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妈祖行宫 天后宫占地100公顷

cht 2022-07-17 7次阅读

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妈祖行宫是什么样子?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

是历代航海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

下面就跟98迷科一起具体看看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妈祖行宫等相关内容。

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妈祖行宫 天后宫占地100公顷

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妈祖行宫

历史沿革

明代,南沙鹿颈村曾建有天妃庙一座,为南沙天后宫的前身。

清乾隆年间,经重修定名为“元君古庙”,后被日夷炸毁。

一九九四年,国家政协副主席,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倡议并捐资重建南沙天后宫,于一九九六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庆典,重建的南沙天后宫坐落于南沙大角山东南麓,面对烟波浩淼的伶仃洋。

建筑布局

1.5公顷的广场上,矗立着美丽善良的巨型天后圣像。

建筑的特点则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

这里草木葱茏,繁花吐艳,还有杨柳依依的池塘,高耸的南岭塔,雅致的小山亭。

暧日晴烟,凉风习习。

树上的鸟儿自由歌唱,花间的彩蝶翩翩起舞。

一派祥和景象,令游客留连忘返。

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妈祖行宫 天后宫占地100公顷

景区内更有大角山炮台多座,与东莞的沙角炮台相守望。

当年鸦片战争,硝洇滚滚,写下了中国人民抗击英帝国主义可歌可泣悲壮的一页。

现今炮台内弹痕残壁,依稀可寻。

国家已将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

逐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值得青少年参观学习和缅怀的好地方。

建筑介绍

南沙天后宫是参照福建莆田湄洲妈祖庙建成的(该庙是妈祖庙的祖庙),占地100公顷。

其整体建筑是清代宫殿式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极具宫廷的气派。

天后圣像高达14.5米,屹立在占地1.5公顷的天后宫广场上。

整座天后宫四周绿树婆娑,殿中香烟袅袅,置身其间令人顿生超凡脱俗的感觉。

矗立在天后宫广场巨大的天后石雕圣像,用365块花岗岩石砌成,象征着天后娘娘在一年365天中都保佑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广场中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中轴线,南沙天后宫的建筑物都是依据这条中轴线而建造的。

牌坊原全国宗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生前为牌坊题词。

穿过牌坊便到达山门。

山门是天后宫的正门,室内供奉是“千里眼”和“顺风耳”这两尊像神。

山门两侧有钟楼和鼓楼。

钟鼓楼内的钟和鼓都按时敲击。

每逢节庆期间,这里更是钟鼓齐鸣,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献殿则位于山门的正上方。

殿内供奉着“蹈海天后”,四海龙王则持圭在两旁站立着,寓意天后女神统领四海龙王的安澜利运。

正殿是南沙天后宫的中心,木雕神龛中分别供奉着以香檀木雕刻贴金的天后像,以及从天后故里湄洲妈祖庙点睛分灵出来的出巡软身天后像。

整个殿堂仁爱与威严同在,正气与圣洁共存。

寝殿位于正殿之后,是天后起居休息之所,内供奉素装的天后坐像,两侧布置模仿天后日常生活的器具和摆设。

从这闺房中,可看见天后是一位十分艰苦朴素的民间女子。

南岭塔塔高45米、共8层。

据传,修塔的原因大致有四:一是此塔可平衡右侧较高的大角山的主峰;二是应了所谓“左青龙”的说法;三是天后既为海神,就必应有指路导航的建筑物在此;四是该塔作为人们登高眺望的建筑,它同时亦是一座标识物。

与此同时,这塔的层数是8层,之所以是双数,与其它塔单数的不同,是因为民间传说中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男神仙的代码是单数,女神仙的代码是双数。

天后是女神,因此天后宫内,无论是阶梯、瓦楞还是对联的单联(上联或者下联)字数,都是呈双数的。

放生池是游客放生的地方,所谓种善因得善果。

放生是一大善事,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这里放生。

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妈祖行宫 天后宫占地100公顷

天后简介

天后,林默,(公元960年——987年)民间称之妈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

她是宋代福建湄洲屿的一个奇女子,暂短的生命留下了许多行善济世,救助海难的动人传说。

历来备受治国者的褒封。

人们逐渐把她奉之为神,顶礼膜拜。

据资料显示,现今世界上约有一亿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天后宫,足见其影响的深远。

明代,南沙鹿颈村曾建有天妃庙一座,为南沙天后宫的前身。

清乾隆年间,经重修定名为“元君古庙”,后被日夷炸毁。

一九九四年,国家政协副主席,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倡议并捐资重建南沙天后宫,于一九九六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庆典。


标签: 中国  现存  最早  大的  妈祖  行宫  后宫  占地  100公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