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羊踯躅具体内容是什么?

cht 2022-09-17 4次阅读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

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

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

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羊踯(zhí)躅(zhú)

image.png

【释名】

也称黄踯躅、黄杜鹃、羊不食草、闹羊花、惊羊花、老虎花、玉枝。

【集解】

[颂说]许多地方均有生长。

[时珍说]唐李绅文集里说,骆谷有很多“山枇杷”,毒性能杀死人。

其花鲜艳,与杜鹃花相似,砍柴的人认识它。

他说的东西像羊踯躅,但不知道是不是它,也可能是它的同类。

花〔气味〕辛,温,大毒。

image.png

【主治】

贼风在皮肤中淫痛,温疟热疾诸痹,邪气蛊毒。

【附方】

1. 风痰注痛。

用羊踯躅花、天南星,生捣做饼,蒸四五遍,以稀布袋收存。

用时取焙为末,加蒸饼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丸,温酒送下。

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饭后服。

2. 风湿痹痛,肢节疼痛,言语蹇涩。

凌晨踯躅花,酒拌后蒸过,晒干,研末。

每服五分,以牛乳一合、酒二合调服。


标签: 本草纲目  明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