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过后年味渐浓,注意防“五寒”真相究竟是什么?

cht 2024-01-20 8次阅读

(荔枝新闻讯 通讯员/麻云 郭银华1月20日是大寒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授时通考》有云:“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江苏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中医师郭银华表示,进入大寒节气,天气已至严寒之巅,但物极必反,阳气也正在悄然生发,距离来年立春只有短短十余天了,阴阳转换,新旧更替,最易生病,一定要注意身体养护。


一是要着眼于“藏”

《黄帝内经》中提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郭银华解释,这句话也道出冬季养生的要点。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此时,水寒成冰,大地龟裂,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

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在此期间,不建议大家在寒冷的早上或晚上进行户外运动。

二是要心情舒畅

心舒气顺,脉和血宁,全身百骸皆温,乃能御寒。郭银华介绍,大寒之际,天寒地冻,风刺骨裂。要保持心旷神怡,心情舒畅,使体内气血和顺,不扰乱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内蓄,邪不干入”。

三是要合理进补

中医认为冬季是肾经旺盛的时期,而肾主咸,心主苦。根据五行理论,咸胜苦,肾水克心火。“如果摄入过多的咸味食物,会使原本就偏高的肾水更加旺盛,导致心阳的力量减弱”。因此,郭银华表示,冬季的饮食原则是“减咸增苦”,即减少咸味食物的摄入,增加苦味食物的摄入,以平衡肾水的旺盛,滋养心气,保持心肾相交,阴阳平衡。为了增强心阳的力量,可以多食用一些苦味的食物,比如苦瓜、莲子心、苦荞麦、杏仁等。

此外,还应该选择热食,以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不要过多食用燥热的食物。

郭银华表示,食物的性味可以分为平补、温补、清补等几种类型,为了更好地达到冬季补养的效果,我们应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和食物的属性来选择进补方式。

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冬季适合选择一些性味平和的食材进行平补,例如山药、枸杞子等。对于冬季畏寒怕冷的人来说,适合选择一些温性的食材进行温补,例如核桃、红枣等。而对于肥胖、发热等人群来说,冬季适合选择例如萝卜、大白菜等食材进行清补。另外,专家也提醒,不能盲目乱补,否则不仅无益于身体健康,反而可能会带来副作用。


四是要预防“五寒”

大寒,意味着天气极度寒冷,郭银华表示,因此养生保健要特别注意预防“五寒”。

1、防颈寒

冬季是颈椎病的高发季节,颈部作为人体的“要塞”,不仅布满血管,还汇聚了许多关键穴位,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至肩部的肩井穴,因此,保持颈部的温度对于预防颈椎病尤为重要。

戴围巾和穿立领装是保护颈部不受寒冷侵袭的有效措施。

2、防脚寒

“百病从寒起,寒从足底生”。在冬季最冷的时候,足部保暖尤为重要。选择厚底的鞋子和厚袜子是必不可少的。最简单且有效的驱寒方法还是泡脚,温阳足浴可以为身体驱散寒气,带来温暖。

3、防腰寒

腰部是“带脉”穿行之地,带脉具有约束诸经脉的功能。一旦腰部受寒,经络失去约束,寒湿之气便容易入侵。同时,腰部与肾脏相关联,肾脏是先天之本,负责储存精气,主宰封藏功能。在大寒节气,尤其要重视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到寒冷的侵袭,以保养阳气,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健康。

4、防鼻寒

防鼻寒是保护呼吸道健康的第一步。对于患有鼻炎、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来说,秋冬季节的寒冷空气容易刺激鼻腔,导致不适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而数九天温度的下降更是会加重这些不适。

5、防肺寒

《黄帝内经》中提到:“形寒饮冷则伤肺”。寒冷的天气会对肺部造成伤害。大寒时节气温仍然很低,人体肺气较弱,抵抗力相对不足,此时寒气容易通过呼吸道的门户侵入人体,导致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甚至诱发哮喘。为了防治哮喘,首要目标是做好保暖工作,特别是背部和脖颈等关键部位的保暖。


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年节恰在立春前后,大寒一到年味渐浓。愿大家身体健康,走过风霜雨雪,踏过严寒冰雪,大寒之后,便是春暖花开。

投票

标签: 大寒  过后  年味  渐浓  注意  五寒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