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政治方面,梅饶臣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cht 2022-10-17 4次阅读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 ),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人。

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

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

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

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南宋刘克庄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

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

另有《宛陵集》及《毛诗小传》等。

image.png

主要成就

文学

梅尧臣在宋代诗坛具有很高的地位,他在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均有建树,对后代影响较大。

在当时,他和苏舜钦齐名,被合称为“苏梅”;与欧阳修同为北宋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并称“欧梅”。

他积极支持欧阳修的古文运动,欧阳修曾自以为诗不及梅尧臣。

陆游在《梅圣俞别集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三者鼎立,各自名家”。

诗歌理论

梅尧臣对唐末宋初雕章琢句、徒具空言的诗风极为不满,主张诗歌创作必须“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在艺术上,梅尧臣强调诗歌要形象、含蓄、平淡,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自称“不书儿女书,不作风月诗。

唯有先王法,好丑无使疑”(《寄滁州欧阳永叔》)。

image.png

诗歌创作

梅尧臣的创作实践与其创作主张是一致的。

在诗歌创作中,他一反西昆体诗风,常以质朴平淡的诗句抒怀言志,反映社会现实。

其时宋与辽、夏的摩擦、战争不断,他的《故原战》《襄城对雪》等诗表现出诗人对战事的关切,对宋军失利的痛心。

其《田家》《陶者》《田家语》《汝坟贫女》《小村》《送王介甫知昆陵》等诗,揭露沉重的徭役、赋税带给农民的灾难。

他的《闻欧阳永叔谪夷陵》《闻尹师鲁谪富水》《猛虎行》等诗,或直抒其愤,或托喻以讽,表明自己对范仲淹的支持。

梅尧臣的诗歌以风格平淡、意境含蓄为基本艺术特征。

欧阳修谓其“初喜为清丽,间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余,益老以劲”(《梅圣俞墓志铭》),张嵲谓“圣俞诗长于叙事,雄健不足,而雅淡有余”(《读梅圣俞诗》)。

其《鲁山山行》诗“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描画秋山荒凉幽静的情景,恬淡有致,历来为人称赞。

其余如“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东溪》)、“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考试毕登铨楼》)、“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均为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开宋诗以新颖工巧取胜的途径。

欧阳修称梅诗“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

”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后村诗话》)。

龚啸说他“去浮靡之习,超然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先”(《宛陵先生集附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称“圣俞诗工于平淡,自成一家”。

梅尧臣的诗也有雄奇、怪巧的一面,如《黄河》《梦登河汉》,雄浑壮丽,不同于他多数诗的风格。

由于他作诗受韩愈、孟郊的影响较大,艺术上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有时语言过于粗率无文、枯淡无味,但瑕不掩瑜。

image.png

梅尧臣亦能文,其散文风格与诗相类,欧阳修称“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梅圣俞诗集序》)。

政治

梅尧臣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调任建德(今安徽省东至县)县令,直到景祐五年(1038年)离任,在建德县为官五年。

梅尧臣为人诚厚,清高自持,颇能体察民间疾苦,尽自己的力量做了许多惠政于民的事情。

他经常深入乡间百姓家微服私访,与农人、与烧瓦匠、与贫妇交谈,了解民间疾苦,还亲自赶赴山林大火现场,洪水泛滥的溪流进行实地察看;他革除弊政,事必躬亲,当时建德为山区小县,县署外有圈破旧的竹篱,需要修护,因此成了向官吏勒索的借口,梅尧臣来后果断以土墙代替,并在院内植了一丛竹子。

当地民众为了纪念梅尧臣,把县城所在地取名“梅城”,延续至今。

凡其为官之地,民多为之建祠。

元吴师道在《梅公亭记》中赞颂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


标签: 梅尧臣  北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