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网红就该受到更多追捧你都知道哪些?

cht 2023-09-14 6次阅读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当曲率、度规、引力波……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物理学专业词汇,让她圈粉100多万。近日,靠拍短视频科普弦论的“90后”周思益,被重庆大学物理学院聘为副教授,其科普事业还获得国家专项基金支持。(据9月12日中国青年报)

靠拍科普短视频就成为大学副教授?这只是表面现象。周思益的学历十分亮眼:中国科技大学本科,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入职重庆大学前,她刚刚结束在日本神户大学的二期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宇宙学、弦理论和场论。

周思益在重庆大学的研究方向,是宇宙对撞机和引力波。视频中,她一头短发,一张娃娃脸,声音也有点稚气未脱。她自称“幼儿园老师”,叫粉丝“小朋友”。她的走红不是靠颜值,而是她能用浅显的话语把艰深的物理学知识讲得引人入胜。

“宇宙学的危机要被解除了”“如何从黑洞身上偷走能量”“有没有三体人”“幼儿园小朋友如何学做头发”……周思益讲的这些内容,让热爱科学的“小朋友”们很感兴趣。难得的是,她成为重庆大学副教授,并不影响她的科普副业。学校为她争取到一笔国家自然基金委的理论物理专款,其中一部分可以专门用于科普。不仅如此,重庆大学还为该科普项目配备了一名正教授,物理系的学生社团也正张罗着帮周思益办科普杂志。

周思益是很幸运,她遇到了懂她的重庆大学。有了学校的支持,她可以继续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

网友们也为周思益感到欣慰,认为像她这样的网红多多益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普短视频成为网络爆款,说明科普工作大有可为。

科普的难点不在“科”,而在“普”。只要够接地气,让高端的科学知识以通俗、有趣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就不必担心没有听众。从八旬院士汪品先成为百万粉丝的科普大V,到欧阳自远等5位院士参与的《院士科普》节目获得超过10亿次点击量,都可见科普工作的魅力所在。

对于科普工作,汪品先院士的心得是:“如果能够把研究的内容说得连一般人都能听懂,那说明你自己懂得比较透彻。”“因为科学而走红挺好的,我不愿意走红地毯,但我愿意做科普。”

科普网红利国利民,在科学与大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再怎么追捧都不算过分。


标签: 科普网  受到  更多  追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