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的《送刘昱》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cht 2022-07-30 2次阅读

还不知道:李颀的《送刘昱》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小编认为,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

送刘昱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翻译

八月的芦苇和江边的浪花都是白色的。

北风吹着候风器,谁才是浔阳的客人呢?

雨后天晴,鸬鹚在山头停留,扬州的外城晚上生出潮水。

行路之人晚上住在金陵的小岛上,可以听到沙滩边大雁的鸣叫。

图片.png


赏析

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苇花则随风而扑向浪花,两者似乎浑然一“白”了。

这“白”,不是严冬霜雪之白,也不是三春柳絮梨花之白,而是凉秋八月之白,既不绚烂,也不凛烈,而是素净萧疏。

此诗将芦花与秋江浪花联想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片雪白的情境之中,纯洁的友情之爱白浪滔天——那种“芦花一白万顷雪”的情景之美,也就构成了雪花一样翻腾的江水了。

其时,北风吹动船桅上的“五两”,似乎在催赶着离客。

“浔阳客”,表明了船的去处。

浔阳,在镇江的西南方,北风恰是顺风。

看来,船就要趁好风而开动了。

那么,“谁是浔阳客?”当然是刘昱,这一点,诗人明白,读者也明白。

然而诗却故意用设问句式,使文气突起波澜,增强了韵味。

八月风高,苇寒浪白,谁也不会愿意风行水宿。

眼前刘昱偏偏要冒风波而远去浔阳,98迷科,因而“谁是”一问,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刘昱且住为佳。

诗心至此而更曲,诗味至此而更永。

可是刘昱究竟是留不住的。

北风吹着五两,何况雨止潮生,又具备了扬帆启碇的条件。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这两句并不是泛泛写景,而是既暗示离客之将行,又补点出启行的地点(鸬鹚山当在镇江一带,其地已不可考)。

而诗由此也已从前面的入声十一陌韵而转用八庚韵,给人以清新之感,与这两句所表现的秀丽景色是十分和谐的。

于是,刘昱在这风高潮涨雨霁天晴之时走了。

诗人伫立凝望着远去的客船,不禁想道:今宵客船会在哪里夜泊呢?“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一般送客诗,往往易落入送别时依依不舍,分别后惆怅独归这一窠臼,而李颀却把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到行客身上,代行人设想。

身在此,而心随友人远去。

后来北宋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的也是这种手法。

诗人推想刘昱今夜大概可以停泊金陵江边了,那时,耳边会传来一阵阵凄凉的雁叫声。

苇中有雁,这是常见的,因而诗人由镇江江边的芦苇,很容易联想到雁。

但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

雁是合群性的禽鸟,夜宿苇中也是群栖的,群栖时一般不发声,如果发出鸣声,那一定是失群了。

刘昱单身往浔阳,无异于孤雁离群,那么夜泊闻雁,一定会联想到镇江的那些朋友,甚或深悔此行。

“试”字,即暗含比意。

反过来,留着的人都思念刘昱,这就不必说了。

末句既以“雁”字呼应芦苇,又从雁声发生联想,委婉蕴藉,毫无显豁呈露之气,别有一番情味,开后来神韵之风。


标签: 李颀  唐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