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须培养孩子三大习惯,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

98迷科 2024-04-06 3次阅读

1、小学阶段须培养孩子三大习惯

小学是基础教育时期,在打好孩子基本功的同时,培养他们3个核心习惯是关键。这三大核心习惯是:阅读习惯、问题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其中阅读习惯甚为重要。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科普书籍等。以一名低年级学生为例,如果他能坚持阅读30分钟,而不去 吃东西或喝水,就鼓励孩子每天这样阅读下去,以后肯定受益匪浅。

如果孩子不喜欢看书怎么办?专家认为,这需要家长们的耐心。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家长可以先把故事中的部分情节念给孩子听,然后让孩子自己去读,并鼓励孩子把读后的感受说出来。无论孩子最后说的如何,都对他表扬和肯定。长此以往,阅读终将变成孩子的日常习惯。

此外,问题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也非常重要。孩子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孩子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对爱提问的孩子,家长应鼓励并积极帮其解答疑问。如果孩子不爱提问,家长就要多问孩子,由此,慢慢地转为孩子自己主动开口提问。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

  由于孩子在学龄前已经进行过初步的启蒙教育,所以刚入小学孩子就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上课能认真听讲,放学回家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由于孩子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自觉性,也使我们做家长的较为省心。

  小学低年级学习阶段学习科目不多,相对来说有一定的业余时间。我们正好利用这一时间为孩子进行知识充电。在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我们想方设法适当地对孩子进行一些带有娱乐性及知识性的课外游戏教育诱导活动。如我们在上海出差时,看到一种塑料气球地球仪,我们马上买回来让孩子在业余时间玩。这种地球仪可以用来当皮球玩也能把它当做一种地理教材,我们就指给孩子看这是哪个国家那是哪个大洋。由于把教和玩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很感兴趣,在短时间内,孩子就能熟练的说出地球仪上的地形及国家的名称,在玩中不知不觉学到了地理知识。

  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增长,求知欲也越来越强。对有彩色插图的图书特别感兴趣,我们就利用节假日经常带孩子到新华书店根据孩子的意愿有选择地挑选一些图书,供孩子学习阅读。有机会时,我们还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到风景名胜地区旅游。如去泰山、曲阜、孔府、孔庙等名胜领略人文景观,一方面让孩子在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自然风光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另一方面也通过旅游给孩子讲解有关自然、历史知识,特别在参观孔府、孔庙时向孩子讲述孔子的故事,以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给孩子树立榜样,同时也丰富了孩子的阅历。我们还经常不欠时机地让孩子参加各种竞赛,锻炼孩子的各种应对能力。如参加青少年宫举办的春蕾杯知识大赛时,由于发挥得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她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区、市的数学竞赛,曾经获得区一等奖、市二等奖的好成绩,并被评为郑州市三好学生。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

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永远挂心的事,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而健康是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维护的,也就是说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习惯,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呢?这里小编告诉父母们一些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父母们可以学习一下。

你是否会关注健康节目,关注健康饮食类的书籍,或者是看一些关于养生的频道,如果有,那么说明你在积极健康的生活,如果没有,那么你需要开始重视这个事情了。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是个非常真理的事情,其实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是需要维护的,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让他们自己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让孩子一起做饭

家长在做饭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其中来,从小就教会他们认识各种各样的蔬菜,肉制品,让他们能够自己选择食物,带着孩子一起去采购,告诉孩子哪种食物中含有哪种营养元素,吃了后会有什么帮助益处,培养孩子对食材的兴趣,才能让孩子主动的吃饭,使得孩子的身体更加健康。

2、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身为父母,要当孩子的榜样,每天三餐要正常食用,让孩子也跟着一起吃饭,这样才能让孩子有着健康的饮食习惯。另外,父母要按时睡觉,或者是准时哄孩子睡觉,不要一直在看电视,玩游戏,这样会让孩子也养不良作息习惯的,所以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带着孩子一起养出健康的生活习惯。

3、带着孩子做运动

父母们要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做运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运动有助于让孩子更加的健康,可以让孩子变得有活力,有精神,还可以帮助塑造好身材,帮助促进身体免疫力增强,让孩子更加健康,所以家长们可以经常带着孩子去跑步,或者是跳跳健身操,又或者是带着孩子去打球,这些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

4、搭配饭菜

父母要注意学会搭配饭菜,每天荤素搭配,让孩子吸取足够的营养,让孩子的身体能够得到补充,这样孩子会长的更快,更健康。另外搭配饭菜还能避免孩子挑食的毛病,有助于让孩子获得均衡营养,不至于营养不良,或者是免疫力下降。还有就是父母需要规范孩子的作息时间,让孩子获得足够的睡眠,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分三阶段培养孩子的情商

情感智力简称情商,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和社会技能,表示与情绪有关的智力,属于非智力因素。很多家长非常关心孩子智商的高低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对孩子命运的影响。这种片面的教育观念,引发出很多问题。如:少儿离家出走、厌学、孤僻、恐惧;一些从高等学府出来的高材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缺乏适应生活的应变能力,走上社会后连正常的工作都不能胜任。

那么,怎样从小对孩子进行情商培养呢?

一,对0-1岁的宝宝,家长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宝宝年龄越小,越需要成人的爱抚,给宝宝足够的肌肤刺激会给他们带来满足感和安全感。父母应多给予抚摸、搂抱、亲吻、轻拍,与之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依恋是情感联系的纽带,这对宝宝情商的发展十分重要。

二,对1-3岁的宝宝,应该培养他们辨别基本情绪的能力。

基本情绪是指高兴、生气、害怕、痛苦等情绪反应。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应表现出生气的样子,让孩子体会到做错事和生气这种情绪有内在的联系,当孩子表现得出色时,父母应向他们展示高兴、兴奋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孩子会从父母身上学会辨别这些情绪,体会这些情绪给自身心理带来的不同感受,父母有意识地用情绪的变化感染孩子做事的态度,会促进孩子的情感健康地发展。另外,3岁孩子的独立性和探索精神已经初步发展起来。家庭应该鼓励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勇敢地尝试和探索周围新鲜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孩子难免会遇到失败,出现沮丧的情绪,这时,家长应善于引导,跟孩子一起找出失败的原因。把这种沮丧的情绪变成继续探索的动力。让孩子人小具备从挫折和失败中重新站起来的良好心理素质,是具有高情商的重要表现之一。

三,对3-6岁的孩子,家庭应为他们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学会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孩子,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情感也越来越复杂。他们不仅需要从家庭中吸取感情的营养,还需要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获得满足和发展。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顺利交往。否则会失去很多朋友。这样,孩子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与人交往的技能得到发展,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增强。由此可见,同伴之间的交往会使孩子的情绪、情感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这种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具备,会为您的宝宝成为高情商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情商的培养比智商的培养更具有可能性和可训练性,而且越早培养效果越明显。所以,当您在为孩子设计他未来发展的蓝图时,应从提高他的情商做起。它将成为孩子人生画卷中最绚丽多彩的一部分,帮助他走向未来,走向健康、幸福的人生。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标签: 小学  阶段  培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