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湘潭之战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98迷科 2024-04-05 378次阅读

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在全盛时期其实也有几次惨败,李秀成曾在自己的供述中写下了天朝十误,其中第四误就是误不应发林绍璋去湘潭,此时林绍璋在湘潭全军败尽。

为何说湘潭之战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1853年3月,距金田起义两年零两月,太平攻入了具有龙蟠虎踞之称的清朝第二大城市南京,并将其改名为天京。1853年4月,林凤祥挥师北伐,主要战略目标之一便是牵制清军南下,为太平军西征创造条件。1853年5月,为控制长江中上游,保证天京粮食供给,东王杨秀清派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正丞相赖汉英率太平军主力四万余精锐西征。

6月初,大军攻占长江北岸战略重镇安庆,胡以晃坐镇此处,赖汉英则带着林绍璋、曾天养、石祥祯、韦俊、林启荣等骁将继续逆江而上,连克彭泽、湖口,于6月下旬抵达南昌城下。在南昌,大军连续击败罗泽南、李续宾湘军,将城池团团包围。可惜,由于安庆分兵导致太平军力量分散,再加上江忠源及时赶到南昌增援,赖汉英久攻不下之后,便率领大军撤退。因攻击南昌失败,杨秀清将赖汉英调回朝中写文书,此后便再也没有机会外出带兵作战。

为何说湘潭之战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南昌虽然无法攻克,但太平军还是继续西进,一路由韦俊、石祥祯率领,目标直指湖北武昌;一路则有曾天养率领,回师安庆后追随胡以晃北上攻击庐州。1854年1月,曾天养和胡以晃攻克庐州后随即挺进湖北,连下孝感、云梦、安陆、随州、钟祥、宜昌等地,而后进入湖南。此时,林绍璋在增援北伐失败后,从天京赶来增援西征战场,西征军声威大震。在湖南,西征军再次分兵,曾天养守卫岳州,石祥祯率偏师进攻靖港,主力则有林绍璋统帅,攻击方向是长沙西南方的湘潭。此次行动目标很明确,即是南北夹击省会长沙,而后再席卷湖南,将两湖地区悉数纳入太平天国版图。

闻知西征军进攻湖南,曾国藩率领练成不久的湘军水陆两师17000人,战船一千余艘,从衡阳移驻长沙,准备与太平军作战。1854年4月初,林绍璋率领两万多精锐冲破宁乡湘军防线,待到塔齐布赶到时,太平军已经由间道赶赴湘潭,并占据这座城池。曾国藩未曾料到林绍璋动作如此之快,于是急忙命塔齐布率湘军陆师一千三百余人赶往湘潭堵截,随后江忠淑(江忠源弟)率两千六百余楚勇也赶到此处。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太平天国  湘潭  之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