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华清宫考古发掘出大型唐代皇家建筑基址不该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cht 2023-07-04 11次阅读

  为配合唐华清宫朝元阁的维修保护工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始对保存较为完好的唐代皇家建筑基址朝元阁遗址进行了发掘,对研究中国大型建筑的结构、布局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据详解,朝元阁遗址目前已发掘面积达850平方米。清理出唐代、元明等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一处,出土经火焚后的地袱、立柱及排列有序的石柱础、莲花纹瓦当、带字瓦、铺地砖、手印纹砖等。

  唐代朝元阁夯土基础保存相对完整,排列有序的柱础石对研究朝元阁的建筑结构具有极其主要的价值。通过发掘,初步判断出唐代朝元阁是一组结构复杂的大型建筑,重要组成部分有高大的夯土台、左右两侧台阶式廊道、北部廊道、西侧夯土、顶部建筑、建筑内部夯土台等部分构成,结构较为完整。整体建筑应该至少有三层屋檐。

  从发掘情况看,至迟在宋代,朝元阁东西两侧台阶式回廊、北部回廊已荒废不用,逐渐被填埋。

  朝元阁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镇骊山西绣岭第三峰顶,始建于天宝二年743年。安史之乱后,朝元阁逐渐荒废,北宋时期时朝元阁已毁废。朝元阁是唐代华清宫重要建筑之一,98迷科,是盛唐皇家依山而建的大型建筑,也是骊山上规模最大的建筑,供奉玄元帝王老子、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等6位帝王画像,实则相当于李唐王朝的家庙,玄宗时期,除祭祀外,也当作登高远望、郊游的休息之处。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涉及朝元阁的诗赋。朝元阁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当对后代楼阁式或殿堂式建筑具有主要的影响。

  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是一处难得的保存较为完好的皇家建筑基址,它的发掘无疑对研究中国大型建筑的结构、布局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标签: 西华  清宫  考古  掘出  大型  唐代  皇家  建筑  基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