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岛团队LiNbO3声光调Q中红外激光研究成果被Advances in Engineering遴选为“关键科学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健康所江海河课题组发表在国际期刊 Frontiers in Physics 的研究论文“2.79-μm high peak power LiNbO3 acousto-optic Q-switched Er,Cr:YSGG laser with thermal lensing effect compensation”,被国际工程领域著名科技机构“Advances In Engineering”(简称AIE)遴选为关键科学...

    2024.04.02

  • 《PNAS》发布三校联合研究成果实现微型软体机器人多物理场响应特性与驱动解耦

    小型软体机器人,凭借其多物理场响应能力,在适应环境刺激和执行复杂任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它们为传统刚性机器人领域带来了柔软与灵活性的新选择。尤其在形状变形这一关键特性上,小型软体机器人能够通过内部应力的变化,实现从二维(2D)电子器件到三维(3D)结构器件的转变,这使其在医疗康复、人工智能及柔性电子等多个领域内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尽管前景广阔,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仍面临诸多挑战。现有研究成果普遍反映出以下问题:一是多重响应之间的相...

    2024.03.28

  • 用废旧电池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华科大团队研究成果获《自然》关注是真的吗?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通讯员 范千 房文生用废旧电池和温室气体能产生负负得正的效果吗?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夏宝玉教授团队做到了。他们利用回收的废旧电池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高经济价值的甲酸,并打破多项世界纪录。1月31日,团队研究成果“质子交换膜系统中持久的CO2转化”在《自然》刊发。夏宝玉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自然》刊发夏宝玉教授及其团队成员(通讯员聂红波摄)在电解二氧化碳获得的二十余种产物中,甲酸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在燃料电池、医药领域等都有广泛用途。高效获得高纯甲酸,不...

    2024.02.02

  • 重要史料价值!“清华简”最新研究成果公布真相还有哪些?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成果今天(12月10日)正式发布,本辑整理报告共刊布《大夫食礼》《大夫食礼记》《五音图》《乐风》《畏天用身》等五篇竹书,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为研究先秦时期的礼制、音乐以及思想提供了新的资料。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大夫食礼》与《大夫食礼记》两篇礼书。这两篇竹书编连为一卷,分别有竹简51支与14支,前者记载大夫食礼中宾主、傧相的行礼仪节,后者记述行食礼过程中执事者行事的具体礼节,两篇相附而行。简文词句与《仪礼》相类,行礼的节次与《公食大夫礼...

    2023.12.10

  • 马斯克xAI首个研究成果发布!创始成员杨格姚班校友共同一作是真的还是假的?

    马斯克的xAI,首项公开研究成果来了! 共同一作之一,正是xAI创始成员、丘成桐弟子杨格(Greg Yang)。 此前,杨格就曾公开表示,自己在xAI的研究方向是“Math for AI”和“AI for Math”。 其中一项重点就是延续他此前的研究: 描述神经网络架构的统一编程语言Tensor Programs——相关成果,在GPT-4中已有应用。 这次的新论文,就归属该系列,重点探讨了“如何训练无限深度网络”。 为此,杨格本人还专门在??上进行了一场直播分享。 一起来...

    2023.10.21

  • 锂电颠覆性研究成果:美国科学家找到了性能下降的根本原因不该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可充电电池电极上不可避免的薄膜堆积是导致性能下降的原因。但近期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性能下降的背后实际上另有原因。 来自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电池电极上苔藓状或树形结构的锂金属沉积物的积累并不是性能下降的根本原因,而是一种副作用。他们的最新发现已于近期发表1316世界之最在了《自然能源》杂志上1316世界之最。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所谓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并不是以前认为的电子绝缘体,而是表现得像半导...

    2023.10.09

  • 全球首只白色大熊猫最新研究成果公布:DNA确认雄性 社交良好是怎么回事?

    快科技9月8日消息,两年前,我国在四川野外发现了全球唯一一只纯白色的大熊猫,毛发呈白金色,被网友戏称为是“卸了妆”的国宝。 当时,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门课题组,在进行了长达四年的跟踪监测后,最近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首先是根据DxETlEjNA终于确定它是雄性。 科研人员表示,其实通过实时传输的红外相机影像资料,其实很早就发现这只白色大熊猫的尾部有疑似雄性大熊猫的生殖器特征。 但对于1316世界之最可能存在基因变异的大熊猫,在野外抓拍到的不够清晰...

    2023.09.08

  • 《三体》“人造太阳”有望实现?中国研究成果公布是怎么回事?

    五千年华夏文明一直对天文科学进行着不懈探索,《易经》《汉书》等中国古籍保存着关于太阳中存在的黑子地球最早、最系统的记载。如今,随着哈工大深圳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教授冯学尚与副教授袁丁面向“太阳日冕加热问题”,利用全球最大口径的太阳望远镜和高性能计算机模拟手段,提出了太阳等离子体加热的革新性物理机制,中国人对xoDhD太阳的研究又更进一步。 发表杂志《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内页截图 5月25日,该成果以“Transverse Oscillations...

    2023.07.05

  • 考古研究成果证实:唐代长沙窑彩瓷主流工艺是高温釉上彩而非釉下彩是真的还是假的?

      长沙窑是唐代南方主要的、规模甚大的青瓷窑场,长沙窑彩瓷在9世纪享誉海内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参与者。早年的研究者认为长沙窑彩瓷以釉下彩工艺为主。近日,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通过科学技术的检测,证实高温釉上彩是唐代长沙窑彩瓷的主流工艺,98迷科,而釉下彩工艺目前还没有可靠的物证和科技支柱。   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为配合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配套服务设施项目的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遗址公园南石渚片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画工精致的...

    2023.07.04

  • 研究人员使用显微镜捕捉运动蛋白 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上

      几乎一出现超分辨率显微镜,科学家们就将它们指向称为驱动蛋白的分子马达。这些由分子燃料 ATP 提供动力的蛋白质通过沿着称为微管的蛋白质高速公路穿梭运输货物,驱动包括细胞分裂、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内运输在内的关键过程。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想了解这些电机的工作原理,但为了将它们可视化,科学家们不得不将它们放慢速度或将它们隔离在简化的体外 系统中。   现在,在同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中,两个独立工作的团队使用一种名为 MINFLUX 的超分辨率工具在生理相关的 A...

    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