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生命能在恒星死亡后幸存吗?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揭示答案

cht 2022-10-02 10次阅读

当恒星像我们的孙蝶时,剩下的只是一个暴露的核心——一个白矮星。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围绕白矮星运行的行星为确定生命是否能在恒星死亡后存活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机会。

在今天(2020年9月16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的一项研究中,他们展示了美国宇航局即将推出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如何在围绕白矮星运行的类地行星上找到生命的特征。

行星轨道小恒星

当一颗围绕一颗小恒星运行的行星从它的宿主恒星前面经过或“凌日”时,它会产生强烈的大气信号。

白矮星将这一点推向了极端:它们比我们的太阳小100倍,几乎和地球一样小,这给了天文学家一个难得的机会来描述岩石行星。

“如果白矮星周围存在岩石行星,我们可以在未来几年内发现它们上面的生命迹象,”相应的作者丽莎·卡尔特内格说,她是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天文学副教授,也是卡尔·萨根研究所的主任。

该研究所的研究助理、合著者瑞安·麦克唐纳(Ryan MacDonald)表示,计划于2021年10月发射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望远镜)在寻找岩石系外行星上的生命迹象方面处于独特的地位。

9月16日,由合著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安德鲁·范德堡(Andrew Vanderburg)领导的另一篇论文宣布,发现了第一颗围绕白矮星(WD 1856+534b)运行的凌日巨行星,证明了白矮星周围行星的存在。

Kaltenegger也是这篇论文的合著者。

类地岩石系外行星大气

这颗行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因此无法维持生命。

但它的存在表明,可以维持生命的较小的岩石行星也可能存在于白矮星的可居住区。

“我们现在知道巨大的行星可以存在于白矮星周围,证据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显示岩石物质污染了白矮星发出的光。

“白矮星系统中肯定有小岩石,”麦克唐纳说。

“想象一颗像地球一样的岩石行星围绕一颗白矮星运行是一个合乎逻辑的飞跃.“

研究人员将哈勃太空望远镜用于检测巨型系外行星大气中气体的最新分析技术与康奈尔大学之前研究的白矮星大气模型相结合。

美国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调查卫星现在正在白矮星周围寻找这样的岩石行星。

如果其中一个世界被发现,Kaltenegger和她的团队已经开发了识别地球大气层中生命迹象的模型和工具。

韦伯望远镜很快就会开始这项研究。

Kaltenegger说,在围绕白矮星运行的行星上发现生命迹象的意义深远。

大多数恒星,包括我们的太阳,总有一天会变成白矮星。

“如果恒星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呢?”她说。

“即使太阳死了,生命还会继续吗?围绕白矮星运行的行星上的生命迹象不仅显示了生命难以置信的顽强,还可能预示着我们的未来。


标签: 白矮星  生命  行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