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沙滩上发现4公尺长“深海巨兽”大王乌贼尸体是怎么回事?

cht 2022-09-16 11次阅读

之前新西兰一名导游日前带团时,意外在沙滩上发现「大王乌贼」(Giant squid)尸体,不包含触手光是身体就长达4公尺,且除触手末端有遭啃食外,尸体十分完整,不过却找不到它为何被冲上岸的线索。

对此,海洋生物学家表示,大王乌贼出现在沙滩有2个原因,若是尸体完整,可能是因曾被捕渔网捕捞过,导致它们离开深海环境而死亡;若是尸体只剩残块,则可能是被抹香鲸咬食过。

综合外媒报导,导游唐纳森(Anton Donaldson)本月11日带游客至新西兰南岛西北端的金湾(Golden Bay)时,同事突发来简讯息表示「海滩上有惊喜」。

他便带着旅行团到沙滩查看,远远便发现,沙滩上有一大坨白色不明肿块。

新西兰沙滩上发现4公尺长“深海巨兽”大王乌贼尸体

唐纳森远远看见这「白色巨大肿块」便知道是什么了,于是兴奋地告诉游客,「大家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能一睹巨型海洋生物遗体」。

随后他们便走近查看,原来是一只深海中的「大王乌贼」,不知道为什么被冲上岸,虽然已经死亡,但尸体只有触手末端有遭啃食,整体十分完整。

大家看见这巨大的「深海巨兽」都十分兴奋,唐纳森与游客们甚至开始量大王乌贼的长度,竟发现它不含触手,单量身体就有4公尺长,眼睛则大如餐盘。

唐纳森表示,「它的触手末端明显遭到咀嚼,看起来像是被小鲨鱼或海洋生物吃掉。

我想,它可能已经漂一段时间了。

」对于此次遇上的巨型乌贼,唐纳森表示已经联络相关单位,因为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巨型乌贼,来作为研究的例子。

新西兰沙滩上发现4公尺长“深海巨兽”大王乌贼尸体

报导也指出,这并非金湾沙滩第一次出现大王乌贼,30多年来这里总共发现了大约有6、7只大王乌贼。

海洋生物学家伯尔斯塔德(Kat Bolstad)透露,大王乌贼是生活在500公尺深的海域,它们会被冲上岸主要有2个原因,如果是尸体完整的大王乌贼,可能是被捕渔网捕捞后又放回海洋,不过因曾离开过深海,最终还是会死亡;如果尸体是残块状,则可能是遭天敌抹香鲸咬食剩的残渣。

大王乌贼简介

大王乌贼(学名:Architeuthis dux),准确来讲应该叫做大王鱿,并不是乌贼,是大王鱿科、大王鱿属头足类软体动物。

为蛸亚纲第二大成员,仅次于中爪鱿(大王酸浆鱿),总长13米,最大体重达275千克。

体圆锥形,后部陡然瘦狭,肉鳍短小,位于外套后部,略呈桃形;口膜连接肌丝与第4腕背缘相连;漏斗锁长椭圆形,且直槽。

腕吸盘两侧,边膜较发达,雄性4对腕茎化;触腕十分细长,触腕穗吸盘大小不等,掌部吸盘4列;腕骨部吸盘6-7列,其间分布球突。

栖息水层广泛,不属于典型的深海种类,主要生活水层为200-400米,在200米以内的大陆架水域有一定范围的垂直移动。

大王乌贼以其他头足类(如帆乌贼和柔鱼)以及小型鱼类为食。

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其分布区域与大陆架和岛屿相关。

自古以来,世界各国的渔夫和水手们中间就流传着可怕的海中巨怪的故事。

在传说中,这些海怪往往体形巨大,形状怪异,甚至长着七个或九个头。

其中最早的记载的当属1752年卑尔根主教庞毕丹在《挪威博物学》中描述的“挪威海怪”,据说,“它背部,或者该说它身体的上部,周围看来大约有一哩半,好像小岛似的。

后来有几个发亮的尖端或角出现,伸出水面,越伸越高,有些像中型船只的桅杆那么高大,这些东西大概是怪物的臂,据说可以把最大的战舰拉下海底 。

十九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动物学的发展,过于荒诞的海怪传说逐渐消失。

但还有一些报道,值得注意。

1861年11月20日,法国军舰“阿力顿号”从西班牙的加地斯开往腾纳立夫岛途中,遇到一只有5-6米长,长着两米长触手的海上怪物。

直到1877年,人类才首次在北大西洋纽芬兰的海滩上找到了一具大王乌贼的尸体,并据此制作了唯一基本完整的大王乌贼标本。

比利时的动物学家海夫尔曼斯搜集并分析了从1639年至1966年三百多年间共五百八十七宗发现海怪的报告,排除可能看错的、故意骗人的和写得不清楚的,认为可信的有三百五十八宗。

他把这些报道中所有的细节输入电脑分析,得出九种不同的海上怪物。

虽然这些报道中仍不免有夸张成分,但其中至少有一种从前人类认为“不可能存在”的海中巨怪到证实:那就是大王乌贼

大王乌贼是大洋性头足类中游泳能力较弱的种类之一,其漏斗锁简单平直,喷水能力弱,鳍小,划水能力不大。

大王乌贼的头部、胴部和腕部肌肉中的氨离子浓度较高,氨离子比重略小于海水,因此能够获得较大的浮力。

大王乌贼体表,特别是背部的色素细胞很发达,甚至内脏表面也有暗红色的色素沉淀。

体表色素细胞的膨胀和收缩,使体色迅速改变,成为大王乌贼的一种保护适应性。

大王乌贼以其他头足类(如:帆乌贼和柔鱼)以及小型鱼类为食。

在大王乌贼栖息的深度,唯一的光线来自生物体自身的发光,那常常是生物为了获得光线,而在发光器官中精心培育的细菌所发出来的亮光。

与生活在同一水深的鲸鱼不同,大王乌贼有着巨大的眼晴,所以,它们很可能在捕猎时会用到一部分视觉功能


标签: 新西兰  大王乌贼  地球  海洋  生物  鲨鱼  科学  自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