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彩蛋 - 讲给孩子听 - 春秋五霸的成语故事

cht 2023-05-01 5次阅读

到上一期为止,三字经中的春秋五霸我们就介绍完了。

春秋时期诸强争霸,给社会带来动荡跟种种灾难。

但是也在政治、军事制度,国家的经济、文化、科学等很多方面创造了极大的发展。

比如军事上“兵农合一”的民兵制度,经济上开始铸造金属货币,在冶铁,炼制青铜器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各国争霸的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但也有一些诸侯国在经过对内发展,对外战争之后,出现了一些比较强大的国家。

如:韩、赵、魏、齐、秦、楚、燕。

他们就是我们熟知的战国七雄。

在详细介绍战国时期的故事之前,我们总结一下与春秋时期相关的成语典故,可以讲给孩子听哦!

相关的成语故事:管鲍之交;一鼓作气;老马识途;宋襄之仁;假道伐虢(音guó);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它是图片可以点一下放大看哦~

1管鲍之交

《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

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

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却要多拿。

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

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的。

”管仲带兵打仗,进攻时候躲在后面,退却时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是真的怕死。

”管仲听到这些话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

当时,齐国的国君襄公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异母兄弟。

一个是公子纠,一个是公子小白,齐襄公十分残暴昏庸,公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

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公子纠,而鲍叔牙则辅佐在莒国的公子小白。

齐襄公死后,两个公子回齐争夺王位,在半路上管仲为护送公子纠,射伤公子小白,但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公子小白提前回到齐国并顺利即位,即齐桓公。

鲍叔牙爱惜管仲的才华,极力向齐桓公推举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任命管仲为相国。

2一鼓作气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公元前684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

鲁庄公率兵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齐军先声夺人,擂起战鼓准备进攻。

鲁庄公刚要率兵应战,却被曹刿劝住了。

他认为时机不到,劝鲁庄公再等等。

齐军见鲁军没有动静,又一次擂响战鼓,可曹刿还认为时机不到。

齐军见鲁军还是按兵不动,又第三次敲响鼓向他们挑衅。

曹刿当机立断,劝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

”随着雨点般的战鼓声响起,早已摩拳擦掌的鲁军奋勇而上,大败齐军。

齐军三次进攻未果,早已士气大减,疲惫不堪,有的人甚至已经坐下休息。

鲁军的突然出击使他们猝不及防,顿时溃不成军。

战争胜利后,鲁庄公问曹刿说:“为什么要等齐军擂三次鼓后,才能出击呢?”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军队的士气。

敲第一遍鼓时,士气最旺;第二遍鼓时,士兵的勇气就已经减退了;第三遍敲鼓,勇气已经耗尽。

这时我军趁机擂鼓而上,士气旺盛之军攻打松懈疲乏之军哪有不胜的道理?”鲁庄公听了曹刿的这番话,不禁称赞道:“将军真是精通战事的奇才啊!”

3老马识途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

燕国被山戎侵犯,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亲自率兵并联合无终国一起追击山戎。

山戎首领密卢自知无法抵抗齐、燕、无终三国的讨伐,跑到孤竹国向国君答里呵求救。

答里呵派大将黄花率兵跟密卢前去迎战齐国,结果大败。

黄花杀了密卢将首级献给齐桓公称愿意投降,并答应为齐军引路到达孤竹国。

没想到黄花假降,齐军中了黄花的奸计,陷在“旱海”的茫茫沙漠中,辨不清方向,眼看太阳已经下山,士兵们冻得直发抖,管仲猛然想起老马大多认识归途,便对齐桓公说:“无终国的马很多是从山戎弄来的,不如挑选几匹无终国的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兴许可以找到出去的路。

”齐桓公同意试一试。

于是管仲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队人马跟在后头。

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来的路上。

大家死里逃生,都佩服管仲的足智多谋。

4宋襄之仁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齐桓公去世之前将公子昭托付给宋襄公,宋襄公想借此机会出头称霸,但楚国和郑国却联合反对。

宋襄公很生气,决定要报仇,但是楚国是大国兵力强,郑国是小国兵力弱,于是宋襄公决定先攻打郑国。

郑国急忙派使者向楚国求救,楚成王派兵支援。

宋、楚两军在泓水边上会战。

宋军的阵势已经摆好,楚军却还正在渡泓水,公子目夷说:“咱们趁楚军渡到一半的时候迎头打过去,一定能胜利。

”宋襄公不同意,说:“我一向主张仁义,怎么可以这样不择手段取胜?”过了一会,楚军已经全部渡过河来,正在乱哄哄地排着队伍,公子目夷又说:“我们趁楚军还没排好队伍赶紧打过去,还能打个胜仗,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我们就要挨打啦!”宋襄公不同意,说:“别人队伍还没排好,怎么可以打呢?”楚国的兵马排好了队伍,一声鼓响就像大水冲塌了堤坝似的涌过来。

宋襄公这才下令抵敌,可是哪里还抵挡得住,只好纷纷溃退,四散逃命。

宋襄公自己的大腿也受了伤。

公子目夷问他说:“您说的仁义打仗就是这样的吗?”宋襄公解释说:“仁义打仗就是以德服人,比如说看见已经受了伤的人,就别再去伤害他,看见头发花白的人,就别拿他当俘虏。

”公子目夷再也耐不住了,直率地说:“您真是不懂得战争的道理!要打仗就必须利用一切办法打击敌人,消灭敌人。

如果怕打伤敌人,还不如不打;如果碰到头发花白的就不抓他,那还不如让他抓去!”

5假道伐虢 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晋献公当上晋王后,对旁边的小国实行吞并政策,先后吞灭了很多弱小的诸侯国,晋国的国土面积和军事力量得到迅速发展。

此时,晋献公把目光盯在了虞、虢两个邻国上面,但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不错,如果攻打虞国,虢国一定会出兵救援;若攻打虢国,虞国也会出兵相助,所以非常不容易。

这时,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的关系,使他们互不支持。

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可以投其所好。

”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良马和玉璧,送给虞公,晋献公不舍得献出宝物。

荀息又说:“如果我们这次能够离间成功,攻打了虢国后,再回头攻打虞国,等灭了虞国,一切就又回到您的手中了,您现在只是借他们用下而已。

晋献公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采纳了这个策略,把良马和玉璧送给了虞国的君主,虞公拿到礼物后非常高兴,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

虞国大臣宫之奇急忙劝阻道:“虞公您千万不能让道,我们和虢国的关系就像是嘴唇和牙齿的关系一样,唇齿相依,如果虢国灭亡,唇亡齿寒,晋国一定会回过头来攻打虞国的。

”虞公说:“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我们不和强国交朋友,非要和弱国交朋友吗?”于是下令给晋王让道。

晋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了虢国,消灭了虢国后,随后又把虞国灭了。

6退避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于是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

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

重耳在国外颠沛流离了19年,辗转了8个诸侯国。

他到楚国的时候,楚成王用国君的礼节接待他们。

在宴席上,楚成王开玩笑地问重耳:“如若公子回到晋国,如何报答我呢?”重耳笑着道:“大王的恩惠是无法用金银财宝报答的。

如若我回到晋国执政,我要让两国和睦相处;一旦两国为各自利益发生争斗,我愿退避三舍,以报答大王的恩德。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成为晋文公。

在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军交战,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才停下来。

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

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

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

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

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7一鸣惊人

《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不发布政令,不治理朝政。

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谜语,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

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

你放心,我知道了。

”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

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了齐军,在河雍战胜了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

庄王不会因为小事而妨碍好事,故此能有好的名声;没有过早显露,故此能有好的功绩。

8问鼎中原

《左传》:“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

楚庄王借伐陆浑之戎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首府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王孙满去慰劳。

楚庄王见了王孙满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

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

天子德行美善光明,鼎虽然小,也是重的。

如果天子奸邪昏乱,鼎虽然大,也是轻的。

今天周室虽然衰弱,但是天命还没有改变。

九鼎的重量是不能问的”楚庄王自知还没有灭掉周朝的条件就带兵回国了。

今天关于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就分享到这里,希望你们喜欢。

敬请期待接#三字经#接下来#战国七雄#的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往 期 精 选

春秋五霸之五 | 楚庄王,看他如何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

春秋五霸之四 | 秦穆公,如何奠定秦国一统的根基

春秋五霸之三 | 晋文公,他叫重耳,他是如何开创晋国百年霸业的?

春秋五霸之二 | 宋襄公,泓水惨败为何让人贻笑千年?

春秋五霸之首 | 齐桓公,他叫姜小白,他有何事迹呢?


标签: 彩蛋  讲给  孩子  春秋  五霸  成语  故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