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否发现外星生物(人类拍到的外星生物)真相还有哪些?

cht 2023-08-09 6次阅读

可能大家对于宇宙的广阔没有太直观的认识,这宇宙太浩大了,没有极其高的科技是无法进行大跨度的太空航行的。

外星生物肯定是一定有的,而外星智能生命也是存在的。科学家用德雷克公式来估测银河系内外能与我们进行无线电通讯的外星文明。公式为:(1)N=Ng×Fp×Ne×Fl×Fi×Fc×FL

(2)N=R*×Fp×Ne×Fl×Fi×Fc×L

其中N代表银河系内可能与我们通讯的文明数量,Ng表示银河系内恒星数目,Fp表示恒星有行星的比例,Ne表示每个行星系中类地行星数目,Fl表示有生命进化可居住行星比例,Fi表示演化出高智生命的概率,Fc表示高智生命能够进行通讯的概率,FL表示科技文明持续时间在行星生命周期中占的比例。而公式(2)里除了N表示“银河系外可能与我们通讯的文明数量”和R表示银河系形成恒星的平均速率,L表示科技文明寿命外,其它含义均不变。

对于公式(1),即使科学家对各项数值都取最保守的值,N仍然等于0.1,这意味着当考虑了最保守的情况后,要么银河系内存在一个能与我们进行通讯的外星文明,要么是没有,当用公式(2)来计算时,这时由于恒星行星数值巨大,得出的N就会远大于1,也就是不只一个外星文明能与我们进行通讯联系。其实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宇宙的“大”大多数人没有很直观的体会,光是银河系内就有1500但4000亿颗像我们太阳系里熊熊燃烧的太阳一样的恒星,而环绕恒星的行星行星数量恐怕又将三倍于恒星的数目以上,而像银河系这样的河外星系估计有一千亿以上。

于是,从数量巨大得难以想象的恒星行星数目和公式(2),我们就可以知道,不止一个外星文明能与我们产生联系,但不正常的是,为何到现在我们还没被他们“联系”上或是相遇呢?首先讲联系上的问题,之所以联系不上,估测有以下几个原因:

人类是否发现外星生物(人类拍到的外星生物)图1

第一,星系与星系之间的距离实在太遥远,即使是以光速传播的电磁信号依然要跑很远很久的路才能达到对方的辖区。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中文名叫南门二,距离太阳系4.22光年,距离银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是大麦哲伦星系,距离16万光年,也就是说,假设大麦哲伦星系上有一个能与我们联系的高科技文明,他们向地球方向发了一条电磁信号过来,要16万年之后才能被我们接收到。而实际上,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偏转、绕行,这就导致传输路线和所需时间都更长。另外,电磁信号也会被别的物体的分子所吸收,致使电磁信号发生畸变和衰减,有可能到达目的地时信号已完全不可辨认。

然后有人会说,他们就不能远在16万年前就给我们发送数量巨大的电磁信号,这样我们现在不就能接收到一些了吗?如果他们能在16万年前就发送了大量的电磁信号,这就意味着他们远在16万年前就完成了进化,而完成进化所需时间也同样漫长。像人类从古猿进化成现代智人尚且用了几百万年时间,发展出高科技文明也是几百年前的事。

其二是,即使人类接收到了外星文明信号,这信号也是受损的信号,没那么容易还原其原来的完整信息,自然就不易辩识其意指。况且,信号到达了,也得有相应的破译工具、破译方式才行。

从上面就看出,连实现与高智文明的通讯尚且困难重重,何况文明之间的相遇呢?那是比之更为困难得多大事情。不考虑航行途中的太空飞船的维修、燃料用品的补给、中途的减速与加速而多出的时间,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准,即使飞到距离太阳系只有4.22光年的比邻星,也需4.2万年。

所以,除非发明了某种超越光速限制的太空航行技术,比如超空间跃迁技术和虫洞技术,否则太空航行与另一个文明接触,那当真是比从深圳沿白令海峡徒步到纽约还困难。再退一步来讲,假设外星文明科技真发达到弄出了类似超空间跃迁技术和虫洞技术这样的发明,太空航行对他们不再是什么难事了,然后又发现了地球文明,那他们观看地球文明大概跟观察蚂蚁部落差不多,他们总不会一直有兴趣监视蚂蚁部落吧?跨越迢远的距离而来就为了观看蚂蚁部落的行为?


标签: 人类  是否  发现  外星  生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