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异常乖巧 或患自闭症,界定自闭症的标准是什么

98迷科 2024-03-26 4次阅读

1、BB异常乖巧 或患自闭症

近年来,随着自闭症儿童患者的增多,很多家庭开始意识到此症的危害性,纷纷恶补相关防治知识,尽可能地帮助自闭儿。那么,家长们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上自闭症?自闭症儿有什么样的行为和表现呢?

自闭症产生原因

据相关科学研究结果显示,自病症与遗传因素、脑组织受损、怀孕期间病毒感染、新陈代谢疾病有关。这些往往是不可改变因素,也就是说孩子可能在妊娠期就已经健康受损,出生之后需要良好的后天养育环境,才能达到一定的改善。

自闭症表现

1.与人沟通困难

自闭儿最明显的表现在于他们平时沉默少语,很少主动与人沟通和交流,甚至对父母家人都是如此。语言上的沟通困难,通常会致使自闭儿与他人沟通出现障碍。专家提醒,细心观察和关爱孩子有助于识别自闭症早期症状,以便及早治疗。孩子患上语言沟通困难的年龄一般在4岁左右,孩子的性格形成也在这个年龄,如果父母能发觉孩子存在这一方面的问题,便可以及早医治,还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

2.存在智力障碍

通常情况之下,自闭症儿还伴有智力障碍。一开始可能父母觉得患儿不爱说话不爱活动,总喜欢自己一个人玩,甚至一直玩同样简单的游戏。父母以为孩子是乖的表现,却不知道这一种出乎寻常的“乖”,往往可能是孩子智力方面有问题的 一大表现。

自闭症儿行为异常

自闭症儿的言行举止与正常还差别较大,细心的父母平时多观察就能发现。孩子在与父母或是亲人用目光交流时没有亲情和笑容等表情,对任何人的表情都一样盲然或是漠然。孩子到了应该发音学说话的年龄不会发音,也不会咿呀学语。孩子不能从众人的声音当中分辨父母的声音,存在智力问题。孩子缺乏躯体平衡和协调能力,甚至两三岁才发音学说话,也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思,不能与人很好地沟通和交流。如果孩子存在这么多的表现,那孩子不是智力有问题就是自闭儿,家长应该及早带孩子就医。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界定自闭症的标准是什么

  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主要障碍是寻找病因的基本步骤。然而,不同的概念会影响我们确定病因的方法。例如,基因的概念会引导人们对主要障碍是否具有家族性遗传进行研究;神经病学的概念会引导人们对大脑异常进行研究;心理学的概念会引导人们对性格、认知和情感障碍进行研究。对主要障碍赋予怎样的概念,既会影响检测的结果,也会影响检测所选的方法。

研究人员之间之所以对自闭症的界定彼此不同,原因就在于此。就心理学的界定思路而言,一般认为的标准是特殊性、滞后性和时点性。所谓特殊性是指这些障碍在其他病症患者身上不会被发现,而且它们在同一病症患者身上具有共性。所谓滞后性是指症状表现与病情发展存在某种特殊的关系,早期存在的障碍有可能影响后来的发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障碍开始时并无明显的症状,只是到了关键性的发展阶段(例如,儿童开始具有语言能力),随着症状的显露,它才被确认为是主要障碍。所谓时点性是指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特定的障碍特征,包括智能水平、社会理解、人际交往和想像活动等。需要指出的是,自闭症儿童不会在所有领域都具有障碍。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自闭症儿童如何教育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尚欠发达,教育制度还有待提高,而针对自闭症治疗更加有所缺陷,就连自闭症儿童的筛查工作至今都难以全面性的进行,何况是对自闭症儿童教育工作的开展了。因此,要让所有自闭症儿童都可享有教育的权利,这在中国目前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也有自闭儿童能够在家人的帮助下走出隐形,融入社会大集体,但面对大多数的自闭儿童,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在台湾以及其他发达国家,自闭儿童可以进行学前融合教育,很有效的帮助儿童走出自闭,能够让自我具备基本能力,例如生活自理能力、模仿能力,还能够有一定程度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配合能力,能遵守常规,最重要可以让自闭儿童情绪稳定度较好,无严重的暴力、攻击性行为。

  在我们大陆要建立学前融合教育,还需要全方面社会支持努力,提高教育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首先,政府要在学前融合教育中发挥指导并给予资金帮助,针对自闭症健全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性的支持。然后,专业教师要兼备普通儿童和自闭症儿童都会教的能力,并针对不同程度差异的学生进行教学准备,并促进教师间合作,做好家长沟通及学期评量考核工作等,还要随时调整课程内容以符合学生需求,这些无不在方方面面都检验着教师的综合能力。最后,加强自闭症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这些都是由于自闭症科普知识宣传力度不够造成的,因为这一点,多少家庭的孩子耽误了早期康复的黄金时间,也因为这一点,多少自闭症的家长被旁人投以埋怨和不解的眼神甚至恶语相对。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什么是自闭症 有关自闭症的三大误区

什么是自闭症?有家长认为孩子不爱说话、总是自己一个待在角落里、不爱理人等行为就是自闭症,其实这些说法是很片面的,那些行为也可能只是孩子一时的情绪出现问题,因此我们对自闭症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切莫走入这3大误区。

一、什么是自闭症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二、认识自闭症的三大误区

1、自闭症患者是精神病患者

虽然很多自闭症患者智力发育迟缓,但未必都是:弱智"。

专家表示,把自闭症当成精神病患者也是不对的,自闭症儿童其实更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接纳,而不是被视为异类排斥在外。

2、认为自闭症患者是天才

有些人以为,自闭症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天才。确实,会有一些患者有着特殊的才能,如同电影《雨人》中的哥哥雷蒙,对数字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但事实上,自闭症患者中,有80%-90%存在智力问题。还有一些人误以为自闭症患者没有感情。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只是在理解和表达上存在困难。

3、无药可治所以要放弃

虽然自闭症有很多的治疗方式,但是目前为止,只有症状的减轻,鲜有治愈的案例,有人提出,无药可治所以要放弃。但是,确实是有许多孩子在专业的教育训练之后,生活规律了,也能够说一些话了,因此不可轻易放弃治疗。

三、自闭症的主要症状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6、发表评论:


标签: 自闭症  BB  异常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