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解读之历史上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

cht 2022-07-29 4次阅读

还不知道:关羽荆州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中,关羽真的是因为大意才失荆州吗?

事实上,关羽大意失荆州乃是一个伪命题!荆州的丢失,并不完全怪关羽,此三人的责任比关羽大得多!

image.png

大意失荆州

一说起荆州的丢失,大家总会把责任归于关羽,认为是关羽的高傲,导致了荆州的丢失,至于关羽的高傲,则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关羽拒绝和亲,侮辱孙权。

关羽驻守荆州期间,孙权曾向关羽提前,想要自己的儿子迎娶关羽的女儿,但是关羽没有答应,甚至还吼出了“虎女焉能嫁犬子”的话语,彻底得罪了孙权。

在大家看来,正是因为关羽如此高傲,丝毫不给孙权面子,所以孙权才悍然出兵,偷袭了荆州,所以说,是关羽的高傲性格,得罪了孙权,才导致了荆州的丢失!

二、关羽欺负糜芳傅士仁,导致二人投敌。

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在徐州时期就已经跟随了刘备,算是刘备集团的元老人物;傅士仁是刘备的老部下,是从北方就开始跟随的,也是刘备集团的老人了。

这两人深受刘备的信任,被刘备留在荆州防守,按道理来说他俩是不可能背叛刘备的,因为在其他地方,他俩根本不可能得到更好的前途!然而关羽却威胁诛杀二人,导致这两人和关羽势同水火,当孙权偷袭荆州时,这两人选择了投降,直接导致了荆州局势的崩溃!

在大众看来,正是因为关羽为人太过高傲了,老是欺负糜芳和傅士仁,而且在作战过程中,关羽还威胁糜芳傅士仁,表示回来要严惩二人,所以两人才选择了投降。

也就是说,是关羽的高傲性格,导致了荆州的丢失!

image.png

三、关羽欺负刘封,导致刘封不救他。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曾经向关羽询问,到底该立刘禅为太子还是立刘封为太子,关羽心直口快,直接说刘封是螟蛉之子,建议刘备不要立刘封,应该把刘封打发得远远的,于是刘封被打发到了上庸这等艰苦之地。

而当关羽在荆州遇险,向刘封求救时,刘封想起了关羽曾经的高傲,直接拒绝了他,最后关羽兵败麦城,遭到吴军俘虏。

上述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在三国志中,并没有记录关羽建议不立刘封为太子的说法,不过关羽和刘封之间的关系,显然也不是那么好的。

因为当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他曾数次要求刘封前去增援,但刘封并没有答应!

《三国志》: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

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总的来说,在大众看来,正是因为关羽为人太过高傲,不仅欺负同僚(糜芳、傅士仁、刘封),还欺负盟友(孙权),最后导致众叛亲离,荆州丢失。

而关羽对自己的行为给众人带来的伤害,是完全不知晓的,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所以在关羽看来,他的安排毫无问题,荆州就稀里糊涂的丢失了,所以便有了 “大意失荆州”的说法!

那么问题来了,大众认为正确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吗?真的是因为关羽高傲,导致了荆州的丢失吗?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事实上,在本文看来,关羽的高傲和荆州的丢失,并没有明显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来揭秘一下大众对于大意失荆州的错误看法!

image.png

一、孙权偷袭荆州的真正真相!很多人认为,孙权之所以会偷袭荆州,就是因为关羽拒绝了孙权的联姻请求,释放了敌意。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孙权求情的做法,就会发现关羽在此事上并没有什么错误!

首先,孙权是主公级别的人物,他和刘备是一个级别,而关羽是刘备手下的大将,孙权要联姻,也应该去找刘备,这才符合规矩。

但孙权却绕过刘备,直接去找关羽,这安的是什么心?这不是在挑拨离间吗?若关羽打赢了孙权的联姻请求,刘备会如何想?自己手下的大将去和别国君主联姻,他是不是有不忠的想法?所以说,孙权的联姻请求,本身就是一个大陷阱,真的按照大众的想法来操作,关羽和刘备之间,必生嫌隙!

其次,孙权在刘备阵营早就臭名昭著了!当年孙权和刘备联姻,将自己的小妹嫁给了刘备,结果他趁着刘备攻打益州之际,直接将自己的妹妹给接回去了,还想带走刘禅,此等心机是多么的坏?关羽如何敢信任孙权,和孙权联姻?

最终,孙权对荆州一直虎视眈眈!在刘备打下益州之后,孙权曾派鲁肃、吕蒙等人进攻荆州,从刘备手中抢下了三个郡,只是因为当时刘备亲率五万大军前去对峙,双方最后才握手言和,可见孙权对荆州的觊觎之心,从未消弭!

也就是说,无论关羽对孙权的态度怎么,孙权都会偷袭荆州,就算关羽把女儿嫁给了孙权之子,孙权仍然会偷袭荆州!这完全是因为荆州的地理位置太特殊,关羽驻守的南郡,就处于长江上游,从这里可以顺流直下,杀入江东腹地,是东吴的心腹大患,所以孙权无论怎么都想拿下荆州!说白了,吴军陆战能力太差,没了长江防线,孙权将身死族灭,所以他必须偷袭荆州,后来的西晋灭吴,就证明了这个观点,当南郡落入西晋手中后,晋军沿江水顺流直下,直接第一次世界大战灭吴!

image.png

二、糜芳和傅士仁投敌的真实真相!三国演义中说,糜芳傅士仁之所以投敌,是担心关羽回来杀他们,但从糜芳傅士仁的身份地位来看,关羽根本没有诛杀他二人的权力,他二人投敌,是并非因为关羽高傲!

傅士仁投敌,乃是形势所迫,而且有诈降的味道。

当时吕蒙突破了荆州的沿江烽火台,突然出现在公安城,想要劝降傅士仁,但傅士仁拒不相见,摆明了想要死战。

但虞翻的一翻书信,却直接让傅士仁放弃了抵抗,选择了投降。

《吴书》:仁不肯相见。

乃为书曰:“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於将来,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

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

说白了,当时傅士仁面对江东大军,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毕竟张辽这种猛人,只有一个。

傅士仁守不住公安城,但仍然拒不投降,于是虞翻告诉傅士仁,说荆州内部有东吴的内应,正是因为这个真相,所以吴军才干轻松突破长江防线,直达公安城下,若傅士仁不降,这些内应很可能对傅士仁不利。

最后傅士仁被忽悠住了,打开了城门,但虞翻也知道傅士仁并非真心投降,所以他转头就告诉吕蒙:“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要吕蒙小心提防傅士仁!

傅士仁乃是被忽悠投敌,有诈降之嫌,而糜芳则是完全主动投敌的,据《三国志吕蒙传》记载,糜芳早就和孙权有勾结:“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

及蒙攻之,乃以牛酒出降。

”所以说,糜芳这家伙,是真正的叛变者,他并不是因为关羽高傲而投敌的!他早就心怀不轨之心了!

三、刘封不救援关羽的真相。

刘封之所以不救援关羽,本来就是很简单的职场甩锅行为!刘封所在的上庸,并非关羽管辖,所以面对关羽的调兵,刘封确实可以不去,毕竟打赢了是关羽的功劳,打输了刘封得跟着背锅。

再加上上庸才投降不久,局势不稳,刘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选择,显然是一种正常的自保行为,无可指责!

总的来说,孙权的偷袭,糜芳傅士仁的背叛,刘封的拒不增援,本来都和关羽的高傲脾气没啥关系!关羽虽然高傲,但丢失荆州的锅,不能全甩给关羽!

image.png

荆州丢失的真正真相

在了解了关羽并非大意失荆州后,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荆州丢失的真正真相!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了荆南四郡,之后又从孙权手中借到了南郡,于是刘备实力大涨,开始去图谋益州了。

打下益州之后,孙权想要回南郡,但刘备是个老江湖,不愿意还给孙权,于是孙权对刘备动兵,抢下了三个郡,双方握手言和。

从刘备这里得到了不少好处后,孙权又转头进攻合肥,想要从一代奸雄曹操那边讨点好处,结果被张辽暴打一顿,留下了“八百破十万”的传奇,98迷科,孙权也荣获了“孙十万”的美称。

关羽和张辽是老朋友了,他知道张辽的水平,见孙权统兵十万都拿不下合肥城,关羽可高兴坏了,于是他在接下来的两年中,都在不断的休整城池,将江陵城打造得如同铜墙铁臂一般,而关羽的目的显然就是防备孙权!在关羽看来,周瑜那么厉害,打个江陵仍然花了一年,孙权统帅东吴精锐打合肥,也无功而返,只要他把江陵修坚固点,就一定能够挡住孙权。

于是在修好城池后,关羽开开心心的对曹魏动兵了!

襄樊战场,曹仁被打懵了,于禁被打崩了,于是一代奸雄曹操派人去联合孙权,想要孙权去偷袭荆州,逼迫关羽回兵。

然而关羽在得到孙权偷袭荆州的消息后,并没有选择回兵救援,因为在关羽看来,江陵城非常坚固,孙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打下江陵城,而关羽回去只需要几天,所以关羽一点也不慌!然而关羽忽视了人心,糜芳不是张辽,他没有守城的魄力,竟然直接选择了投降,最后当关羽收到消息后,江陵城已经被破,关羽彻底失去了回转的机会……

image.png

结语

总的来说,荆州丢失并不完全怪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毕竟关羽在出兵樊城之前,已经设置了沿江烽火台、公安城、江陵城三道防线!尤其是江陵城,它乃是关羽亲自都督修缮,坚固无比,按照吴军的攻城能力来看,他们不可能短时间内突破这三道防线,而只要关羽得到消息,立马回军,就可以稳住局面,所以关羽的计划并没有多大的问题。

但谁会想到,孙权会表面示好关羽,暗地里进行偷袭,而糜芳、傅士仁这两个老伙计,跟随刘备近20年的忠诚部下,竟然也会临阵投敌,这谁能想到?谁会想到这种人会叛变呢?


标签: 关羽  荆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