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日湿地观鸟,感受大自然的灵动

cht 2022-11-18 12次阅读

11月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落下帷幕,湿地保护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北京湿地面积已达6.21万公顷,为北京近50%的植物种类、76%的野生动物种类提供了生长栖息环境,更是水禽的完美栖息地及鸟类迁徙停留的驿站。

北京冬日湿地观鸟,感受大自然的灵动

房山区牛口峪湿地公园。

图/IC photo

目前,北京拥有野鸭湖、汉石桥、拒马河、怀沙河-怀九河、金牛湖、白河堡6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并建立了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和长沟国家湿地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冬季,恰恰是去北京各大湿地公园及保护区观鸟的好季节。

冬季植被稀疏,各类鸟儿更容易被观察到。

10月以来,北京就有雁鸭等水鸟大量迁徙过境,其中一部分会留下越冬。

入冬后,野鸭湖、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十三陵水库等水域湿地,都会看到各种雁鸭,比较常见的有大天鹅、豆雁、赤麻鸭、绿头鸭等,有时还能见到小天鹅、罗纹鸭等。

更为惊喜的是,水畔湿地的杂草中,还隐藏着百灵、毛腿沙鸡、鹌鹑以及它们的捕食者——各种猛禽。

冬天去京郊观鸟要注意保暖,着装颜色低调,与自然接近,比如迷彩服,初学者最好准备单筒望远镜或者双筒望远镜,并携带《中国观鸟野外手册》或者《北京自然观察手册》,提前做好功课,充分了解鸟的分类、习性,通过体形、颜色、叫声来分辨。

文明观鸟,爱护鸟类,观鸟时要保持安全观看和拍摄距离,减少对鸟类干扰,更不能为了拍摄吓唬或者驱逐鸟类。

需要提醒的是,疫情期间要遵循疫情防控措施,佩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京郊出行时,要遵守当地防疫要求,注意环保与公共卫生,避免聚集,听从景区工作人员安排。


标签: 北京  冬日  湿地观  感受  大自然  灵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