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铁肩辣手有柔情真相究竟是什么?

cht 2023-11-11 5次阅读

在八十一年前,也就是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天桥的刑场,一位报人背缚双臂,梳分头发蓬松,身穿蓝华丝葛大袄、青华丝葛夹裤。陈副官令其跪地,他初不肯跪,并昂首向天哈哈狂笑两三声,旋被二兵按跪于地,另有一兵用手枪从后面朝刑犯头颈部射击,刑犯应声倒地,血流如注,当场毙命,状极可惨。这个以身殉报的人,就是邵飘萍。

邵飘萍(一八八六~一九二六),浙江东阳人,出身贫寒,从小在金华长大。十三岁就考中秀才。一九〇三年进入省立第七中学(现金华一中)。一九〇四年张恭创办金华有史以来第一张报纸《萃新报》;青年邵飘萍受其影响,他正是从《萃新报》获得对报业的最初印象。一九〇六年秋,邵飘萍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师范科,同学中有陈布雷、邵元冲、张任天等人。这三年,邵飘萍读到了《民报》《新世纪》《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大开了眼界,并被梁启超的文章所深深感染,他开始为上海的《申报》写地方通讯。

一九〇九年夏,邵飘萍高等学堂毕业后回到金华,在他的母校教历史、国文。他在教书之余,主要的工作是为上海的报纸写通[)讯,他成为《申报》的特约通讯员。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杭州光复,杭辛斋受命筹办《汉民日报》。他当即聘邵飘萍为主笔,他正式进入报界。十一月十八日,《汉民日报》正式发刊,日出两大张。同月二十二日,《浙江军政府公报》创刊,也聘邵飘萍为编辑(经理马叙伦、总纂杭辛斋)。他从此进入新闻界,开始了十五年的终身报业生涯。

一九一三年八月十日,浙江当局以扰害治安罪及二次革命嫌疑罪,查封《汉民日报》馆,逮捕邵飘萍。他后来自述忽忽三载,日与浙江贪官污吏处于反对之地位,被捕三次,下狱九月。邵飘萍因为反袁入狱,三进三出,八月下旬出狱后只得到日本暂避,在法政大学学法律、政治。同时,为国内的报纸写评论。他还偕马文车组织了东京新闻社,继续反对袁世凯。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袁世凯称帝,上海新闻界电邀邵飘萍回国,他毅然放弃学业于当月下旬匆忙回国参加反袁护国斗争,为《申报》、《时事新报》、《时报》执笔。他在上海主持三报笔政,支持蔡锷反袁护国,抨击袁世凯,写下一系列犀利、精辟的文章,邵飘萍之名遂誉满全国。

一九一六年袁世凯死后,上海《申报》社长史量才聘请邵飘萍为驻京特派记者。他成为新闻史上第一个享有特派员称号的记者。在短短两年间,他就为《申报》写了两百多篇,共二十二万多字的《北京特别通讯》,都是来自第一线的报导。他的文章真实、生动、深刻、犀利,分析事理,常常是一针见血,有其独到之处,因此脍炙人口,风靡大江南北。

一九一六年八月,他痛感没有自己的通讯社,乃在北京南城珠巢街首创了北京新闻编译社,自编本国新闻,翻译重要外电,每天晚上七时左右准时发稿。戈公振在《报学史》中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国人自办通讯社,起源于北京,即民国五年七月(应为八月),邵振清所创立之新闻编译社是也。

一九一八年十月五日,他辞去《申报》驻京记者之职,创办了《京报》,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邵飘萍从此走上一条自资独立办报的艰辛道路。其言论既不受外国通讯社的左右,又不受军阀操纵,排除各种干扰,开创了二十世纪独立的新闻事业。他大书铁肩辣手四个大字悬于报社墙上,勉励同人。他主张新闻记者是布衣之宰相,无冕之王,是社会之公人,是居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者,报纸应该监督政府,还应该教育民众、唤醒民众。

学者林贤治认为,邵飘萍以最后蒙难完成了作为报界先驱者的形象,昭示了新闻自由的漫漫长路,也给后来者树起了一块鲜明的路标。他曾提出为新闻立法,使之不受行政机关非法之蹂躏,但又深知,要使新闻自由获得保障,必须同时使社会获得自由。然而,自由并非恩赐得来,他认为,它的实现过程,是言论界与政府当局恶战苦斗之历史,所以他一生坚持把争取新闻自由同政治自由的斗争结合起来。在斗争中,他也有过于乐观、轻信的时候,最难得的是,他以新闻界战斗的壮士自诩,尽自己之天职,平社会之不平,屡仆屡起,直至死而后已。

1/51


标签: 邵飘萍  飘萍  铁肩  辣手  柔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