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增加“网络主播”等一批新职业 就业增量再扩大

98迷科 2024-05-27 224次阅读

毕业季临近,就业工作迎来冲刺期。值得注意的是,一批新职业也正预备进入就业市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日前发布公示,拟增加网络主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等19个新职业和移动操作系统应用设计员等29个新工种。有关分析指出,拟增加的新职业反映出当前就业市场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等领域的需求较旺盛,有利于扩大求职者的就业选择面、增强相关从业者职业归属感、促进就业岗位开发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保障等。

拟新增19个职业、29个工种

5月24日,人社部官网发布的公示显示,拟增加19个新职业:生物工程技术人员、口腔卫生技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师、云网智能运维员、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工业互联网运维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员、用户增长运营师、布展搭建师、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电能质量管理员、版权经纪人、网络主播、滑雪巡救员、氢基直接还原炼铁工、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同时,增加移动操作系统应用设计员等29个新工种。

据悉,新职业是指在经济社会中已经存在,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具有独立从业技能,但是暂未收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职业。从2019年到2022年,人社部已陆续发布了五批共74个新职业。2023年10月,人社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职业信息,共收到新职业建议书430余份,是2021年申报量的2倍多,主要涉及商务服务、生产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其中,紧贴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以及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等领域的建议较多,约占新职业建议总数的四分之一。

经有关机构和单位申报建议、专家评审论证、书面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意见等程序,初步确定上述拟发布的新职业及拟调整的职业信息,将向社会公示至2024年6月7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此次公示的新职业里,网络主播引发较多关注。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在兼职或全职做主播了,但社会层面,还是对此存有“不务正业”的看法。这次公示,也算是为该职业“正名”,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除职业偏见,扩大就业选择面,同时也能引导新职业规范发展,加强对相关从业者的权益保护。

此外,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这一职业也值得关注,体现了就业市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生成式AI系统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职业释放就业新机遇

产业观察家洪仕宾对北京商报记者指出,此次公示的新职业反映了当前就业市场对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需求,尤其是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等领域的需求较为旺盛。与市场需求紧密连接的新职业,也正在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机遇,扩大就业的增量。

实际上,今年春招开始,整体就业就已经出现了“新热旧冷”的特点,即新兴行业热度高涨,传统行业相对冷清。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第三期)》显示,人工智能工程师冲上春节后第三周招聘月薪榜单第一名,平均招聘薪酬达24127元/月。朱克力表示,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直观体现。中国经济正在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新质生产力正在崛起。

洪仕宾认为,公布的新职业和新工种,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季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新职业的增加有助于更多求职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稳就业’的目标;另一方面,新职业的公布也有助于增强从业者的职业归属感,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促进就业岗位的开发和就业市场的稳定”。

据悉,为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部网站近日发布消息称,将于5月27日—31日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其中包括,紧扣需求,集中开拓就业岗位。各地各高校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加速落实“访企拓岗”工作任务,足质足量开拓就业岗位。二级院系建立毕业生岗位需求和拓岗任务清单,以学科专业点为单位精准有效访企,为毕业生开拓专业相关性强、人岗匹配度高的就业岗位,逐生逐岗跟踪对接,提升岗位利用率。

激活就业新动能需直面“后顾之忧”

机遇与挑战并行。在选择新职业时,仍有不少求职者担心其是否规范?相关政策及制度保障上是否完善?能不能获得专业的技能培训、实现职业成长?对此,熊丙奇认为,此次公示,一方面,官方定义了这些职业和工种,并明确其主要工作任务,即规范了相关职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对相关从业者的权益保障,直面新职业的“后顾之忧”。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新职业要真正激活就业新动能,离不开完善政策与制度、加强技能培训和转变就业观念三个方面。包括,建立健全与新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从业者的合法权益;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招聘新职业人才,推动新职业的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媒体宣传、职业指导等方式,让求职者了解新职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引导他们积极拥抱新职业等。

就现行法律法规对新职业及其从业者的保障来看,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此次拟新增的19个新职业和29个新工种中大部分具备灵活用工的特点,如基于签署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方式进行工作,通过我国已经实施成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职业保障上基本均能获得保障。

同时,李莉也指出,有些职业及工种如网络主播、民宿管家下的休闲露营地管家等,实务操作中存在流动性和灵活性较强,签署的用工合同往往不规范,关于是否构成劳动关系存在争议,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人员工伤、社会保险、休息权等方面得不到保障。在制度保障上,关于新职业和新工种的用工形式、社会保险、休息权等方面,可以建立相应的制度进一步加强保障。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程靓


标签: 增量  主播  新职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