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母恋,才能健康成长,共享蓝天,健康成长

98迷科 2024-04-23 2次阅读

1、告别母恋,才能健康成长

1-4岁的孩子离不开母亲,是因为孩子从小就在母亲的关怀、爱抚和哺育下成长,从小对母亲产生了一种依恋情感,只有母亲在身旁,孩子才会感到安全。

这一时期的孩子情愿一个人玩,即使许多小朋友在一起,也是自己玩自己的。可妈妈只走开一会儿,他就会感到紧张,就会去惊慌地寻找,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分离性焦虑"。其原因,一方面是孩子对母亲有很深的依恋,另一方面也是母亲离不开孩子,也可说是母亲对孩子的依恋。这种类型的母亲总是担心孩子离开自己会出事,心里焦虑不安。为消除这种不安情绪,她就会去溺爱孩子,时刻守在孩子的身边。母亲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加重了孩子的依恋感,反而使得孩子更加离不开母亲。

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他的独立活动能力,让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去幼儿园锻炼,在家中最好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地孩子就能告别对母亲的依恋。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共享蓝天,健康成长

5月25日,由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携手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举办的“心系好儿童”2010年度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活动在北京启动。启动仪式上,公布了今年在江西、安徽、四川、江苏等地增开8家“彩虹家园”教育基地的计划。现场,从安徽六安市霍邱县来北京工作的田大霞与远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临淮岗中心学校的女儿进行了视频连线。

加强亲子沟通 彩虹家园联动乡村城市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临淮岗中心小学贾雪同学的爸爸、妈妈做为此次活动的受益代表,来到了现场。活动进行中,贾雪的爸爸妈妈与自己远在安徽,即将面临中考的女儿进行了现场视频连线。在画面中看到了久未谋面的爸爸妈妈,贾雪显得十分的激动。连线中,贾雪对身在北京父母的祝福,以及父母对孩子语重心长的叮咛,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为了生活常年在外打工,一年才能回家一次,以前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了解很少,心里特别的不踏实,”田大霞动情地说,“去年学校建了‘彩虹家园’,我们可以经常通过电脑见面,能看到孩子的样子,我放心多了,以后走的更远也不怕了。”

据了解,2009年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在江西和安徽两省建立第一批“彩虹家园”教育基地的同时,编审贴合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现状的系列宣传教材,包括:宣传画、知识彩链卡等。并通过10省5市的妇联系统、教育系统放到农村城市的留守、流动儿童学校、劳务集中地等,面向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在江西、安徽的彩虹家园中,孩子们可以在彩虹书屋阅读心系组委会精心编制的宣传教材以及从社会各级筹集的优秀读物;通过彩虹视频与外出打工,久未谋面的父母“面对面”进行交流;在彩虹课堂中,聆听专家讲座课堂;还会有定期来到彩虹家园中的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带来真实的关爱与帮助。

发布调研报告 留守儿童需要社会共同关注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农村儿童还是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在享受到劳务经济蓬勃发展拉动农民就业的同时,我们还要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并且献出自己的关爱。

为了更好的开展活动,2009年“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在全国10省市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问卷调研,并深入2省开展彩虹家园实践活动,共采集3万余份有效问卷,累积了实用的信息和有效的数据,促进活动更加有效和深入开展。

根据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2009年度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的结果指出,目前留守儿童中大多数家长都能和孩子保持较频繁的沟通。调查数据显示,32.9%的家长会“每天”和孩子联系一次,另有39.8%的家长会“每周”和孩子联系一次。但是调查也发现,有21.1%的家长通常一个月才会和孩子联系一次,4.9%的家长每年才联系一次,1.3%的家长甚至与孩子基本没有联系。

受传统观念影响,目前留守儿童家长还是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家长表示平时最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对其它方面的关注。调查过程中,外出务工的父母提出了希望能够得到社会帮助和指导的各种现实需求。经过系统整理发现,家长的最大需求偏重于希望有人帮助“辅导孩子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所占比例达到44.4%。其次是如何和孩子沟通方面的指导需求,所占比例为18.0%。有关家庭教育知识方法方面的获取需求居第三位,所占比例为9.8%。这些数据说明,不管是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自身还是他们的父母,都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怀和帮助。

对此专家表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需要在亲情方面给予更多的安慰,在心理方面给予及时的疏通,在学习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

在活动的最后,心系好儿童关爱活动的志愿者代表、著名歌手何禹萱及来自北京红莲小学的流动学生代表一起上台唱响了“心系好儿童”关爱行动歌曲《幸福的拥抱》。“白云飘,微风笑,蓝天下我们幸福的拥抱……”歌声中,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践行社会责任 联合利华用心构建家园

“亲情带来快乐,只有快乐的孩子,才有幸福的家庭、和谐的社会”。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副总裁曾锡文先生表示,“我们希望带动更多人用关爱之心,温暖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希望。”

联合利华一直关注教育事业,自1996年以来联合利华已经陆续在青海、陕西、四川和安徽四省的贫困地区建立了20所希望小学,这些学校中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联合利华不仅出资改造了学校的硬件设施,改善了学生学习生活条件,还通过支教行动和志愿服务等方式慰藉儿童的心灵。

共同关注2010,关注祖国明天

在2010年,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将延续2009年度“彩虹家园”活动形式,计划在重点4个重点省新建8家“彩虹家园”教育基地,同时维护、完善江西、安徽两省已有教育基地。

同时,2010年,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还将针对活动涉及四川、河南、江西、广西、湖北、gz、江苏、湖南、安徽、广东等十个省,以及北京、天津、武汉、合肥、广州5个城市,分别针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不同的需求,免费发放《献给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宣传册》、《献给农村流动儿童家庭宣传册》、教育光盘、教育宣传套画等,累积使100万留守流动儿童家庭从中收益。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的和谐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让宝宝健康成长

在美国,你常常能见到产后妈妈背着瑜伽毯去上课,车上还有婴儿相陪。别小看这些宝宝,他们可不是母亲顺便带去的“摆设”,而是瑜伽课的积极参与者。

从1999年出现首个婴儿瑜伽课以来,婴儿瑜伽便风靡全美,成为美国各大健康杂志和电视节目推崇的新宠。

伸胳膊动腿,新生儿到4岁都适宜

记者来到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医疗中心,一堂别开生面的婴儿瑜伽课正在进行。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教练奥特莉用温柔平缓的声音指导妈妈们做瑜伽动作。许多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在妈妈的帮助下伸胳膊、踢腿,还有的被倒立过来。而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居然不哭不闹,还显得非常享受。

奥特莉介绍说,这种瑜伽在美国被称为小不点儿瑜伽。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宝宝会出现激动情绪,但在强度适当的“魔力动作”之后,小宝宝们就可以很快平静下来。随着练习频率的增加,以及对动作领悟力的加深,许多孩子将可以做出更多高难度的动作,比如山、树、小狗、倒立、眼镜蛇以及各种延展动作等。

奥特莉教练提醒说,虽然刚出生的新生儿到4岁儿童都可以做瑜伽,但针对不同“年龄层”也有着不同的课程。婴儿会走之前,瑜伽动作必须在父母“手把手”的带领下完成;而对于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父母一般都会在一旁支持协助他们完成瑜伽动作。因此,儿科专家和护士认为,总体来说,婴儿练瑜伽是安全的。

睡得香、消化好、长得壮

婴儿瑜伽创始人海伦·加拉贝迪安女士指出,婴儿瑜伽的宗旨是让孩子睡得更香、消化得更好、长得更壮。尽管现在还没有多少科研人员对它的功效进行调研,但通过练习,参与者的反映往往都是积极的。

据海伦介绍,这种瑜伽有助于激发小宝宝的潜能,加强神经肌肉的协调性,提高免疫力,并增强小宝宝的自信心,此外,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情绪。而对父母来讲,他们也可以借此减轻压力,增进与孩子的沟通,学习如何让孩子平静下来。产后的妈妈们更是可以“一举两得”,既能产后修身减肥,又可以同时与宝宝肌肤接触、目光交流,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同时,瑜伽课堂能够避免婴儿从刚出生时便被“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内,瑜伽让他们第一次接触了社会,这会对他们日后的成长产生潜在的影响。

练习强度应适度

不过,奥特莉也强调,平时,参与者在家练习,切不可过度,一般每周两三次即可,一次大约一个小时。而且练习瑜伽时必须注意安全,使用瑜伽垫,服装宽松,动作轻柔。婴儿瑜伽共有超过125种独特的动作,如果宝宝做不到某些动作也不必强求。

据了解,在美国教婴儿瑜伽的老师必须是职业瑜伽教练,并要得到专业认可。一位妈妈说,教练教会她很多东西:练习的时候,要安静,妈妈和宝宝的目光要在对方身上。“我想,宝宝很喜欢安静柔和的目光,看到妈妈注视着他,他就得到了无比的安全感,练瑜伽也更有兴趣了。”

专家点评

禅悦瑜伽中国区教学总监韩俊:儿童体格的锻炼主要是是增强体质、调整饮食及促进生长发育,并从小培养其情商。幼儿期,其能力有限,主要以被动操为主,幼儿练瑜伽作为一种锻炼方法和形式,需家长协助为佳,并有专业瑜伽老师进行指导。但瑜伽本身有其特殊性及幼儿的发育特点,韩俊建议,少儿瑜伽(更深入一些的亲子瑜伽),少儿年龄应在3岁以上为佳。

转自《三九健康网》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父母放轻松 早产儿才能健康成长

  早产儿不同于足月的婴儿,他们在身体成长与心理方面都还需要时间发育完全,并且更好的适应。有研究表明,如果早产儿父母能够识别并回应宝宝的压力信号,帮助他们有效抒缓,那么,对早产儿的大脑发育,将起到改善和促进的作用。

  根据研究显示,训练父母识别并回应早产儿的紧张信号与迹象,甚至在妊娠期30周就出生的早产儿,都将有助于改善他们的大脑发育。

  超过一半以上的早产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障碍,包括学习、社交及行为问题,并持续到他们上学年龄。

  专家通过研究、事实掌握发言权

  有一些证据显示,在早产儿生命至关重要的第一年里,压力会削弱并影响他们的大脑发育。奥斯汀医院的心理学家珍妮特米尔格罗姆设计了一套程序,最初教来自墨尔本两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68名早产儿父母学习识别宝宝的压力迹象。

  :我们能够表明,可以教父母与他们的早产儿宝宝进行不同的互动,父母能够学习到宝宝的压力信号。我们还发现,其结果将令宝宝们在发育早期收益。"珍妮特解释。

  专家在研究当中观察到,早产儿传递出的信号非常不同,比如,宝宝是否挥舞着小手、面部和音调是否出现变化、以及他们如何呼吸,都是非常微妙的细节。早产儿非常容易受到压力的感染和影响,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当他们遇到任何环境的变化,即使是洗澡,都会变得非常紧张。

  在专家组织的专业例会与家访当中,心理学家们教父母如何照顾早产儿宝宝,并且尊重他们的特殊需求。

  :父母与早产儿的亲子互动,非常不同于足月出世的婴儿。他们的交际能力十分薄弱,不会眼神交流,他们被‘关闭’了很久。作为父母,应该尊重这一切,因为这是早产儿宝宝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在说‘我需要时间适应’。"珍妮特教授分析。

  早产儿父母需要掌握的方向及成果

  在父母学习的安抚早产儿宝宝的互动知识当中,学习通过肌肤的接触和轻柔的按摩,以及如何服务于宝宝。

  与此同时,早产儿宝宝的父母还接受关于宝宝睡眠过少、哭闹过度的技术学习,以及在出生三个月里与父母的交流、沟通。并且,专家将此成果与没有接受学习的早产儿父母们进行了比较。

  研究人员还发现,改善早产儿宝宝的大脑发育,如磁共振扫描的成像测量,父母也接受了这方面的训练。

  珍妮特教授组织的研究测试当中,包括了如今已经成长到4岁的123名早产儿,她遵循孩子成长到6岁的年龄标准,为了表明-家长对压力的识别及回应,将为早产儿的发育发展带来长远利益。与此同时,接受到训练的父母也已经显示出可喜的收获,包括为孩子培养了更好的沟通及行为能力。

  不难看出,当早产儿父母掌握了实际的应对能力,并且抱持着良好的心态,那么对早产儿的健康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标签: 健康  成长  告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