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伤害:虐待儿童,容易被忽视的不良喂养习惯

98迷科 2024-04-04 1次阅读

1、被忽视的伤害:虐待儿童

■在我国,报导有关儿童受虐待与忽视的意识极度缺乏

■带有野蛮与血腥的恶性案件屡发,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机制亟待建立

■中国大陆目前唯一的儿童防虐机构:西安博爱儿童虐待预防与救助中心

■不从根本上消解对个人权利的认识误区和偏见,就无法从本质上解决儿童受虐待问题

核心提示

老师踢破小孩脾脏、继父奸淫智障幼女、男童上学路上离奇身亡……近段时间,关于儿童受害被虐待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公众的激愤和舆论的压力又一次扯开了儿童保护的缺口。

改变不能仅仅止于呼吁。如何从本质上防止儿童受虐事件的发生,实现儿童权益的保障,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话题。

焦富勇,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同时兼任西安博爱儿童虐待预防与救助中心主任,陕西省防止虐待与忽视儿童协会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伤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ispcan协会中国项目负责人,陕西乃至全国发起有组织地救治与保护受虐待儿童的第一人。

从2006年筹备成立全国首家儿童虐待救助机构——西安博爱儿童虐待预防与救助中心(以下简称救助中心)开始,焦富勇迈出了中国“防止儿童虐待和忽视”的第一步,而这一步,他走得异常艰难……

2007年9月,焦富勇在接受央视《社会记录》栏目采访时谈到了他关注儿童防虐的初衷:“有一次,我们科里接收了两位被性强暴的小女孩,这些孩子不但身体受到伤害,心理也受到很大创伤,表现非常胆怯、害怕,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都受到了影响。对于这些受到虐待的孩子,除了常规的医疗救治,我们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悲剧原因:忽视让我们对虐待儿童习以为常

“虐待”这个字眼在中国有些刺耳,多数人并不认同虐待儿童情况存在。事实上,人们不知道是否在虐待儿童,是因为人们不知道什么叫虐待,甚至对一些儿童被虐待现象习以为常。

“我们曾经遇到一个个案,一个孩子受到继父多次的强奸,却不敢告诉母亲。她害怕母亲只相信继父不相信她。如果她的母亲在平时能够多注意孩子一点,就能够发现和避免孩子受到伤害。很多的家长都是孩子出了事之后,才来咨询我们,我的孩子是不是受到虐待了,我要寻求法律帮助应该怎么走,到这个时候才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救助中心心理咨询师刘丹告诉记者。

“在我们接触的案例中,很多的儿童虐待发生在家庭结构不稳定,比如单亲家庭、流动人员家庭、留守儿童中,特别是在偏远山区或城中村,孩子遭受虐待的比例较大,虐待的程度也更为残忍。”

救助中心联合西安交通大学曾对西安市城郊两所小学30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0.14%的孩子曾被父母打骂、罚站,不许吃饭或睡觉等;6.52%反映曾经被家长很重地打,被打得鼻青脸肿;49.64%反映被家长轻微地打。而且情感虐待的“冷暴力”在我国家庭中的比例已达到28%。

儿童是一个脆弱的群体,儿童期的受虐经历,对儿童青少年期与成年期的情感、行为都产生不利影响。即使没有严重的身体伤害,长期的言语刺激、孤立和忽视以及不正确的引导,也都将给孩子脆弱的心灵留下阴影,造成孩子长期焦虑、抑郁、易怒、精神异常、自尊心卑下等心理健康问题。甚至造成酗酒、吸毒、过早性行为、卖淫、反社会、攻击行为等行为问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容易被忽视的不良喂养习惯

常听一些妈妈抱怨:别人家的孩子如何能吃,而自家的宝贝一上饭桌就变得拖拖拉拉,吃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连哄带骗也不奏效。

宝宝偏食、厌食是最让妈妈们头痛的事情。问题一旦发生,大人不是忙着带他上医院检查,就是暗地里琢磨自己费尽心思做的菜肴为何讨不了小宝贝的欢喜。

专家指出,其实不少宝宝的偏食、厌食多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而这些习惯又源自平时大人的粗心和不在意的喂养。

粗心妈妈的8个忽视

忽视1、不注意适时添加辅食

添加辅食对小宝宝来说不仅仅是营养的需要,同时也是乳牙咀嚼能力和味觉发育的锻炼。一些粗心的妈妈,在宝宝需要增添辅食时,仍完全喂养母乳或配方奶粉,这就造成宝宝咀嚼功能发育缓慢,只能接受流质食物,排斥需要咀嚼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建议:从4个月开始,你需要随着宝宝月龄增长,按照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软到硬、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逐步添加辅食。6~8月龄是学习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要经常给孩子吃一些有硬度的食物,如馒头、面包干等。

忽视2、任凭零食随意吃

对于刚开始品尝美味的宝宝来说,甜蜜蜜的糖果和巧克力的诱惑是无与伦比的。在非用餐时间,如果不注意控制巧克力、蛋糕等小零食的摄入量,一旦让它们撑饱了宝宝的肚子,到就餐时间自然没有胃口。

建议:适当给予宝宝零食:

1、 少吃零食。零食毕竟不是正餐,多吃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和胃口。

2、 选择适合宝宝年龄、营养价值较高的零食,如坚果、优质的蜜饯、豆腐干等。

3、 和正餐一样,零食也不能想吃就吃,合理安排宝宝吃零食的时间,一般饭前和临睡前不要吃零食。

4、 对于吃饭不好的孩子,建议父母控制好零食的量,平时要把零食藏在孩子不注意的地方。

零食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吃得科学,零食也可以为宝宝生长发育加油。

忽视3、营养好却活动少

宝宝吃得好却活动少,无法消耗饮食中的高能量,自然也就不会有饥饿感。

建议:多给宝宝创造一些户外活动的机会,不要让宝宝整天沉溺于电视、电脑游戏中。

忽视4、三餐不固定

一些妈妈娇宠宝宝,认为宝宝不愿吃就随他去,等他饿了自然会吃。时间一长,就造成宝宝进餐时间紊乱。

还有一些妈妈忙于工作,自己吃饭不定时,想吃便吃,宝宝也跟着没有固定进餐时间。妈妈自身的饮食习惯不正确,为宝宝树立了负面榜样。

建议:以身作则固定三餐时间。吃饭前5-10分钟可以提醒宝宝要准备吃饭了。如果孩子较大,还可以让他负责盛饭端菜和分碗筷。这样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到了吃饭时间,家庭成员配合营造愉快的就餐气氛,如果宝宝一时不想吃,你要提醒他,“现在不吃,那就只有等到下一个吃饭时间才能吃哦。”

忽视5、纵容不良的进餐习惯

在宝宝的眼里,每日的活动都是游戏,吃饭也不例外。一些宝宝习惯边吃边玩,还有的喜欢边吃边看电视。对于这些不良进餐习惯,都易造成宝宝吃饭时分心,影响食欲。

建议:吃饭时间收起所有的玩具,并关掉电视,让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吃饭上。在宝宝吃得很好的时候,你需要及时鼓励他。在吃饭中间孩子下地跑一圈再回到餐桌,只要他马上回来,是允许的,但千万不要追在孩子后面喂饭。

忽视6、进餐时表现自己的饮食好恶

每个妈妈都有自己饮食上的好恶,自己不喜欢吃的,坚决不会让它出现在饭桌上,或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宝宝也不爱吃。大人是孩子的榜样,妈妈的不喜欢也成了宝宝“我不要”的理由。

建议:不要在宝宝面前表现出你对某些食物的好恶,让宝宝感觉,每一种食物对身体都是有用的,而且味道都很不错。

忽视7、宝宝吃饭特殊化

一些妈妈想让宝宝吃得更多,习惯将他的用餐时间安排在大人吃饭前或吃饭后。殊不知,宝宝吃饭也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桌上大人们一起吃得香喷喷,自然比自己一个人吃要好得多。

建议:给宝宝安排一个固定的就餐座位,鼓励宝宝和全家人一起进餐。在宝宝不能自己独自吃饭之前,妈妈可以边喂宝宝,边自己吃;在宝宝掌握基本吃饭技巧之后,妈妈可以放手让宝宝尝试自己用餐。

忽视8、不注重用餐氛围营造

用餐应该是在愉快氛围中完成的,可是很多妈妈并不注意这点。当宝宝表示不愿意吃饭,性急的妈妈就会表现出很不耐烦,不是打就是骂,逼迫孩子吃下去。在这样的氛围下,谁还有好胃口呢?

建议:强迫宝宝吃饭并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如果宝宝实在不愿吃,也不要强迫,等半个小时再试试看。饥饿是最好的厨师。如果宝宝还是不知道饥饿,那一定是有消化道的问题,这是应该到医院去请医生诊治,不要随随便便吃一些保健品。

对于孩子的吃饭问题,全家上下的意见要统一。不要认为孩子还小不要紧,或者觉得孩子吃饭不好会饿着,所以他想吃什么就让他吃什么。同时还要提高你的烹调技巧,把饭菜做得美味可口也可以增加宝宝的食欲。

各国父母如何培养宝宝餐桌好习惯

美国

美国父母认为,坚持与孩子共同进餐不仅可以增进大人小孩的食欲,还可以有机会向孩子推荐一些他从未尝试过的新食品。

对于偏食的孩子,美国父母也有他们自己的办法:不给挑剔食物的孩子另做饭菜,如果他这顿饭不吃,在下顿饭之前,就坚决不给他吃任何吃的东西;父母也不当着孩子的面,对自己所不喜欢的菜肴说三道四。

英国

在英国,父母们认为自己餐桌上的习惯将是影响孩子饮食习惯的最重要因素,他们会有意识地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并同时把这些习惯传递给孩子。

日本

日本父母很重视全家人一起用餐这件事。 他们认为餐桌上的愉悦情绪,能将父母的爱传达给孩子。孩子也由此得到满足感、信赖感,能健康地成长。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这5大早产原因易被忽视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预产期一般与实际生育日期相差无几,但是有些宝宝总是迫不及待提前来到世上,这些宝宝成为早产儿。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原因可导致早产,其中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下面小编做了盘点。

哪些早产原因易被忽略?

1.香水可导致孕妇早产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孕妇经常接触塑料、护肤液和食品包装中存在的化学物质邻苯二甲酸酯后,可能面临较高的早产风险。研究还发现,接触程度越高,妇女早产的可能性就越高。比如,对于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mecpp浓度在第75百分位数以上的妇女来说,自然早产的比值比是5.23,相比之下,所有早产妇女的比值比是2.39。邻苯二甲酸酯常见于香水、发胶、指甲油、防臭剂和护肤液中,它们还用于包装、塑料玩具、医药用品和药物等。

2.静电骚扰使孕妇容易早产

静电不仅仅是难受一下,它对人的健康是有负面影响的。持久的静电可引起人体血液的ph值升高,尿中钙排泄量增加,血钙减少,对孕妇的健康危害最大,静电可致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让孕妇们容易感到疲劳、烦躁和头痛等不适,甚至引发流产或早产。因此有必要适当防范。

3.肚子发硬可引起早产

怀孕后期有的孕妇下腹发紧,发硬,有时候有些疼,多半见于早产。这是指妊娠末满37周的分娩。通常产妇可发现宫缩,表现为下腹发紧,发硬,腹痛。如果每10分钟内有2-3次宫缩,持续30秒以上,或伴有阴道血性分泌物排出,即为先兆早产,需去医院检查观察。若在观察过程中子宫颈口有进展性扩张,并且宫口已开大于2厘米,则早产将不可避免。

4.牙周炎成孕妈咪早产祸首

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早产儿与孕妇怀孕期间毒血症以及下生殖道的细菌感染有关系,而现在又发现牙周炎患者牙周的大量细菌可以产生足够的内毒素,并由此而激活淋巴细胞等产生大量的盐性因子。它们可以进入孕妇的血液循环,甚至进入胎盘,对胎儿危害不亚于产道感染。

5.看似安全的药物也会带来早产危险

有病例表明,某些中药(中成药)非处方药含有毒性成分,往往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孕妇早产的症状

1.子宫收缩

子宫收缩是早产的典型征兆。在怀孕29周至36周时,如果出现有规律的子宫收缩,而且频率也很高的话,就可能预示着准妈妈有早产的危险。子宫收缩会造成胎宝宝的头部压迫准妈妈的直肠,出现强烈的便意感觉,而当阴道中有不正常的分泌物或者出现出血的情况时,就要尽速就诊。但是在怀孕中晚期,准妈妈在体位变化或行路走急的时候会出现子宫收缩但没什么规律,而且收缩的频率也不是很高,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假宫缩,准妈妈不必太过于担心。

2.持续阵痛

在怀孕29周至36周时,子宫收缩频率每10分钟2次以上,准妈妈会开始感觉到酸痛,有点类似月经来临般的腹痛,不止下腹部不舒服,还会痛到腹股沟甚至有持续性下背酸痛;严重的还会伴随阴道分泌物增加及阴道出血。如果子宫颈的扩张比初次检查时超过1cm,应该就是早产的阵痛,这时应立即去妇产科就诊。

3.下腹变硬

在怀孕晚期,随着子宫的胀大,可能会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这时一般不会伴随有阵痛,经常在夜间出现的比较频繁,在白天很少出现,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做生理性宫缩,不会发生早产的情况。如果准妈妈的下腹部反复变软、变硬,且肌肉也有变硬、发胀的感觉,至少每10分钟有1~2次宫缩,持续30秒以上,而且伴随着持续阵痛,这种现象就是先兆早产,这时准妈妈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4.阴道流血

孕期出血的原因很多,少量出血可能是流产的先兆,准妈妈在怀孕初期和中期要特别注意,有时宫颈炎症、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时也会出现阴道出血的现象。如果在怀孕晚期(29周至36周时),准妈妈出现子宫有规律收缩,并伴随有阴道流血,这时出血量较多,很可能是早产的征兆,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5.羊水流出

准妈妈在怀孕29~36周期间,如果阴道中有一股温水样的液体如小便样,无法控制地慢慢流出,就是早期破水,是早产的征兆。一般情况下是破水后阵痛马上开始,此时需要把准妈妈的臀部垫高,最好让她平卧,使用干净护垫,马上送医院就医。

4、容易被忽视的婴儿尿路感染

晓芳的孩子不满周岁起,就经常不明原因地发烧,一发烧就不吃奶也不吃东西,总是哭闹;有时恶心、呕吐,有时还伴有咳嗽、憋气……去医院就诊,医生不是说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就是说消化不良、肠道炎症。可是经过吃药、打针等治疗,孩子还不见好。

一次晓芳发现孩子的尿液有些混浊,赶快送去化验,结果尿中有脓细胞和细菌,这才找到病根,原来是“尿路感染”。

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却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全身症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尿感”:容易被遗忘的多发病

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由于细菌侵入尿路而引起的。

事实上,尿感是小儿常见病,孩子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机率不低。据调查,此病占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8.5%,排名高居第四位。另外,尿路感染可发生于小儿任何年龄,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尤高。女孩发病为男孩的3-4倍,唯有婴儿期男孩发病较女孩多。

“尿感”:为何专找婴儿的麻烦

专家表示:主要是婴儿的生理解剖因素和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原因如下:

1、婴幼儿的尿路容易发生逆行感染,由于经常使用尿布或穿开裆裤,尿道口常受粪便和其它不洁物的污染,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粪链球菌及金葡萄菌等多种病菌就堆积在尿道口周围,寻找可乘之机;

2、婴儿,特别是女孩尿道短,括约肌功能差,细菌容易沿着尿道上行至膀胱;

3、婴幼儿输尿管末段在膀胱肌层走行的较短,膀胱膨胀时不能将其压紧关闭,膀胱憋尿时易经输尿管逆行而上造成肾盂感染;

4、婴幼儿自身免疫力不健全,防御能力差,不仅易引起上行感染,还可能由于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菌血症等而导致下行感染尿道。因此,越小的婴儿,发病率越高。

尿路症状,让宝宝有苦难言

其实,婴幼儿尿路感染也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只不过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1、哭闹、拒哺、烦躁不安就是尿道内不适、疼痛的表现;

2、尿布需要不断更换,而每次排尿量却不多,可能正是尿频尿急的表现;

3、会阴常见有尿布疹,尿布有臭味等,都可能是尿路有感染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尿路感染的症状,非常容易被父母们忽略。相反,最多见的感染外在表现为发烧,常与易观察到的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联系在一起,转移了父母和医生的注意力,掩盖了泌尿道感染的实质。因此,婴儿尿路感染常易误诊。

早发现,捕捉“尿感”的线索

只要人们的头脑中有了这一常见病的概念,早期发现婴儿尿路感染并不难。如果婴儿出现下述状况:常有不明原因的发烧伴生长迟滞或体重减轻、拒哺、难以喂养、找不到原因的哭闹、呕吐、腹泻、黄疸等,就应该想到泌尿道感染。

通常说的“不明热”可能正是该症的标志。这时再注意观察更换尿布的次数是否增多?每次排尿量是否减少?尿是否异味增重或有臭味?尿液是否变混浊或尿布颜色加深等;并应反复化验尿常规,验尿时宜清洗外阴,并留接中段尿,排除污染后的尿仍有红、白细胞或脓细胞,即可判定尿路感染。

医生更详细的检查是为了确定感染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以及排除是否有泌尿系畸形或尿路结构异常。婴儿泌尿道感染,常会沿尿液逆行肾脏造成感染;即使较大的孩子泌尿道感染迟迟未能对症治疗,有时也会上行演变成肾盂炎、肾盂肾炎、肾脓疡等。病到此时孩子的全身状况会急速恶化,甚至不可收拾。

治疗“尿感”,力求根治

一旦明确诊断就应住院彻底治疗,不留后遗症。

1、一般治疗

急性感染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缩短细菌在膀胱内的停留时间。

2、抗菌治疗

急性尿路感染选择的药物应为在尿中浓度高,对细菌敏感,对肾脏无害的药物。家长不宜给婴儿胡乱用药,如磺胺药易在尿中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和肾损害;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先锋毒素等有致聋和肾损害副作用,婴儿不宜;青毒素类药物小心过敏;总之,用药应由正规医院小儿科医生严格掌握,决不可听信江湖医生随便指挥,滥用抗生素。急性尿路感染经合理抗菌治疗,多能迅速恢复,但半数病人可有复发或再感染,慢性病例仅1/4可完全治愈。

3、严格护理

·认真做好婴幼儿外阴部护理,每次大便后应清洁臀部,尿布要常清洗,最好不穿开裆裤,勤换内裤;

·多饮水,少喝糖水,多喝含碱性的饮料,可碱化小便,以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如果男孩的包皮过长,应注意清洗,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必要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4、矫治畸形

如发现病儿的尿路结构异常,医生会给予适当的矫治,如男孩包茎应做手术,此时,父母不应拒绝。因为畸形不除,感染则难以控制和根除。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标签: 忽视  伤害  虐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