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卷一百零四报应李虚具体内容是什么?

cht 2022-10-15 6次阅读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

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平广记·卷一百零四·报应·李虚

image.png

【原文】

唐开元十五年,有敕天下村坊佛堂;小者并拆除,功德移入侧近佛寺;堂大者,皆令闭封。

天下不信之徒,并望风毁拆,虽大屋大像,亦残毁之。

敕到豫州,新息令李虚嗜酒倔强,行事违戾,方醉而州符至,仍限三日报。

虚见大怒,便约胥正,界内毁拆者死。

于是一界并全。

虚为人,好杀愎戾,行必违道,当时非惜佛宇也,但以忿限故全之,全之亦不以介意。

岁余,虚病,数日死。

时正暑月,隔宿即敛。

明日将殡,母与子绕棺哭之。

夜久哭止,闻棺中若指爪戛棺声。

初疑鼠,未之悟也。

斯须增甚,妻子惊走。

母独不去,命开棺。

左右曰:“暑月恐坏。

”母怒,促开之,而虚生矣。

身颇疮烂,于是浴而将养之,月余平复。

虚曰:初为两卒拘至王前,王不在,见阶前典吏,乃新息吏也,亡经年矣。

见虚拜问曰:“长官何得来?”虚曰:“适被录而至。

”吏曰:“长官平生,唯以杀害为心,不知罪福,今当受报,将若之何!”虚闻惧,请救之。

吏曰:“去岁拆佛堂,长官界内独全,此功德弥大。

长官虽死,亦不合此间追摄。

少间王问,更勿多言,但以此对。

”虚方忆之,顷王坐。

主者引虚见王,王曰:“索李明府善恶簿来。

”即有人持一通案至,大合抱,有二青衣童子亦隧文案。

王命启牍唱罪,阶吏读曰:“专好割羊脚。

”吏曰:“合杖一百,仍割其身肉百斤。

”王曰:“可令割其肉。

”虚曰:“去岁有敕拆佛堂,毁佛像,虚界内独存之,此功德可折罪否?”王惊曰:“审有此否?”吏曰:“无”。

新息吏进曰:“有福簿在天堂,可检之。

”王曰:“促检,”殿前垣南有楼数间,吏登楼检之,未至。

有二僧来至殿前,王问师何所有,一答曰:“常诵金刚经。

”一曰:“常读金刚经。

”王起合掌曰:“请法师登阶。

”王座之后,有二高座,右金左银,王请诵者坐金座,读者坐银座。

坐讫开经,王合掌听之。

诵读将毕,忽有五色云至金座前,紫云至银座前,二僧乘云飞去,空中遂灭。

王谓阶下人曰:“见二僧乎?皆生天矣!”于是吏检善簿至,唯一纸,因读曰:“去岁敕拆佛堂,新息一县独全,合折一生中罪,延年三十,仍生善道。

”言毕,罪簿轴中火出,焚烧之尽。

王曰:“放李明府归。

”仍敕两吏送出城南门,见夹道并高楼大屋,男女杂坐,乐饮笙歌。

虚好丝竹,见而悦之。

两吏谓曰:“急过此无顾,顾当有损。

”虚见饮处,意不能忍行,伫立观之。

店中人呼曰:“来”。

吏曰:“此非善处,既不相取信,可任去。

”虚未悟,至饮处,人皆起,就坐,奏丝竹,酒至,虚酬酢毕,将饮之,乃一杯粪汁也,臭秽特甚。

虚不肯饮,即有牛头狱卒,出于床下,以叉刺之,洞胸,虚遽连饮数杯,乃出。

吏引虚南,入荒田小径中,遥见一灯炯然,灯旁有大坑,昏黑不见底,二吏推堕之,遂苏。

李虚素性凶顽,不知罪福,而被酒违戾,以全佛堂,明非己之本心也。

然犹身得生天,火焚罪簿,获福若此,非为善之报乎!与夫日夜精勤,孜孜为善,既持僧律,常行佛言,而不离生死,未之有也。

(出《纪闻》)

image.png

【译文】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皇帝下令天下的村坊佛堂:小的全部拆除,功德移记到附近的佛寺里。

佛堂大的,都令其关闭。

天下不信佛的人,都闻风而动纷纷拆毁佛堂,即使是大庙和大佛像,也被拆毁。

命令到了豫州,新息县令李虚嗜好喝酒性格倔强。

做事暴戾,正喝醉酒而州符送到了,仍然限三天执行上报。

李虚看见大怒。

就告诉手下官吏,界内有敢拆毁佛堂的人处死。

因此一县之内的佛堂保全无损。

李虚为人,好杀而刚愎暴戾,做事一定违背常理。

当时并不是可惜佛宇的损害,只是因为限期太短而忿怒,就偏偏保全它。

保全了佛宇,也不把它放在心上。

过了一年多,李虚病了,几天后死了。

当时正赶上是暑天,隔一天就入殓了,第二天将要出殡,母亲和儿子围着棺材哭他,夜深哭声停止了,听到棺材里象指爪敲打棺材的声音。

起初疑心是老鼠,没有注意。

不一会声音更强,妻子惊慌而跑,唯独母亲不走,叫打开棺材,左右的人说:“暑天恐怕尸已烂。

”母亲发怒,催促打开棺材,而李虚复活了。

身上好象长了很多烂疮,于是洗了澡并且好好地调养。

一个多月才恢复起来。

李虚说:当初被两个士兵抓到阎王面前。

阎王不在,去见阶前的典使,原来是新息县的官吏。

死了近一年了,看见李虚拜见并问他:“你怎么来的?”李虚说:“刚被招来的。

”官吏说:“长官平生,只是以杀人害人为快,不知道是不是可负罪乞福?今天应当受到报应,这可怎么办?”李虚听到后感到害怕,请求救他,官吏说:“去年拆佛堂,唯独长官你的界内的佛堂保全了,这个功德最大,你虽然死了,也不应由这里来拘你。

过了一会阎王审问时,不要多说别的,只是讲这件事。

”李虚正想怎么说时,一会阎王坐下,主管的人领李虚见阎王,王说:“拿李明府的善恶簿子来!”就有一个人拿一通卷案,有一大抱。

又有二个青衣童子跟随着。

王命他们打开文案念罪。

阶吏读到:“专门好割羊脚。

”吏说:“应打一百棍,并割掉他身上的肉一百斤。

”王说:“可以开始割他的肉。

”李虚说:“去年有圣旨要拆毁佛堂,毁掉佛像。

我的界内的佛堂独自保存下来,这个功德可以减轻罪过吗?”王惊讶问道:“确有此事么?”官吏说:“没有记载。

”新息县的官吏上前说:“有福簿在天堂,可以验证一下。

”王说:“赶快验证!”殿前墙南有几间楼房,官吏上楼去验证,还没有回来。

这时有二个和尚来到殿前,王问师傅有什么功德,其中一个答道:“常诵金刚经。

”一个说:“常读金刚经。

”王站起拍着手说:“请法师上来!”王的座位之后,又有二个高座,右边的是金的,左边的是银的。

王请能诵金刚经的坐金座,读经的坐银座。

坐下之后打开经书,王合掌而听,诵读将要完了,忽然有五色祥云到金座前,紫色祥云到银座前。

二位和尚乘云飞走,在空中消失了。

王对阶下的人说:“看见两个和尚了吗?都升天了。

”这时官吏检验善事簿回来了,只有一张纸,于是读到:“去年下令拆毁佛堂,唯独新息一县保全了佛堂,应免去一生中的罪,延长寿命三十年,然后托生在好地方。

”念完,罪簿轴中出火。

把它烧尽。

王说:“放李明府回去。

”仍下令让两个官吏把他送出城南门。

看见一夹道及高楼大屋,男女围坐,玩乐喝酒吹笙唱歌,李虚喜爱丝竹乐,看见了很高兴。

两个官吏对他说:“快过去此地,不要去管他们,管他们就要受害。

”李虚看见喝酒处,说什么也走不动了,站在那观看。

店中的人招呼道:“请进来!”官吏说:“这可不是个好地方,既然你不相信,随你去吧。

”李虚没有明白,到了饮酒处人都站起来。

李虚便坐下,弹奏丝竹,酒拿来了,李虚回敬完毕,将要饮酒,却是一杯粪汁,特别臭。

李虚不肯喝,就有牛头卒从床底下出来,用叉刺他。

在他的胸上刺一个窟窿。

李虚立刻连喝几杯,才出来。

官吏领着李虚向南,进入荒野小道上,远远地看见有一盏灯亮着,灯旁有一个大坑。

昏暗不见底。

二个官吏推落他,于是李虚苏醒了。

李虚一向性格凶狠顽固,不知罪福,而喝酒违法,保全了佛堂,本不是他自己的本意,然而还得到复生,火烧他的罪簿,得到这样的福,难道不是行善的报应吗?那么,日夜精心勤奋,孜孜不倦地做善事,既按和尚的戒律约束自己,又常常按佛祖的教导做事的人就必然会脱离生死,超然物外的。


标签: 太平广记  北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