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卷一百一释证商居士原文是什么内容?如何理解?

cht 2022-09-29 4次阅读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

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平广记·卷一百一·释证·商居士

image.png

【原文】

有商居士者,三河县人。

年七岁,能通佛氏书,里人异之。

后庐于三河县西田中,有佛书数百编,手卷目阅,未尝废一日。

从而师者百辈,往往独游城邑,偕其行者。

闻居士每运支体,垅然若戛玉之音,听者奇之。

或曰:“居士之骨。

真锁骨也,夫锁骨连络如蔓。

故动摇之体,则有清越之声,固其然矣。

昔闻佛氏书言,佛身有舍利骨,菩萨之身有锁骨,今商居士者,岂非菩萨乎!然荤俗之人,固不可辨也。

”居士后年九十余,一日,汤沐具冠带,悉召门弟子会食,因告之曰:“吾年九十矣,今旦暮且死,汝当以火烬吾尸,慎无逆吾旨。

”门弟子泣曰:“谨听命。

”是夕坐而卒。

后三日,门弟子焚居士于野,及视其骨,果锁骨也,支体连贯,若纫缀之状,风一拂则纤韵徐引。

于是里人竞施金钱,建一塔,以居士锁骨瘗于塔中。

(出《宣室志》)

image.png

【译文】

有个商居士(在家修行的人),是三河县人。

七岁就能通晓佛经,城里人认为他不一般。

后来住在三河县西田中,有佛经数百部,整天手不离卷地看,不曾荒废一天。

拜他为师的有百余人。

他常常独自在城里游逛,有时同他一起走的人,听到居士每运动肢体时,像敲打玉器的声音,听到的人认为很奇怪。

有人说居士的骨头真是锁链合一起的,那锁骨连结着好像藤蔓,所以动摇身体时,就有清脆的声音传出,就是这个缘故。

从前听佛经上说:“佛身有舍利骨,菩萨之身有锁骨。

”今商居士难道不是菩萨吗?然而一般的世俗之人,确实不能辨别啊。

居士以后活了九十多岁。

一天,居士用热水洗澡、穿好了衣服戴好了帽子,把门下弟子全召来集会吃饭,于是告诉他们说:“我九十多岁了,早晚将死,你们应当把我的尸体火化,千万不要违背我的意思。

”门下弟子哭着说:“一定照办。

”这天晚上居士坐着死了。

三天后,门下弟子在荒野烧了居士的尸体,等看那骨头,果然是锁骨。

肢体连贯,像用针缝纫连结的形状。

风一吹拂就慢慢发出细小而和谐的声音。

于是城里人都争着拿钱,建筑了一个塔,把居士的锁骨埋葬在塔里。


标签: 太平广记  北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