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卷一百零六报应段文昌具体内容是什么?

cht 2022-10-19 4次阅读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

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平广记·卷一百零六·报应·段文昌

image.png

【原文】

唐贞元十七年,段文昌自蕲入蜀,应南康王韦皋辟命。

洎韦之暮年,为贼辟,(“辟”原作“嬖”,据《酉阳杂俎》续七改,)谗构,遂摄尉灵池县。

韦寻卒,贼辟知留后,文昌旧与辟不合,闻之连夜离县。

至城东门,辟寻有帖,不令诸县官离县,其夕阴风,及返,出郭二里,见火两炬夹道,百步为导。

初意县吏迎候,怪其不前,高下远近不差,欲及县郭方灭。

及问县吏,尚未知府帖也。

时文昌念金刚经已五六年,数无虚日,信乎志诚必感,有感必应。

向之道左右,乃经所著迹也。

后辟逆节渐露,诏以袁滋为节度使。

文昌从弟少从军,知左营事,惧及祸,与监军定计,以蜡丸帛书通谋于袁。

事旋发,悉为鱼肉,贼谓文昌知其谋于一时。

文昌念经夜久,不觉困寐,门户悉闭。

忽闻开户而入言“不畏”者再三,若物投案,暴然有声。

惊起之际,音尤在耳,顾视左右,吏仆皆睡。

俾烛桦四索,初无所见,向之门扃,已开辟矣。

文昌受持此经十余万遍,征应孔著。

(出《酉阳杂俎》)

image.png

【译文】

唐朝贞元十七年。

段文昌从蕲入蜀,接受南康王韦皋的命令。

等到韦皋晚年的时候,被贼人辟进谗言构陷,就派他管理灵池县。

韦皋不久就去世了。

贼辟知道他留下后人,因文昌过去与辟不合,听到之后就连夜逃离县城,到了城的东门,贼辟有书信命令,不准各位县官离开县城。

那天晚上阴风四起,等到返回,走出外城二里远看见两支火炬夹道,百步内为导引。

起初认为是县吏迎候,责怪他们不前去迎接。

高低远近不齐,要到县城时才灭,等问县吏,还不知道有府帖。

当时文昌念金刚经已五六年了,从没有虚度的日子。

确信忠心守志一定感化,有感化就一定有报应。

先前走过的道路的左右,都是经书所保祐的结果。

以后辟的叛逆行为逐渐败露,下诏以袁滋为节度使。

文昌的堂弟年少从军,知道要坏事,害怕被牵连,就和监军定计,用蜡丸在布帛上将此事密告于袁。

事情接着就暴露了,结果都被抓获。

贼辟认为文昌知道他们的计谋。

文昌念经夜久,不觉困乏而睡。

门窗关好,忽然听到开门而进来再三说不怕的,好像有东西投到桌案上,叭叭有声音。

当他惊起之际,声音就在耳边。

看左右的人,官吏、仆人都在睡觉,拿着火四下寻找,起初什么也没看见,走向门口,门已开了。

文昌受到读这个经书十多万遍的恩惠。

正应当有这一些明显的征兆啊。


标签: 太平广记  北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