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解读:三家分晋时晋国国君在做什么 他一点反抗都没有吗是真的吗?

cht 2023-10-30 11次阅读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家分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这事说起来也不复杂,晋国君主倒是想,但是没有那个能力。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晋文公时代搞了一个三军六卿制度。

历史人物解读:三家分晋时晋国国君在做什么 他一点反抗都没有吗是真的吗?

这三军可不是海陆空,而是上中下,也就是上军、中军和下军。

在每一个军中设置将一名,佐一名 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的中军地位最高,而担任这六个职位的都是晋国最早的公卿,当时一共有十一个氏族以世袭轮流的方式担任这六个职位。

而后来这些氏族不断的内斗,有的氏族因为失势而失去了世袭的权力,被排挤出公卿的队伍,有的氏族却逐渐做大。

像下宫之难就是一场针对赵氏的灭门惨案,在这场政治事件中赵氏一族险些被灭族。

最后好歹留下一个独苗赵武,晋景公后来觉得自己做的确实过分了一些,所以又恢复了赵氏的爵位,在赵武的努力下,赵氏才慢慢恢复元气,否则也就没有后来三家分晋的故事了。

总的来说,这些公卿家族在犹如黑帮火并的斗争中几家欢喜几家愁,最后只剩下智氏、韩氏、赵氏和魏氏四家公卿,其中尤以智氏的势力最大。

不过公卿的势力虽然大,但还不至于把国君当成空气,只能说双方之间保持着还没有撕破脸皮的微妙平衡。

在晋定公时代,晋国再次发生公卿火并的事情,其中的范氏和中行氏被四家公卿联合起来击败。

十五年,赵鞅使邯郸大夫午,不信,欲杀午,午与中行寅、范吉射亲攻赵鞅,鞅走保晋阳。

定公围晋阳。

荀栎、韩不信、魏侈与范、中行为仇,乃移兵伐范、中行。

范、中行反,晋君击之,败范、中行。

历史人物解读:三家分晋时晋国国君在做什么 他一点反抗都没有吗是真的吗?

范、中行走朝歌,保之。

韩、魏为赵鞅谢晋君,乃赦赵鞅,复位——《史记·晋世家》 并且瓜分了两家的领土,晋定公死后,晋出公继位,这位君主对公卿专权的现象很不满。

我怀疑是因为他不爽四家公卿私自瓜分了范氏和中行氏的领土。

但是晋国的军政大权又被四家公卿掌握,所以晋出公只能求助齐国和鲁国,希望借助他们的军队击败四家公卿。

四卿得知消息后,先发制人出兵攻打晋出公,而晋出公又没有什么军队,只能凭借王宫卫士勉强迎战,最后兵败逃出晋国,准备到齐国去,结果却死在半道。

出公十七年,知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

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

四卿恐,遂反攻出公。

出公奔齐,道死。

故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

而晋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国君反抗公卿的计划就这么失败破产。

由此四家公卿完全撕破了和国君之间那层掩饰,成为晋国真正的掌权者。

而在这四家公卿中,又以智伯瑶的势力最大,他不仅是正卿 中军,而且他的领地最大。

历史人物解读:三家分晋时晋国国君在做什么 他一点反抗都没有吗是真的吗?

智伯瑶很狂妄,他侮辱另一个公卿韩康子,还说只有他可以为难别人,别人怎么敢为难他。

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

我不为难,谁敢兴之?——《资治通鉴》 除此以外,智伯瑶也想把晋国君主取代,但是最终不敢做,可能担心会被其它三家公卿联合起来打击。

哀公大父雍,晋昭公少子也,号为戴子。

戴子生忌。

忌善知伯,蚤死,故知伯欲尽并晋,未敢,乃立忌子骄为君。

当是时,晋国政皆决知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史记·晋世家》 所以就有了后来的智伯索地,希望借此削弱韩赵魏三家的势力,但是最终却被韩赵魏联合起来击败,由此直接导致三家分晋上演。

公元前公元前376年,三家公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公室仅存的土地,废除了末代君主晋静公,晋国由此灭亡。

这三家公卿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标签: 历史人物  解读  三家  晋国  国君  在做  什么  一点  反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