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源于天象崇拜,对屈原的纪念

cht 2022-02-25 10次阅读

我们每年都要过端午,吃粽子,那么大家知道为何要过端午吗?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来了解一些端午节吧。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源于天象崇拜(对屈原的纪念)

端午最开始源于古人对自然天象不了解,通常将其视为上天传达的旨意,端午节就是由上古时代拜祭龙祖、祈福避邪的风俗演变而来。

它涵盖了古老的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古人深邃丰富的文化内涵。

也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相传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真相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内心愤怒,却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国家,在五月五日写下《怀沙》后抱石投汩罗江自尽。

用自己的生命向祖国表达最终的爱意,以及对秦军的愤怒和楚国国君的不满。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源于天象崇拜(对屈原的纪念)

屈原投江后,百姓闻讯自发进行营救,百姓们竞相划舟于汨罗江上,却再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后来形成了划龙舟竞赛。

又为了怕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拿米团黏住它们的嘴,形成了后来吃粽子的风俗。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源于天象崇拜(对屈原的纪念)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五节、中天节、端五节等。

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风俗,端午节的习俗有许多,比较常见的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与菖蒲、画额等等,还有打午时水、浸龙舟水、栓五色丝线辟邪、放纸鸢、睇龙船、洗草药水、熏苍术祛病防疫、佩香囊等不太常见的风俗。

端午节在古代进展演变中与许多民俗杂糅在一起,全国各地风俗大致相同但又存在许多详情和内容上的不同。

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就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经成了中国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惯之一。

比如争议较大的南北方的甜粽咸粽之争,就是南北方饮食差异的不同的争议。


标签: 端午节  来历  习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