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理出发到腾冲芒市最后回昆明(坐着汽车去看滇缅公路)真相究竟是什么?

cht 2023-07-11 9次阅读

从大理出发到腾冲芒市最后回昆明(坐着汽车去看滇缅公路)(1)

<今日头条>历史灰尘注:1938年8月底,滇缅公路终于提前竣工通车,滇缅公路被誉为“抗战输血管”,从物资上给抗战巨大的支持。几个月后的1939年3月,可爱的曾昭抡先生便迫不及待想去看看滇湎公路,让我们跟随他的文字,去感受八十多年前滇湎公路上的风尘仆仆吧!下文‬摘‬自曾昭抡先生的《缅边日记‬》。

从大理出发到腾冲芒市最后回昆明(坐着汽车去看滇缅公路)(2)

如果你喜欢有趣的、不常见的历史资料,请关注我,我会每天坚持发掘出那些快要淹没在时间烟尘中的历史文章。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赞、评论、转发。

由楚雄到下庄街

三月十二日的早晨,吃完了早饭以后,我们在八时五十一分,从楚雄动身。四公里以后,楚雄坝子已经穿完。从这里前去,经过三十公里相当平坦的路程(路旁所见的大半是松山风景,山间平地和较平的山坡都已辟成田),到了镇南附近的坝子。县城设在坝子的当中,似乎是多山省份的通例。在这块坝田上穿行三公里左右以后,路从镇南县城的北面擦过去(镇南距昆明二二七·八公里,城墙是用土砖砌成的)。再前两公里左右,坝子又走完。两旁所见的,是辟成稻田的丘陵地带。稍前又穿过一个小坝子,再穿过一段丘陵田,经过一段松山风景,然后到了沙桥(距昆明约二四四公里)。沙桥虽不过一座小小的村庄,里面却有一座楼房式的旅馆兼饭馆。据说因为公路车常常在路上抛锚,旅客不免有时在这村吃饭或者过夜,所以设备还不错。

由沙桥前去,路穿过一条小河旁的一片冲田。走了八公里,过了一座跨河的桥以后,就到了天子庙坡的坡脚。天子庙坡,是昆明、下关途中最大的山坡;它的雄伟,很可以和滇西的大山,相提并论。从距昆明二五二公里的地点起,公路盘旋上山,大部分是很陡。

一共走了十八公里左右,最后达到了海拔二千六百米的坡顶(距昆明二六九·五公里)。这处坡顶,是滇缅公路全路中最高点之一。翻的这座大山,是由石灰和泥页岩所构成;泥土的颜色,大部分是暗紫红色。山上满长着是树,其中大部分是马尾松,但是间空也有别种的树。达到山顶以后,四望全是山地;众峰都到脚底,这一段风景很有一点像川黔两省的交界处。从坡顶前去,路大体作马蹄铁的形状,在山脊上绕行,如此地走了十几公里,到了对面一个山峰上,然后陡向山下盘去。一共走了三十公里左右,中间有三处上而复下,翻过三个小峰,方才下到山脚。最后一段路,是在两山间,溯着一条小溪下趋。

天子庙坡的西麓,距昆明大约三一三公里。普通的行程,是由此再向前行十二公里,到云南驿吃午饭。我们因为朋友招待的关系,在山麓抄上一条支路,走一公里,于下午一时二十二分,到下庄街停下进餐。

下庄街

下庄街属于祥云县,距昆明大约三一四公里。原来这庄的建筑物,只是供“赶街子”之用。街期以外,完全没有市面。后来这里兼用作鸦片市场,所以每逢街期,更加特别的热闹。现在鸦片贸易,已经禁绝。但是当地政府,很想把它积极地建设起来,成为市镇,所以特地把它改称“维新街”。我们这次到那里,看见一部分的房屋,正在进行建筑。虽说房屋都是用土砖筑成(上面盖着瓦屋顶,铺面用木质的铺板),有的房子,居然也雕画起来。我们所得最大的印象,是大半建筑,迄今仍然是屋虽有而常空,常用营业的,不过是少数的店铺。在少数开门的铺子当中,有一家火腿店,卖国币四角一斤的火腿,似乎比别处特别公道。

下庄街的全部,是作窄长的形状(南北长一百八十米,东西六十米),全由土砖砌成的墙围住,只有南面有门可以出入。北头的当中,设有祥云县第四区区公所。村虽说小,街虽说一共横直不过三条,路却是很宽的土路,可以行驶汽车。照在照片上,仿佛像一座大的城市。

我们在下庄街,是在一家“刘记迎宾饭店”吃的午饭。这店门前贴着一副有趣的春联,上面写着:“民国万岁,中国万岁;银币世界,纸币世界。”我们两车的人,一路同伴来,走了一天半以后,已经厮混得很熟了。每当车子停下来,我们的社交生活,便行开始。在下庄街吃饭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一定要挤到太太小姐们的桌上去吃饭。问他为何如此,他说是替人家赶苍蝇。从此“赶苍蝇”便变成了我们的专门名词。

由下庄街到下关

午后三点十八分,我们从下庄街动身前进。回到滇缅公路以后,我们沿着那路,往西去穿过一大片坝田。在这段异常坦直的路上,车走得特别地快。前行十二公里,云南驿(距昆明三二五公里)在我们的左(南)边飞过去。云南驿是昆明下关途中第二天规定的餐站。但是一直到现在止,这镇一共还不过有一条短短的直街。街上的房子,全是用土砖盖成的。

由云南驿继续地穿过坝子前进,约计四公里以后,路翻过一片约长两公里的丘陵地带(这段地带,相当地平,大部分已辟成梯田),再前便穿过庞大的祥云坝子,十公里到青华洞(距昆明三四三公里)。这处是将来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交叉的地点,附近将要设一处重要的火车站。紧靠着公路的南边,便是所谓的青华洞。这洞位在一座矮荒山的山脚;洞口东向,洞旁有一庙,在山顶上,庙门北向。据朋友们说,这洞是路上名胜之一,里面很不错。我们因为时间的限制,未曾在此停车。在云南驿和青华洞的中间,公路的北面,有一个小湖,大约长三公里左右,湖水非常地清,作美丽的蓝色。

由青华洞前行,一公里左右,路的右边,看见一条支路,向北往祥云县城去。这城并不在公路上,而在公路之北约三公里,隔田可以望见城墙。

由此再前,翻下一片矮的荒山,一共走了二十二公里,才下到一个小坝子(这坝子的高度,似乎较祥云坝子为低)。六公里穿过这小坝后,在约距昆明三七一公里的地点,路盘上定西岭去,定西岭是下关东面的大山。山的东坡,大体是很荒,只稀疏地长着一些极小的马尾松,西坡上树却不少,其中除松树最多外,也有许多别的树。东坡差不多完全是由石灰石构成;西坡除掉浅灰色的石灰石外,还常看见暗红色的泥页岩,土也常作暗红色。在公路途中,经过此山两处高峰(距昆明的公里数为三七七和三七九·五),它们的高度一样,都是海拔二千三百四十米。

在距昆明三八六公里的地方,路下到定西岭的西麓,进入冲田地带。再过七公里左右以后,便到了下关附近的大坝子。穿着这坝子前进,经过凤仪县城(距昆明四O一·O公里),于下午六时四十一分,到达下关(距昆明四一一·八公里)。

凤仪县城,紧靠着公路的北边,大约长一公里,城墙是用土砖砌成的。在县城对面,公路的南边,有一所“凤鸣书院”。下关、凤仪附近的坝子上、田中所种的粮食,现在以蚕豆占主要成分,有的部分,油菜也不少。黄色的油菜花和蚕豆的绿叶配合起来,很是调和有趣。

下关

下关虽不过是一个镇市,可是从云南省的贸易来说,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由北路丽江一带来的货物,全是经过下关,再支配到滇东或滇西去。向西北去,经过大理、洱源、维西、德钦等县,前去上通西康和西藏的大道,也是以下关为起点。反转来说,云南的货物,是经由下关,运往滇北和康藏。这样看来,下关好像是一处货物流通的总站,滇省交通的总钮。它的所以叫做“下关”,是和“上关”相对而言;“上关”在大理之北,“下关”在大理之南。很奇怪的,下关的镇市,一部分属凤仪县,一部分属大理县。主要的街市,仿佛是成一种丁字形。这就是说,正街有东西北三条。市面差不多全在东西大街上,该街是属凤仪县的。北街将这条大街,分作东西两段,本地人就把它们分别地叫做“东街”和“西街”,东街比较地长。从丁字街口东去,到一扇所谓的“东门”(也叫“迎春门”),大约有五百米长短。东门以外,还有一两百米的市面,可不大热闹。西街很短,一共似乎不到一百米长。丁字街头,是最热闹的地段。由这里北去,大约走六十米左右,过了一扇类似简单城门的大门,再前过一桥,便到了大理县所辖的部分。这一部分,地面不见得比凤仪县所辖部分小多少;论起热闹来,却是差得多。出了那扇城门似的门以后,随即过一大座大石桥,这桥跨在洱河身上。在这处洱河方才从洱海南端流出,河身相当地宽,水却是异常地澄清,作一种美丽的碧绿颜色。洱海是一个窄长形的湖,在大理的东面。因为它的形式,有一点像一只耳朵,所以叫做“洱海”。“洱河”也叫“洱水”,是随着洱海而得名。这河是一条奇异的河。它从北边流入洱海,又从海的南端流出,然后采取西南方向,在平坡铺流入漾濞河(也叫“漾濞江”)。在下关附近,洱河相当地宽,前行往下游去,反而窄起来。下关(距昆明四一一·八公里)的高度,是海拔二一九0米(新测),平坡铺(距昆明四三四公里)是一六二七米。二十二公里的中间高度有五百六十三米的差别。顺着这样大的坡度下趋,同时因为河床转窄,河水被束紧,造成了洱河的奇景。

在下关镇内,过了跨洱河的桥,马上就过一扇关门,上面写着“玉龙关”三字,这便是下关的“关”。前去路向左转,又过一座跨洱河的桥,随着又过一扇关门,上面写的是“龙尾城”三字。出那关门以后,向右转沿着洱河走,顷刻市面走完,前行就是上大理去的大路了。

由昆明到下关,虽说规定是两天的路程。但是因为一般地说,路面不大好,公路上的汽车又多半是旧的;坐公共汽车去,因为随时可以抛锚,普通平均至少要走四天;有的时候,车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丛山荒野地方,抛下锚来。把乘客们急得“走头无路”。我们这次很顺利地,按照规定行程,安然地走到目的地,真是幸福。不过到站的时候,天已经快要黑,街上大部分的店铺,除掉有些饭馆以外,都已关门,完全看不出下关平日热闹的景象。在黑暗中我们所感觉的,只是镇并不大[热]闹,街道又窄又脏,也不整齐。街是用石子铺成,中央铺着一条窄长的石板(最热闹的一段铺两条),街上的店铺,种类不少。就中我们所看见的,有旅店、饭馆、绸缎店、布匹店、洋货店、杂货店等等。五洲大药房,在这里设有一处支店。铺子里比较特殊的货品,有由北路丽江一带来的毡毯。这种毯子是由羊毛织成,普通都是染成深红色,上面织着有图案式的花。工虽然粗,看来却是很雅。滇西一带比较富有的人们,常喜拿它来做装饰品。在昆明的朋友们,都说下关所产的黄果好,到这里方知并不可靠。下关的黄果,并不像广橘或者美国橘子,而像一种粗皮的大柑子;皮是粗而且厚,吃来相当地酸,价钱也并不特别便宜(国币一角一斤)。

因为朋友的请托,在下关的街上,到一处堆栈内,去访了一次一位石先生。不巧石先生已去昆明,店中的帐房,把我们引到里面,去会石太太。那店里面很大,店的内进,是土人的住宅,内中一切布置,和内地全无分别。接见我们的堂屋,也是中间供着祖宗,前面方桌上摆着一排锡制的蜡烛台。滇西妇女,素来以能干和勤俭闻名。据说她们以为雇用老妈子,是女主人耻辱,因为那就是表示女主人不能干,石太太和我们谈了一会儿,态度很是大方。

由下关到漾濞

下关素来以多大风出名。据本地人传说的神话,风的由来,是因为有一次风神化装来下关,当地的老百姓,不知道是他,不知怎样地得罪了他,从此以后,下关就整天不断地刮着大风。这不过是待以供茶余酒后消遣的神话。下关、大理一带之所以多风,大概是因为地形特殊的关系。这一带地,三面环山,只留一口,并且地势很高,一面又临着洱海,所以风比较地大而且多。但是也并不是一天到晚地有风。比方我们这次来,到时完全没有风,离开的时候也没有风,只是夜里几乎刮了一整夜。

下关街上,绝对谈不上一个“美”字。但是往远处一望,确是十分好看。尤其是跑到街的尽处,一面可望见洱海蔚蓝色的水,一面可以望见苍山顶的积雪,填是一幅绝美的图画。

从下关到保山,公路上的里程,是二百五十六公里。照旧日的说法,这一段一共是八站路。所谓“一站路”,就是指驮马一天走的行程,平均是六十里左右。按距离上来说,坐汽车一天赶到,应该没有什么。可是在这段路中,先后要翻过四座大山,好多地方,路是非常地险。并且有一部分的路,到现在止,路面既不够宽,又不够平滑,走来十分困难。因此普通行车的,大都是把这段路,分作两天走,途中第一天宿永平。我们这次,因为想一天赶到,一清早四点多钟就起床。吃罢很饱的一顿早饭以后,六时三十三分,就从下关启程。公路并不穿过下关的街市,而在街外的南边,顺着街的方向往南去。街过完以后,再向前去半公里左右,路就到了洱河的岸边,沿着这河下溯。

读者们还记得卡洛夫主演的“科学怪人”的广告么?在那广告上,似乎是说过:“胆小的奉劝不要来。”这句话我想正好引来,形容下关、漾濞间三十几公里的旅程。这段路的风景,是那么样的美,却也是那么样地险。欣赏风景的人们说,这段路是滇缅公路上最美的一段。胆量不大的,却一定要说,这路坡这么大,弯这么多,又这么急,路面又不见好,险得真是怪“损”的。说这段路险,绝对不是开玩笑。现在几乎每天有车子在这段上失事,有时一天好几部。可是要是一个人胆大的话,走这险路,反而更显得出来它的奇而美。

自来中国谈游历的,差不多都很推崇大理的风景。在从前交通工具不发达,游览只是依赖步行或轿子的时候,苍山、洱海的胜景,当然在别处很不容易得到。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给我们以游览的新便利,同时也令我们对于游览的观点改变。以我个人的旅行经验看来,这洱河旁的一段汽车旅行,确是有特别引人入兴,并且令人永不能忘的风味。只要不怕的话,我可以用一切最高的赞美词,来推荐这段驱车(drive).

洱河旁的风景,究竟是怎样呢?按大体来说,从下关溯着洱河下去,路的方向,是朝西南去而略偏正西;路的趋势,是顺着河的坡度,比较很陡地往下趋。仔细看来,却比这里描写要奇得多。洱河在这路段中,夹在两山间往下流,沿途蜿蜒盘旋,转弯的地方非常地多;路也就随着河流山势,这样地在那儿转。另一方面,路的总趋势,虽说是颇陡地往下去,可是中间有上有下,顺着山势开出,坡度往往是异常地大,有的几处,陡得到根本不合于普通公路的习惯。有好些地方,路是凿山开宽而成的,因此一旁露出岩层的地方固然多,劈岩而过的地方也很有几处。河的两旁,夹着是山。南岸的山,是由紫色泥岩构成,没有什么特出的地方。北岸的山,属于苍山山脉,是煮苍山的脚山(foot-hills),那山大部分是由花岗石构成,在别处很是少见。两边的山上,多长得有树,有的地方很密。洱河的水,是异常地清,静处作极美的碧绿色。因为水流得很急,水中又散布着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石块,水从石上冒过,到处激成瀑流(rapids),深绿的水上,罩着许多白色的浪花,再配上两旁有树的山和弯多坡陡弯急的险路,真是一幅笔墨无法形容的美景。

路沿着洱河下溯,一共有二十公里左右。起初路在河的南岸走,途中在离下关只有两公里的地方,路过天生桥。在这处河身很窄,河中有一座天然生成的窄石门,水经石门,急奔下去,造成一幅最美的风景(最近曾经有人,想计划在此设立水电厂,但据我看来,此处水的流量太小,并且两头高度的悬殊也不够大,恐怕不适宜于做这种用处)。在这处河的南岸,有一块石碑,上处属着:“汉诸葛武侯擒孟获处。”对岸矮山上,有一座庙宇,据说里面供的是诸葛武侯。因为路险不易攀登,我们没有能去游玩。据考古专家说,天生桥附近,唐时南诏国的遗民最多,几乎随地可以拾得。此外又有人说,洱河本来不从天生桥下流过。民国十四年大理地震以后,附近洱河改道,方才改为流经此处。

在距下关约六公里(距昆明四一八公里)的地方,公路走过横跨洱河上的大石桥,这桥名叫“洱河桥”,是大理、漾濞两县交界的地方。过桥后,路顺着河的北岸前进,约三公里以后,走过设在河旁的“大理麻疯隔离所”。据说因为大理一带,麻疯病多,所以有这种设置,但是现在却已废而不用。再向前去五公里左右,两岸山上的树最密,山也比较地更是高而险陡,河流也更急起来;这处附近几公里的风景,尤其是洱河美景中的精彩。更前洱河上见有一座铁索桥,又前在距昆明四三二·九公里和四三三·七公里两处,先后看见有两座藤桥。这种桥构造的原则和形式,都有点像铁索桥,但是系用藤编成,两头系在树上或者桩上;看来古香古色,尤其是难得而且极为美观。

路过第二座藤桥以后,陡向右转。这处是洱河流入漾濞河的地方,地名叫做平坡铺(距昆明约四三四公里)。从这处起,路改着溯漾濞河而上,取西北方向,往漾濞县城去,路势大体缓向上趋。初行一段,路旁河中,仍然是瀑流很多,河流很急,和洱河风景,没有多少区别。在河右岸的山,也仍然是由花岗石构成。约行六公里以后,水面变为平静,不大看见瀑流,景象不像以前那么奇。但是沿着碧绿色的清水前进,风景却仍然是很幽美。这样地走了快十公里,方才走过县城附近横跨漾濞河上的大桥。在这处河身很宽,比在平坡铺宽得多。公路的大石桥,还没有修好,我们过的,是一座木质的便桥。过桥的时候,向下一望,看见水流很急。过桥以后,向右一望,隔着田和河,看见漾濞县城(距昆明四五O公里,海拔高一六四九米)。城的附近,有一小块坝田,城墙似乎是用青砖砌成的。

由漾濞到永平

过了漾濞城附近的跨河大桥(漾江桥)以后,公路很陡地盘上一座大山。这山名叫漾濞山,也叫清水朗山,仍然是属于苍山山脉。它的最高峰,名叫杨梅岭,所以普通也常把这山,整个地叫做杨梅岭。

这段翻过杨梅岭的公路,有的地方非常地陡,转弯的地方非常地多,一旁又临着很深的山沟。因此在这段路中失事的车子,也是非常地多。有一处据说一连翻过十几部车。我们路过那里的时候,看见有一部车,四脚朝天地翻在崖下,据说翻了已经有好几天,还没有方法救起来。细看那处地方,并不是特别地险。大约真正危险的地方,司机开车比较小心,所以反而不出险。倒是不大危险的地方,一大意把车开快了,马上就可出事。因为路窄弯多,同时是绕着山走。常常看不见对面来的车子,沿途常要拉着喇叭,要不然就有撞车的危险。有一次我们的车子,正在转弯的时候,对面一部卡车,没有拉喇叭,向着我们冲来,幸亏我们的司机,眼明手快,立刻把车刹住,让它过去,要不然真整个地撞上了。

一共盘了十四公里的山,方才到了杨梅岭的顶上(距昆明四六四公里)。此处的高度,是海拔二四O一米,比漾濞县城高出七百五十二米之多。这些大山,似乎大部分是暗紫色的泥页岩所构成。山上满长着树,树中最多的是马尾松,其中有的相当地高大,此外也有杉树和别种的树。一路盘上这山,四望到处都是树林;远处望见点苍山顶,近顶一段山沟中,布着有积雪,成为白色的脉状条纹,风景真是十分的美丽。杨梅岭近顶一段,上下山途中,路旁都常看见有野生的茶花树,正在盛开大朵的红花,绿树中杂着大红色的花,相衬起来,尤其是令人发生美感。顶上四公里,树是特别地密而且高;路虽说是一旁临着小沟,走起来却仿佛是从树林中穿过。

从杨梅岭的山顶前去,经过两公里较平的路以后,路陡行盘下山去,六公里到太平铺(村名,距昆明四七三公里,海拔二O五四米)。由这村前行,路改往上盘。一公里半以后,又改向下盘。在这段山路中,看路旁露出的岩石,似乎这片山大部分是由暗红色的泥板石构成,土质很是松动,山上却仍是满长着树,风景仍然很美。一路下山,路的左边,大部分是临着一条小溪下溯。到后来那溪慢慢地展宽,成为一条水色碧绿的小河,就是胜备河。

由太平铺起,走了十二公里,路下到山脚,前去走过漾濞、永平两县的交界点,横跨胜备河上的胜备桥。这河并不宽,不过水是异常地清,看来作美丽地碧绿色。现在所谓的“胜备桥”是一座新式的公路桥;但是在这桥附近,有一座旧的铁索桥。在胜备桥附近,碧绿的小河,夹在两座满长着绿树的大山间往下流,又是一幅极美的风景。

过了胜备桥以后,路又改向上趋,盘上杉松哨的大山。这山似乎比杨梅岭更大,上山的路,一般地说,却没有翻杨梅岭那路的陡,有的地段相当地平,有的地方甚至稍向下趋。山也是由暗红色的泥板石构成,但有的部分是石灰石。山上也还是满长着松树,近顶一段也有不少的野茶花,和杨梅岭的景况相似。可是近顶一带,树中除掉极多的松树(树多半是高而大)以外,还看有不少的“杉松”(桧树)。这山的所以叫做“杉松哨”,大概就是因此而来。

上山路一共走了三十公里,方才盘到位在山顶的铁丝窝(距昆明五一五·五公里)。这处山顶海拔二六O五米,是滇缅公路上最高的一点,比山脚的胜备桥(海拔一六四O米)高出快一千米。

由这处前去,先走了一段不到一公里的平路,随着就陡向下盘。两公里过杉松哨(距昆明约五一八公里,海拔二四三六米)以后,路继续陡向下盘。这山上似乎花不少,我们走过的时候,路旁看见一位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头上戴着一顶鲜花缀成的花冠。正巧在这个时候,因为前面有一部坏车,我们不得不停下来。看她那玫瑰色的脸,配上鲜艳的花冠,想起乡下女孩,真是福气。

由杉松哨起,一共走了十二公里,于十一点三十九分,到达永平(距昆明五三O公里,海拔约一七八0米)。初行一段,树木大而且多,往后树渐渐地稀起来。到永平附近的几公里,几乎全是一片荒山,和刚才所走过的风景,完全不同。最后的一公里半,是通过永平附近的坝子,路相当地平坦。

公路并不通过永平县城。那城在路的北边,可是离开路不到一公里。城的附近,有一片坝田,但是坝子并不大,一直穿过,不过四公里左右。坝田四周,完全是荒山,是一件极煞风景的事。我们因为要赶路,来不及到城里吃饭,只是把下关带来的一些煮鸡蛋吃了,草草地当着一餐午饭。

由永平到功果桥

正午十二点半,我们从永平动身。两公里穿完永平坝子以后,路在荒山顶地带穿行。这时四望满目荒凉,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如此地走了八公里(中间过了一座跨河的大石桥),路旁方才又看见丘陵田。再前三公里,走过北河桥(距昆明五四一公里)。这桥跨在北河上,桥头树着有一块碑,记载落成的经过,但是河并不宽,桥也并不大。更前两公里,路过杨梅坡(小村,距昆明五四三公里),这时两旁所见,已经不再是荒山风景,而又是秀美的多树的山。路是左边临着一条小溪,

在两山间穿行,势向上趋。六公里以后,路又陡盘上一座大山,路势很险。这山仍然是由暗红色的泥板石所构成,土石都很松动,容易崩下。山上满长着树,其中马尾松占主要的成分。据我们以后的经历,从胜备桥起,往西南去,直到中缅交界处,沿途的山,土质大半是很松动。下大雨的时候,山崩的危险很大。加之在雨季的时候,这一带的雨,又是特别地大。这一点对于养路方面,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由杨梅坡起,走了十二公里半,我们到了山顶的麦庄丫口(距昆明五五五·五公里)。这处山口,是永平、云龙两县的交界,也是一座分水岭。公路并不通过云龙县城,这城在公路之北,离路很远。麦庄丫口的高度,是海拔二四八五米,比杨梅坡(一八九O米)高约六百米。由此处前进,路陡盘下山。走了十几公里以后,路下较缓。此时再看路旁的山,有一部分是由石灰石构成。从距昆明五七三公里的地点起,路的右边,溯着一条小河下趋。河水相当地浑,流来也很急,激在石块上,造成瀑流,前去三公里左右,看见这河流入澜沧江。那江比方才溯着的河,水清得多,小河流入之处,清水和浑水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沿着澜沧江走,大约一公里,便到了横跨江上的功果桥。

功果桥

横跨澜沧江上的功果桥(距昆明五七七六公里,海拔一四一0米,较麦庄丫口低一O七五米),是一座伟大的新式钢索吊桥(Suspension bridge).这桥完成不久,两端各用粗的钢索八根(分成两半,一边四根),将桥身吊起。桥的载重量,是七千五百公斤(约合七吨半左右)。车辆通过的时候,同时只准过一车。桥的两头,都安着有栅门,并且有卫兵站岗,门上平时上锁。车子开到桥头,须等候查验完毕后,方才启锁开门放行。在这桥的南边几十步,有一座旧的铁索桥,也是横跨江上。站在桥上,下望澜沧江水作绿色,相当地清,细看稍为带浑。江水流得很急,水面上显出许多漩涡。此处形势险要,所以戒备很严。因为水急而险,江上并没有船只往来。讲起风景来,澜沧江在两座多树(里面松树不多)高山间流下,衬以横跨江上的新式吊桥和旧式铁索桥,一方面是非常地壮伟,同时也是异常地美丽。

由功果桥到保山

功果桥的西端,路旁有一座小村,就叫做功果。这村不过有一条短短地几十米长的街,街上只有几家饭铺、点心铺和旅店。我们是下午两点十八分到的功果。在这里停了半点钟,又开车前进。由这处起,路的左边,沿着澜沧江下溯,路势大体是顺江的坡度下趋;但是因为路是顺着山势开成,途路中有上有下,有的时候相当地陡。有几处地方,路的左边,在一片悬崖上,下临江身,很是险峻。在这一段路中,我们饱看澜沧江风景。江在两山间流,蜿蜒曲折的地方很多,路也随着江流盘旋。在有些地方,前望看见群山层叠,夹江成峡,风景极美。江水到处流得很急,有的地方看见有瀑流。全盘说来,这段澜沧江风景,也可以说是滇缅公路主要名胜之一。

顺着澜沧江走,十二公里过云龙、保山两县交界处的坡脚(距昆明约五九O公里,海拔一三九四米)。再前十七公里,在距昆明六O七公里的地点,江向左折,路向右转,离开这江。在这地方,从左边往下望,看见澜沧江自群山中流下,前面耸起一座圆形的山峰;这处风景的雄美,尤其是澜沧江岸风景中的精彩。由这点起,公路随即就改为沿着澜沧江的一条小支流上溯;附近看见这支流上,有一条横跨其上的旧铁索桥。这条支流不很宽,里面石块很多,将水激成瀑流,水却是很清。水的两旁,仍然夹着多树的山。前出不远,山上有的部分已经开辟成为梯田或斜坡田(澜沧江本身的两岸,因为山势太陡,但几乎完全看不见田)。

路过瓦窑村(距昆明六一二公里,海拔一四一0米)以后,过了一座桥,随着就盘上山去(途中有几段系向下盘),这段上山路,大部分很陡。有的地段,路旁临着很深的山沟,看来很是危险。今天一路来,所翻过杨梅岭、杉松哨、麦庄丫口三座大山,都是属于苍山山脉,这条山脉,包括由下关到功果一段路中的各山。过了功果桥以后,澜沧江西岸的山是属于怒山(由怒江得名)山脉。翻了这山脉上去,走了二十公里左右,方才达到最高顶的旧寨(距昆明六三一公里,海拔二一五一米)。旧寨的大山,是一座分水岭。由山顶前去,路大部分下趋,沿着一条小溪下溯,可是路势多半并不很陡。下山路走了二十公里(途中路旁曾见有野茶花)以后,路穿着河旁一条冲田前进。前去一公里过“左所营”(距昆明约六五二公里,海拔一九一六米)后,我们的车,就坦直地穿着保山坝子前行,七公里过板桥(大村,距昆明六五九公里,海拔一八四六米),十六公里到保山县城东门(距昆明六六八公里,海拔一八四六米)。以时间计算,我们早晨六点三十三分由下关启程,下午六点十分到的保山。中间除掉在保山和功果桥两次休息,一共差不多占去一点半钟以外,二百五十六公里的路程,一共走了十点钟左右,平均一点钟走二十五公里。

今日由下关到保山的一段路,从看风景的眼光来说,是滇缅公路上最精彩的一段。途中各段胜景(如洱河边的瀑流风景;杨梅岭、杉松哨和麦庄丫口三座多树大山的雄伟的上山和下山路;胜备桥的美丽,功果桥的险要雄姿;三十公里的澜沧江旁山峡风景等),不但是如前所描[写]的,各有独到之处。而且凑在一起,风景时常变换,彼此对较,令人感觉得美不胜收。比方说,洱河、漾濞河的江景以后,跟着是杨梅岭的大山,下完杉松哨的多树山,就到永平附近,景象完全两样的一片荒山,再前到杨梅坡,却又是多树的山,功果桥以后,沿着澜沧江旁走了三十公里,然后又翻上大山;这样的变换和对较,确是异常地有趣。

在沿着澜沧江行的一段路中,最后一小段,路旁开始看见滇西的一种特殊的植物。那种植物,名叫“蜂桐”,是一种相当高大的树。我们这次去,正巧碰着它开花的时候。花是很大朵的大红色花,一棵树上结许多朵;可是树上连一片叶子也没有看见。据说这树的木头自行腐烂成洞以后,蜜蜂喜欢跑到里面去做蜂窠,所以叫做“蜂桐”。现在有许多人,故意把这树的好木头,一部分挖空,让蜜蜂往里面去做窠。


标签: 理出  发到  腾冲  芒市  最后  昆明  坐着  汽车  去看  滇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