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家宁荣二公的地位有多厉害?

cht 2023-04-12 3次阅读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

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贾家宁荣二公建立不世功勋,获得了贾家的富贵和爵位,那么,他们的地位究竟有多厉害呢?这事要从头去说。

  宁荣二公扶龙有功,双双获封国公。

  国公是了不起的。

春秋时期,国公有封国,成就春秋五霸。

后世便只给国号不给封国了。

image.png

  国公是公爵三等中的第一等。

其后是郡公和县公。

  单以国公论,隋唐以后到明末,品级与郡王一样,为从一品。

也就是说皇室封郡王,功臣最高封国公。

品级地位一样。

  所以,宁荣二公的权力等同郡王,可知厉害。

  不过,宁荣二公的品级也并不一样。

  宁国公相当于辅国公。

  荣国公相当于镇国公。

  荣国公虽是弟弟,却比宁国公高一等。

  贾家的世袭为降等世袭。

  宁国公之后,贾代化继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

  荣国公之后,贾代善降等仍旧是荣国公,品级相当于辅国公。

  贾代善之后,贾赦与伯父贾代化一样,世袭一等神威将军。

image.png

  (第三回)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乃荣公之孙。

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

  贾赦世袭一等将军与贾代化相同。

贾代化的神威将军便相当于镇国将军,正一品。

  贾家的世袭爵位,至此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是综合了明清两朝爵位的特点糅合而成。

  明朝宗室爵位分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等。

镇国将军为从一品,以此类推。

  明朝功臣勋爵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后减为公侯伯三等。

非社稷军功不得封。

爵位分“世与不世”。

  世就是世袭,大致降等,国公可传二十多代。

  不世只授终身,不得世袭。

  清朝世袭借鉴自明朝,不过清初乾隆之前,爵位只有等级,没有国号。

比如“一等公”。

image.png

  清朝宗室世袭,刨除亲王、郡王以上,从镇国公开始,与明朝类似。

依次为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经过梳理就能清楚知道,贾家的国公爵位为“世”,但却采用了明清宗室的降等世袭继承法则。

  荣国公为镇国公,二代荣国公为辅国公,贾赦一等将军为镇国将军,然后是辅国将军,再然后是奉国将军。

  注意到此才是重点!荣国府的世袭至奉国将军便不再降等,而是以此爵传世,对应的爵产也不再收回。

  荣国府嫡长房将一直传承奉国将军,并居住在敕造荣国府内。

  宁国府世袭要低一等,到贾蓉第五代为宁国公世袭四等爵的奉恩将军,并以此爵传世。

  说完贾家的世袭,回头再说贾赦的荣国公世袭一等镇国将军,可就是了不得了。

  因为这不但是武官正一品,还是明代郡王之子的封爵,堪称顶级爵位。

image.png

  历朝历代的正一品,都不是普通人能获得的。

那些位极人臣的功勋老臣一生追求别说世袭爵位,也不过就是“位列三公”正一品。

  其他即便如宰相、首辅大多也都是从一品,同样都是加的虚职,还没有世袭。

  当然,镇国将军也不是实权,而类似军衔。

但毫无疑问镇国将军相当于“大将”军衔,即便没有实权,谁又敢小觑!

  镇国将军面对一朝宰相首辅,也有地位优势,这就是出身贵族的好处。

  明朝镇国将军的俸禄为1000石(120000斤)。

正妻称镇国将军夫人,同样享有等级俸禄。

  清朝一等镇国将军岁俸银410两,禄米410斛。

  什么不用干,就有(几十万块)钱拿。

何其逍遥。

  但贾家除了俸禄以外,最关键的特殊在于还有爵产。

  宁国府当时世袭三等爵,尚有八九处田庄。

每一处产出对比乌进孝的上交,实际最少还要增加四成,堪称天量。

image.png

  而荣国府起码尚有十四五处田庄才对。

  所以,贾赦的世袭一等爵将军,该是何等豪横。

只可惜他们不好好经营罢了。

  但最大的好处,除了利益还是出身。

贾家人生而贵族,才是让人羡慕之处。

  贾家世袭,与皇族一样是贵族。

  朝廷百官,从宰相首辅到六部大员,全部是“流官”。

  铁打的贵族,流水的流官。

这才是贾家的好处。

也是流官们梦寐以求而不得的。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标签: 红楼  梦中  贾家宁  二公  地位  有多  厉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