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洛阳龙兴寺规模初步探明你都知道哪些?

      隋唐洛阳城里坊区佛寺众多,98迷科,位于宁人坊中的龙兴寺就是其中较大的一座。近日,随着宁人坊考古发掘工作的推进,沉睡在地下千余年的龙兴寺逐渐浮出水面。   一座寺庙,占据半个坊   20日一大早,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人员在宁人坊遗址东南区域的工地忙碌着。他们的脚下就是唐代龙兴寺遗址。   该遗址位于宁人坊东南,东面是已经完工的天街保护展示工程。2013年,考古工作者在此探查出一大型夯土台基。2014年,经发掘发现,该遗址为一边长为10.4米的正方形夯土台基,考古...

    2023.07.04

  • 山西古寺藏罕见镇寺三绝 唐代佛塔竟屡冒青烟 成未解之谜!是真的还是假的?

    创建于唐代的龙兴寺位于山西省新绛县城的高崖之上,因供奉有道教的碧落天尊像,故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改称龙兴寺。寺院最初的规模十分宏大,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也曾寓居于此,现已成为绛州古城的标志性景点。龙兴寺内藏有罕见镇寺三绝,其中最称誉全国的是一座雕刻于唐代的小篆《碧落碑》,石碑书丹人不详,颇具神奇色彩,98迷科,受到历代书法家的推崇。唐代大篆书家李阳冰因反复临摹,最觉不如,气愤之余竟用槌将碑击碎成三块。寺院大雄宝殿为元代遗构,值得一提的是殿前没有匾额,只在门楣上写有“...

    2023.07.04

  • 陕西华清宫考古发掘出大型唐代皇家建筑基址不该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为配合唐华清宫朝元阁的维修保护工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始对保存较为完好的唐代皇家建筑基址朝元阁遗址进行了发掘,对研究中国大型建筑的结构、布局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据详解,朝元阁遗址目前已发掘面积达850平方米。清理出唐代、元明等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一处,出土经火焚后的地袱、立柱及排列有序的石柱础、莲花纹瓦当、带字瓦、铺地砖、手印纹砖等。   唐代朝元阁夯土基础保存相对完整,排列有序的柱础石对研究朝元阁的建筑结构具有极其主要的价值。通过发掘,初步判断出唐代...

    2023.07.04

  • 湖南蓝山县发现两座唐代纪年砖墓至今都没有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毛俊水库工程移民安置点建设EPC项目位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规划路兴蓝大道以北,北外环路以南,荷叶塘路南北两侧,项目用地面积约32.6万平方米,大约489亩。项目南面距五里坪古墓群的1.5公里,距南平古城约4公里图一。项目建设范围内以低矮的丘陵为主,西北部区域为农田。 图一 毛俊水库工程移民安置项目位置示意图     为了抢救项目范围内的文物,2019年4月~5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了该项目的调查和勘探工作。经湖南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后,2019年8月湖南...

    2023.07.04

  • 唐代奇闻异事两则【奇闻摘录79】不敢公布的秘密是什么?

      从哪儿说起呢?还是从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说起吧。   虢国夫人杨氏,在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当中,排行第二。早年随同在蜀州做官的父亲客居于蜀,长大以后,嫁于裴氏子为妻。   裴氏门第高华,家底殷实,生活相当不错,很快,他们的孩子也降生了。不幸的是,丈夫早夭,虢国夫人还在少盛如花的年纪,便成了裴氏的寡妇。膝下,唯有一子一女。   原来,同其他寡妇一样,守着子女,眼巴眼望地等着他们长大,并且各自成家立业,开枝散叶,是杨氏这个未亡人最有可能的生活路径。   谁也没有想到,已经...

    2023.07.03

  • 四川成都发现唐代城墙 为成都城市格局提供了实物资料至今都没有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5月20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最新考古成果:在通锦桥附近发现唐及五代,清代两个时期的城墙,为研究成都古城墙不同时期的变迁过程、位置和修建方式等进一步补充了资料,对研究成都城市与社会面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城墙有望在未来得以保护,展示成都深厚古代底蕴。   据详解,2018年10月至今,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成都市青羊区国投建设进展有限公司通锦桥上市土地项目建设,对该地块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发现了一段古城墙的夯土和包砖...

    2023.07.03

  • 中英联合考古发现“海上丝路”终点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真相究竟是什么?

      英国杜伦大学28日向新华社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的联合考古研究证明,海上丝绸之路终点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而非此前认为的晚至明代。这一重大发现将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向前推进了500年。   传统观点认为,唐代中国的海洋贸易主要集中在印度洋地区,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在印度洋。   过去5年,中英联合考古队整理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阿尔梅里亚和巴伦西亚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陶瓷器残片。考古研究初步表明,这些唐宋时期的陶瓷已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

    2023.07.03

  • 唐代诗人王勃是怎么死的(从诗人王勃的渡海溺亡)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景象绝美 当唐高宗李治看到这篇《滕王阁序》之时,不禁再次涌起了惜才之意,年轻人嘛,谁还没犯过点儿错误,毕竟瑕不掩瑜,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决定再次起用这个叫王勃的年轻人,然而当下面的官员仔细调查之后,他们呈报上来的结果却让李治很失落,因为就在不久前,这个年轻人在探父的途中,溺亡了。 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新唐书》...

    2023.06.24

  • 唐代的很多将领 为啥都喜欢收义子?(唐朝风俗)

    收义子是从胡人传过来的习俗。当我们看到关于隋唐时期的历史故事的时候,通常可以发现有不少人都有着所谓的义子。这种现象尤其是到了唐朝之后就变得更加普遍,其实这种习俗是来源于北方的胡人,对于这些胡人来说,他们对于血缘关系并不是那么的看重,反而更加看重一个人是不是忠诚以及是不是有能力,所以在他们那边更加信任自己身边收养的义子,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招揽人才收义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招揽人才,扩大自己的范围,一般能够给这些厉害的人当义子的都是同样比较有能力的年轻人,在收了一次之后这些一直...

    2023.05.15

  • 唐代活得最久的诗人是谁?与李白是挚友,你不知道的“诗狂”轶事

    他与李白是挚友,辞官皇帝亲自送行,86岁写一首诗千古流传 唐诗是我国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说出几首、几十首甚至上千首唐诗。那么,你们知道在众多的唐代诗人当中,哪一位是活得最久的吗? 是“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诗仙李白吗?不,他活了62岁。是一心忧国忧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圣杜甫吗?不,他只活了59岁。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王勃吗?更不是,他只活了27岁。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那他是谁呢?穿越历史长河,来到公元744年,我们看到一位白发苍...

    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