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是曹魏对付诸葛亮北伐的一员猛将,魏延能斩杀他吗?

cht 2022-07-02 11次阅读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延和王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国进入诸葛亮时代,将星凋零,人才逐渐稀少。

诸葛亮的北伐,主要是依靠魏延的作战。

不过,诸葛亮让魏延担任先锋大将,可作战的时候很少看到魏延作为先锋的身姿。

魏延在诸葛亮的手下,大多担任的是诈败任务。

这对于能征善战的魏延,无异于一种嘲弄。

不过即便如此,魏延依然完成了每一次诸葛亮派给的任务,退兵斩杀王双就是其中的一次。

image.png

王双是曹魏为了对付诸葛亮北伐专门选拔的一员猛将。

在《三国演义》中描写此人,是“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

”并借曹真之口说出他“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

”魏帝曹睿见了王双十分高兴,立刻赏赐锦袍金甲,加封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与曹真一起抵御诸葛亮。

我们看王双的介绍,对这个人的真实能力有着一点疑惑。

按照对这个人的描述,也确实具备了勇将的素质。

在身高、体型上,与他的同乡华雄可比。

而在武艺上,王双也能使用重刀、开强弓、运用流星锤。

可是那句“有万夫不当之勇”却露了底。

在《三国演义》中,好像被加上这个评语的将领都没有善终。

这些将领的水平一般就在次一流将领的水平。

比如说赵云手下就杀了邢道荣、韩德这样的万夫不当之勇的将领。

而现在也得到这样的评语,不禁让我们对他的水平有所怀疑。

image.png

王双在和诸葛亮的部下交手中,也曾赢了几场,不过他胜的对手实在让人无语。

第一仗他斩了蜀将谢雄、龚起都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无名之辈。

他们战不三合就被王双所杀,也显示不出王双的能力。

在第二仗面对廖化、王平、张时,王双和张嶷交手,战了数合不分胜负,王双用诈败计使流星锤打伤了张嶷。

随后廖化、王平一起拦住王双,救下了张嶷。

张嶷负伤回营后,说王双英雄无敌。

我们看这一段对王双的描述,就更证实了王双的水平。

他在面对二流武将张时,还需要用暗器取胜,可见此人的能力不高。

廖化和王平两人就可以挡住王双,这样看来,王双的水平确实是次一流的水准。

不过,即便如此,在当时的蜀军之中,能够和王双对阵的人也不多。

最多也就是魏延、姜维两人而已。

魏延是蜀汉后期有数的大将,他是刘备生前器重的将领。

刘备率领他进取西川,在战争中,魏延屡立战功。

在魏延的眼中,对五虎上将的黄忠也并不放在眼中。

他曾经讥讽黄忠说,老者不以筋骨为能。

在夺取汉中后,魏延被刘备提拔为汉中太守,独当一面的防守蜀汉的北大门。

在魏延任内,汉中固若金汤,没有出现差错。

在诸葛亮北伐开始后,魏延便成为了诸葛亮的直属部下,担任诸葛亮大军的前锋。

可是,我们看诸葛亮对魏延的使用,就不禁充满了疑惑。

魏延作为诸葛亮的前锋,却很少看见魏延如同在刘备手下那样,冲锋陷阵的飒爽英姿。

诸葛亮交给魏延最多的任务是诈败。

在很多时候,诸葛亮还约束魏延的行动,让他有力难使。

image.png

在街亭之战时,诸葛亮将最重要的守卫街亭的任务交给了马谡。

马谡只会纸上谈兵,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结果打了大败仗,毁掉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果。

而这一次面对王双,诸葛亮又拒绝了魏延请战的要求,让他留守军中。

这让我们无从评判魏延与王双的武艺高低,唯一能够评判的是魏延不惧王双。

这是因为当时曹魏军中,可以成为魏延对手的将领有五子良将之一的张。

魏延和张郃的交手,基本上打成平手。

在魏延和张郃的交手中,双方都使了一次诈败计。

而敢于诈败的人,都是对敌人有所了解,知道自己不会有危险的人。

在这一点上看,魏延和张郃都认为对方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那么,是曹魏军中公认的名将,王双的能力再强,也不可能超过张郃。

所以说,魏延要在正面交锋中战胜王双是有把握的。

可是,诸葛亮却阻止了他,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这里面实在有一定的玄虚。

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诸葛亮在刚开始派几员将领,是试探王双的虚实。

在几员将领和王双交手后,诸葛亮已经判明了王双的实力。

不过,诸葛亮的兵力有限,加上粮草缺乏,已经有撤退的意向。

所以他不愿意和敌人硬拼,而是采取了计取的办法。

诸葛亮采取了姜维的计策,大败曹真,随后就撤军了。

我们看诸葛亮撤军时,对魏延这支军队的安排。

我们可以看到,在诸葛亮用计大败曹真的时候,魏延则率领自己的部下,堵在陈仓谷口,与王双对峙。

在诸葛亮撤退的时候,魏延如何安全撤回就成为了对魏延能力的考验。

魏延不负诸葛亮的厚望,他依照诸葛亮的指令,不但安全撤退,还斩了敌将王双。

魏延自己率领三十名骑兵,埋伏在王双的营寨旁边。

当王双去追击撤退的蜀军时,魏延率领部下冲进王双的营寨放火,引诱王双率军回救。

然后在王双回军时,魏延在半路埋伏,突然杀出,出其不意的斩了王双。

我们可以从诸葛亮的安排看出,诸葛亮在心中已经对魏延和王双两人的武艺高低有了评判。

魏延的武艺要高过了王双。

这是因为,诸葛亮只给了魏延三十名骑兵,如果魏延在斩王双的时候,不能做到一击必杀,那么魏延自己也很难脱身。

在当时,诸葛亮还要继续北伐,对于魏延这员大将他还需要继续使用,不会随便放弃。

因此,诸葛亮把任务交给魏延的时候,就对他能够斩杀王双有着充分的信心。

这是他通过先前王双和他手下的那五员将领的交手得出的结论。

从这里,我们就能够知道,魏延和王双的武艺谁高谁低了。

如果魏延和王双交手,必然能够打败王双。

不过要做到如此干净利索,是不可能的了,这也是诸葛亮妙计造成的结果。

魏延对王双的武艺也心知肚明,所以他才会欣然接受这个看似冒险的任务。

而且在斩了王双之后,魏延面对漫山遍野四散逃窜的魏军,不屑一顾地缓缓离去。

这一幕,充分显示了魏延的自信,也显示了他对敌人的蔑视。


标签: 王双  魏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