方面头部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所在地,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另一方面头颈部接近心脏,皮肤薄,血管粗,毛发多,散发的热能也较大。

当头部受到风寒侵袭时,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面瘫,甚者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而颈肩部受了风寒后,肌肉容易痉挛疼痛,甚至还会牵扯到背部。

因此,林嬿钊说,冬至节气后,人们就要注意头颈保暖。

而到了严寒时节,一般伴冷风,外出时建议戴上帽子、围巾以防头颈部受寒。

黄芪羊肉汤

黄芪羊肉汤

腰背保暖

最好就是晒太阳:

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背部还是足太阳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起着防御外邪入侵的屏障作用。

腰为肾之府,肾为人体先天之本,主宰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腰背部受到寒冷刺激,容易感冒,也易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缓,引起腰背部疼痛。

特别提醒,女性腰部受寒还直接关系到生殖系统。

腰背保暖要怎么做?“最好的措施是常晒太阳。

”林嬿钊说。

《老老恒言》云:“背日光而坐,列子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

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

”意思是说常晒太阳,尤其是背对太阳而晒,可壮养人体之阳气,使全身气机调和畅达。

中医学也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

而现代研究认为,晒日光具有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提高免疫力、改善糖代谢、促进钙磷及维生素D代谢而防止骨质疏松、促进血循、增进食欲、消炎镇痛等作用。

山药胡萝卜羊肉汤

山药胡萝卜羊肉汤

腹部保暖

按摩或热敷:

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的枢纽,人体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此,如神阙、气海、关元等。

林嬿钊介绍,中医讲“背为阳,腹为阴”,腹部为阴则阳气少,更易受寒邪侵袭,故最怕受凉。

腹部受凉后除了会出现胃脘不适、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外,“与腰部受寒一样,女性腹部受寒也会影响生殖系统。

”林嬿钊说,这时女性易出现手脚冰凉、痛经、月经不调等宫寒证,而男性也可能出现前列腺症状或性功能障碍等。

腹部保暖,可通过按摩腹部来提高自身的驱寒能力,必要时可用热水袋或中药热敷包外敷腹部以固气、通阳、驱寒。

当归羊肉汤

当归羊肉汤

四肢保暖

动可行走,静可泡脚:

“一九二九不出手”,指寒冷时节要给手保暖。

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常搓手,可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充分刺激其穴位,可达到疏通经络、预防感冒的功效。

俗语还说“寒从脚下生”,脚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

从中医角度看,足少阴肾经循行于足底,脚亦是人体经脉汇集之处,分布有众多重要穴位。

而从现代解剖层面看,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抗御寒冷的能力较差。

故脚部一旦受寒,会使其抗病能力下降,易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妇女痛经等病症。

林嬿钊特别指出,天越冷,胃肠不适的病症往往明显增多,“很多都是足部受凉后诱发的”。

脚部保暖,除了穿好保暖鞋袜外,还要适当多活动,虽然冬天不建议剧烈运动,但行走却是足部保暖的最佳办法,必要时戴上护膝以保护膝关节,户外运动则建议太阳出来后进行,避免清早气温过低伤身。

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或中药沐足方泡泡脚,既能御寒,又能引阳气下行,是脚部保暖的好方法。

萝卜羊肉汤

萝卜羊肉汤

食补防寒 首选羊肉汤:

寒冬饮食,在于食补与药补结合,增加热量,从而养肾防寒。

药补可适当选择人参、黄芪、虫草、阿胶、当归、首乌、枸杞等滋阴潜阳、益气补血之品;食补可根据身体的阴阳气血偏盛情况,结合食物的性味,有选择地进食牛羊肉、鸡鸭肉、狗肉、甲鱼、鳝鱼等食物。

“羊肉是寒冷时节温补的首选食物。

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的热量,抵御寒冷,而且对一般虚寒性疾病有治疗和补益的效果。

”林嬿钊最为推荐“当归生姜羊肉汤”,这也是《金匮要略》记载的一款经典温补药膳。

羊肉冬瓜汤


标签: 四暖一补  帮你  严寒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