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酒为何要温酒?加热一下风味更佳

cht 2022-02-24 14次阅读

古人喝酒为何要温酒?温酒就是先把酒加热一下,然后再喝,但是现在人基本上都是直接喝,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重要真相有以下两点,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酒的种类不同。

在元朝以前,白酒还没有盛行的时候,重要都是黄酒和米酒的天下。

很多人都听过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里面有一句诗词叫做“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里的浊酒应该指的是黄酒,因为黄酒颜色深黄,不像白酒那么透彻清亮。

图片.png


而在《施耐庵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章节,武松要喝酒时,多次出现了店小二“筛酒”这个词。

说明当时喝的很可能就是米酒,因为米酒里有很多糯米,所以需要“筛”一下才干喝。

不论米酒还是黄酒,酒精的度数都比较低,大约在10-20度左右。

冷喝的话,口感比较差,尤其是冬天,喝一肚子凉水,很难受。

但是加热一下就完全不同,酒精散发出来,喝着劲大,味道也好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味,显得更有气氛。

其次,酿酒技术不同。

历史的酿酒技术不成熟。

酿出的酒里,含有很多杂醇类,比如说甲醇和乙醛,这两种物质喝了伤身体。

但是通过加热可以解决,因为甲醇沸点是64度,乙醛沸点是21度,稍稍加热就可以让这类物质挥发了。

古人虽然不知道它们的成分,但是通过长久的经验总结,知道把酒温热后,口感会变得更好,而且不伤身体。

但是又不能煮得太热,否则酒精也会挥发掉,喝着就没味了。

所以古人用了“温酒”这个词,意思是温一下就可以喝,真是不得不佩服一下古人的智慧!

图片.png


现在则完全不一样了,随着蒸馏酒的兴起,加上酿酒技术的不断完善。

白酒的度数得到大幅的提高,而且杂醇类物质,也通过各种技术排除掉。

所以现在的白酒根本不需要加热,完全可以直接喝了。

不过还有一些上年纪的老人,在喝黄酒时,还保留着温热的习惯。

为何古人喝酒前,都要先“温酒”,而现在都是直接喝,上面就是详细的介绍,看完涨知识了!你喜欢喝酒吗,有没有试过温一下在喝?


标签: 喝酒  温酒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