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量有一万多斤

98迷科 2024-04-28 207次阅读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今年3月,陕北地区连续低温,毛乌素沙漠却迎来了新的生机。

迁徙的候鸟成群结队飞掠上空,牛羊在毛乌素沙漠里缓慢移动,而在不远处,一片片田地连绵着延伸向远方,不时有几个劳作的农民叉着腰种地。

毛乌素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最艰难的阶段几乎到了寸草不生的地步,为什么如今却成了养殖牛羊、种植粮食的地方?

毛乌素,到底有着怎样的蜕变?

从绿洲变成“沙漠”的毛乌素

乌毛素在长城以北,曾是匈奴聚居地,在秦朝,这里也曾是沃野千里、牛羊满群的好地方。

而紧贴着乌毛素的榆林地区,多了一道长城,将游牧和农耕这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划分开来。

在汉朝,匈奴屡屡翻越长城为祸作乱,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

极北之地越来越冷,草原正在收缩,可供放牧的地方少了,牛羊产量也相应减少。

恶劣的环境和供不应求的食物,让匈奴人不得不频繁南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匈奴南迁至长城脚下,毛乌素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应增加,人们对草原的需求也逐渐增大,这为毛乌素的沙化埋下了伏笔。

西汉时期,汉匈之间战争频仍。

为了抵御匈奴,大量农民奉命前往河套地区,将草原改为农田,毛乌素地区的生产方式逐渐从畜牧改为种地。

时任尚书令的虞诩曾给汉顺帝上书,表示这里沃野千里,水草丰美。

不仅如此,考古学家还在这片区域发现过一些汉代墓穴,其中有部分壁画中,出现了农民给庄稼浇水、水塘中鸭子嬉戏的场景。

也就是说,当时的毛乌素不但不是沙漠,而且非常适合农牧业发展。

由于紧靠长城,与关内联系频繁,毛乌素的改造过程十分顺利,整个河套与鄂尔多斯地区的人口超过了百万。

到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游牧民族南下,破坏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农田,导致毛乌素地区出现过短暂的荒芜状态。

不过,毛乌素很快又焕发生机,农田重新变为草地,牛羊继续在这里悠闲地啃食青草。

南北朝时期,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称王,建立大夏国,并在毛乌素地区建立统万城。

统万城有一统天下的含义,可见此人野心勃勃,并非等闲之辈。

而统万城也是建设得规模宏大,一重重城墙环环相扣,成了西北为数不多的大规模古城。

当时无定河在毛乌素南淙淙流淌,大夏国人跨过长城,与农耕区的人往来频繁。

不过也正是这个时期,原本肥沃的土地,有了些许颓败之势。

几十年后,北魏郦道元来此考察时,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他在《水经注》中,用“赤沙阜”和“沙陵”等词语,描述乌毛素地区的沙化现象。

唐朝人看着毛乌素,直说“飞沙为堆,高积成堞”

明朝人更是悲观的感慨:四望黄沙,不产五谷

到这时候,毛乌素已经面目全非,曾让汉人赞叹不绝的草原不见了,漫天的风沙成了这里的主旋律。

根据榆林当地的记载,在1949年之前的100年时间里,榆林沙区的沙化速度很快,大概有210万亩农牧区域被风沙吞没,390万亩牧场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里的土地一再恶化呢?

毛乌素的沙化治理初期阶段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毛乌素沙漠化是必然趋势。

自汉朝起来,匈奴频繁活动的区域已经出现了荒漠化的趋势,毛乌素也不例外。

这里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丰富的黄土本就不利于锁住水分;

一旦水分流失,那么植物的生长也将受到影响;

而植物生长状态变差,土质会再次受到影响,加速沙化。

更糟糕的是,毛乌素地区的降水量较少,流失的水质得不到补充,就进一步加速了水土流失的趋势,所以土地沙漠化成了无可避免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人口流入,增加了土地的负担。

西汉人拔掉青草改种粮食时,就已经破坏了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

随着人口数量增加,脆弱的生态终于崩溃,最终酿成祸端,原本青草茂盛的原野成了黄沙漫天的沙漠。

新中国成立后,相关部门提出了“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口号,陕西省积极响应,决定建造一片护林带。

就这样,一场造林护林的运动开始了。

1974年,由54名女性组成的治沙连,开始在毛乌素南边的补浪河附近种植树木。

当时补浪河公社有80%的土地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大家对此束手无策。

在了解到治沙连的治沙目标时,当时的公社书记还有疑虑,认为这些从城里来的下乡女知青过不惯艰苦的生活,更不用说治沙了。

不过女知青们并不是一时豪气、乘兴而发的愿望,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共同作出的决定。

治沙连成立后,连长带着队伍,向第一个目的地进发:大水湾。

大水湾周围有大规模的碱滩,外围则连着沙丘,远看之下,大水湾在其中无所依傍,像不真实的海市蜃楼。

由于水质不佳,黄沙不住的肆虐,所以种树工作很缓慢,即使栽植下去,也因种种原因无法生长。

看着幼苗陆陆续续在黄沙中倒下,绿色的叶子失去生机,成为枯败的黄色,治沙连倍感压力。

为了改变种树不活的局面,她们请来技术员,在曾经失败的地方重新种树。

有了技术支持,种植过程比之前顺利得多。

虽然也屡有失败的例子,但所谓天道酬勤,发奋必然会有回响。

1976年,治沙连推平了10多个沙丘,种了10万株树木,同时还养了一些羊和猪,为大水湾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此后的50年时间里,治沙连更换过14任连长,共有380名人员参与植树造林。

在大家的努力下,先后有800多座沙丘上出现了树木,2万亩荒漠成为绿洲。

她们将最好的青春献给了沙漠,换来的是后世更好的生活。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治沙任务的关键有两方面:人们的决心和过硬的技术。

我国是人口大国,在治沙方面自然不缺可调配的人员。

但是在技术上,需要足够精通的专家,为治沙之路提供更多支持。

就在治沙连为造林工程发奋努力时,不远处定边县,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治沙高手:石光银。

石光银是陕西定边县人,跟家乡的亲戚朋友一样,他几乎是在漫天的黄沙中长大的。

当时定边县的土地沙漠化很严重,而且风沙的风力很大,有时候刮过一场风沙,甚至会给人带来生命威胁。

在他7岁那年,曾与发小放牧,遭遇了强烈的风沙。

那场风沙持续时间很长,直把他刮出30多里,石光银不知道回家的路,等了三天时间,才见到正在到处寻找他的父亲。

回家后才知道,与他一起出来的玩伴不知所踪,恐怕是凶多吉少。

在石光银的记忆里,风沙会掠走人的性命,代表痛苦和绝望。

在谈到风沙时,他表示:我从小便恨透了风沙,发誓长大后要治服它

就是这样的决心,如种子一般深深根植在他心里,让石光银的成长之路上多了些与风沙斗争的勇气和魄力。

1968年,石光银被选为定边县圪塔套村小队长。

当时国家正在大力宣传造林政策,石光银便组织了专门的队伍,带领大家植树造林。

一开始,当地人并不看好他,因为黄沙吹了几百年,也没见谁能治理好。

人们当然希望家乡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当时的认知是“沙窝里栽不活树”

石光银从小在沙地里长大,怎么会没听过这话。

可如果大家都不种树,这里的生活环境还会变好吗,子孙后人还不是一样艰难的走在沙尘里,还得承受着丧命的风险。

石光银带着队伍没日没夜的干,用了3年时间,耗费了大量树苗,靠着勤劳和耐心种活了一颗又一颗树,让这片黄色的世界里,有了点点新鲜的绿色。

3年后,石光银的队伍共种活了1.4万亩树木,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活品质。

毛乌素沙地变绿洲

土地沙化改善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虽然石光银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但是很多人依然受固有思想束缚,对造林的信心不像石光银一样强。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飞沙走石家无粮,有女不嫁海子梁

海子梁是指海子梁公社,石光银的家乡就归海子梁公社管。

因为沙化严重,粮食难种,当地人穷,外来闺女都不愿意嫁过来。

也就是说,只有解决土地沙化的问题,才能改变大家的旧观念,让生活在海子梁的人过上不愁吃穿不饿肚子的好生活。

为了解决土地沙化问题,官方出台文件,允许个人承包“五荒地”。

位于毛乌素沙地的海子梁,正符合五荒地的标准。

当初治沙成功的石光银已经是当地的农场场长,一个月挣四、五十,这份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

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家乡还遭受着沙化的困扰,石光银便趁着国家出台新政策的契机辞掉了工作,转而筹集资金,承包了一块3000亩的荒沙地。

普通树木扛不住恶劣的环境,石光银在对比了各种树木的特点后,最终决定种植旱柳、沙柳和杨树。

这一年,毛乌素地区的降水量高于往年,为树木的成活增添了些许成功率。

加上石光银多年来积攒下来的种植经验,树木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

石光银看着抽出点点新芽的绿树,不禁欣慰的笑了,这次的成功经验,更增添了他的信心。

如果说他第一次治沙造林全凭一腔热血支撑,那么这次,则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有了好开端,石光银信心倍增,紧接着他又与长茂滩林场签订了一项合约,承包了5.8万亩荒沙。

这块荒沙的地形比较复杂,有上千个沙丘,其中以特大狼窝沙地形最为棘手。

不仅如此,新承包的土地比之前大十几倍,现有的人手根本不够用,他只能想办法招经验丰富的技术员。

人员和资金的压力一度让石光银陷入困难的境地,而恶劣的天气又让造林计划雪上加霜。

古人总是说人定胜天,事实上在恶劣的环境下,人若要争得胜天,难度太大了。

那艰苦的岁月里,石光银和他的团队几乎住在沙地里。

当地的环境十分恶劣,人们既要在动辄超过60℃的高温里劳作,也要抗住冬天忽然降到零下40℃的低温。

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和环境的折磨,导致很多人皮肤黝黑,常年嘴唇干裂,眼里布满血丝。

然而更令他们感到痛苦的是,一旦有六级以上的大风出现,差不多有90%的树苗将被毁掉。

遭遇了连番打击的石光银,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在迎风坡搭建沙障,先挡住一部分风沙,给树苗提供宝贵的生长空间。等树苗长大一些,树根往下扎一些,就不用太过担心风沙了。

这个办法很快得到了正面反馈,造林工作的难度终于小一点了。

种树不同于在工厂制造商品,每一份努力,都要通过漫长的时间验证,曾参与过治沙造林的老人感慨:

树大了,人老了。

也确实如此,一代代人把青春留给了沙地,为的就是留给后人一片绿洲。

人老了,树大了,后代们的好生活也越来越有希望了。

在人们的不断努力下,毛乌素沙漠上的片片绿意愈发广阔和浓郁,这些树木挡住了狂暴的风沙,为当地人撑起了一片美好的未来。

2008年,陕西省根据毛乌素的实际情况,决定尝试固沙造田的新思路。

如果这个思路进行顺利,那么毛乌素的经济形势将迎来更好的机遇。

如今只要将用水问题合理分配,那么造田的起步阶段将会减少很多阻力。

用水问题的最大阻碍,并不是灌溉用水短缺,而是水土流失问题。

毛乌素地区确实缺水,但是可以将其他地区的水运输过来,利用较为先进的灌溉技术,实现科学节水。

不过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的现象是先天缺陷,处理起来相当棘手。

根据这个问题,工作人员经过反复测试,找到了一种耐得住恶劣气候,又不必过分担心水土流失的复合土。

这种复合土壤的表面会形成一层厚度约为1毫米的结皮,既能锁住水分,避免水土流失,也具有一定抗寒效果。

将节能灌溉技术与复合土相结合,可以很好的解决毛乌素地区的种植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人们欣喜的发现,在毛乌素种植粮食的效果虽不能媲美水土肥美地区,但绝对能拉升当地经济,而且还不破坏苦苦培养的绿洲。

仅大纪汗村一处,就能达到亩产3000公斤土豆的成绩,同时还有超过800公斤的玉米产量。

另一处实验地区岔河则也收获满满,亩产土豆达到了8000斤,两地相加,就有万斤土豆产出。

总结:

毛乌素是我国有名的沙地,曾一度成为人类生存的盐碱地,令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更好的生存空间。

而如今,毛乌素遍地绿洲,农田连绵成片,硬是被一代代人培养成了农业生产区,难怪有人称它为“最没尊严的沙漠”。

参考资料:

《毛乌素:“沙漠”没有消失,只是被人们缚住》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6/19/c_1126132736.htm

《毛乌素沙漠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府谷县人民政府

http://www.fg.gov.cn/info/1654/50409.htm

《三个阶段、七种模式-毛乌素沙地治理的绿色乌审模式》澎湃新闻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3405541

《美丽的马铃薯花在毛乌素沙漠绚丽绽放》凤凰网

http://sn.ifeng.com/yulin/news/detail_2015_08/14/4233611_0.shtml


标签: 世界上  一万多  沙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