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是培养孩子的一个好途径,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两个途径

98迷科 2024-03-19 10次阅读

1、做家务是培养孩子的一个好途径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1:10。

有专家指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父母该如何教导孩子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呢?

1、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小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迎合小孩子的需求,告诉孩子,他参与到做家务中来帮爸妈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以帮爸妈节省更多的时间,爸妈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赚更多的钱,让他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的话小孩子会很乐意参与到家务活中来。

2、拒绝强迫孩子做家务。家长鼓励孩子做家务的时候最好是列一份家务清单给孩子看,让他选择一两项自己喜欢做的家务,让他拥有选择的权利,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可以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做家务。

3、为孩子做示范。一个太宽泛的任务可能让孩子无从下手或者让孩子感觉任务艰巨,从而挫伤他的积极性。父母可以把任务分解成小步骤,给孩子做一些示范,认真回答孩子的疑问,让孩子高高兴兴、独立地完成任务。

4、切勿要求完美。做家务对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来说积极地参与比完美的结果来说更重要。如果孩子地板扫的不够干净,玩具收拾不够好,不要直接批评或者责骂孩子,这样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而且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所以孩子做家务更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为父母分担,父母应该明白这一点。

5、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奖励。孩子都喜欢被表扬、被认可。在做家务的过程中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奖励,比如说学习幼儿园老师的做法,孩子完成一项任务奖励他一朵小红花,完成全部任务的时候给他一些合理的奖品。

父母给孩子创造一些条件,引导孩子进行早期的劳动教育,让孩子拥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培养孩子自力更生的意识,养成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成就。(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2、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两个途径

  1.通过学业发展独立能力

  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首要条件,是获得在社会上谋生的技能。在现代社会,尽可能多的接受教育,是获得社会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注意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并从小学开始,就重视孩子的学习,让她懂得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指导他寻找适合于自己的、高效的最佳学习方法,而不是盲目地听课、做题。让他进行多种尝试:如何听课效率才高、如何复习、如何安排时间最适合自己的用脑习惯、什么状态考试效果最好等,比如当他发现自己听课听到约一半的时间效果最好,一堂课新的内容、难点听懂以后就不必全神贯注,可以稍稍放松,根据情况进行不影响他人的其他学习。

  2.通过人际交往发展独立能力

  在同伴关系中发展独立性。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摆脱权威(这个权威包括父母、教师及其他社会权威人物)影响,从对权威的无条件认同中独立出来,形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为此,孩子必须大量的与同辈群体接触,尽可能自己解决人际问题,在处理人际问题中获得独立的人际能力。

  同伴的作用对孩子独立能力形成有重大意义,它是青少年心理成熟的必需条件。孩子在充分的同伴交往中才能真正领会社会契约、社会规则认知、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学会关注、获得友爱、增强归属感、提高自尊、促进脱离自我为中心,形成独立能力。这与学业发展同等重要。

  人际能力的形成是长时间的,从幼儿园到高中、大学,都要重视孩子独立处理人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其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人际认知和人际技能,这些技能包括:尊重、自尊、包容、理解、表达、合作、分享、反抗、妥协、调节、应变、同情,学会关怀、助人、安慰、保护,学会与强者的平衡等。孩子要获得这些基本人际技能和人际认知,必须自己独立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课题,才能真正领会。妈妈的任务是指导孩子独立处理,切忌代替孩子去处理,那样就会剥夺孩子解决问题、发展独立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3、多做些家务,培养机智BB

  这是个孩子们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代,饭尚且要喂,更别提做家务了。多数父母怕孩子苦着累着,或者让孩子忙自己的学习,家务活一律不让孩子干。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很多高考状元在家里每天都会多多少少地做些家务,那么做家务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1.自主解决问题

  别小看做家务这点事情,对孩子来说可不简单,餐具该怎么摆放、要放多少量的洗洁精、有没有把餐盘清洗干净……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做得久了孩子就会发现,即使是做家务也都是有个流程和固化的模式的,这样可以锻炼孩子应对问题时的处理能力和规划全局的能力。从做家务可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孩子长大以后,面对任何棘手的问题时,他都可以从容不迫地去面对。

  2.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并不是成功地做了某件大事才建立起来的,而是应该从日常的小事入手建立起来的。家务事每个孩子都能做,也能给每个孩子带来自信心。父母可以放手让孩子准备一顿饭,饭菜不必丰盛,哪怕是简单的蛋炒饭,只要是孩子亲自做出来的,也能让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爆棚。再加上父母的肯定和欣赏会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因为孩子得到了肯定,他的价值都到了认可,自信心自然就树立起来了。

  3.培养责任感

  做家务不止是爸爸妈妈们的事情,而是整个家庭成员都应该要做的事情,父母要让孩子在享受家庭乐趣的同时也要为家庭出一份力。

  父母要让孩子养成这种做家务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做家务是自己的一份责任,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等到孩子越来越大时,就会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被建立起来,当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庭时,就能够对家庭有一种责任感,往大了讲,他也会对将来的工作、为人处事等都有责任心。

  除了上面所讲的好处以外,做家务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知识储量。孩子在做家务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困难,孩子就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小脑袋也就转动起来了,此外,孩子也能积累很多的生活知识。多做些家务,培养机智bb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4、家长培养孩子耐心的几种途径

  常听列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知道,做事是否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属于意志品质问题。意志是否坚强,对长大后学习,工作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大等待成功的到采,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一位即将告别推销生涯的著名推销人师,将在该城中最人的体育馆里,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他做精彩的演讲。当人幕徐徐拉开,讲台的正中央搭起了高人的铁架,铁架下面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了铁架的—边。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将要做什么。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了老者的面前。这时,台上的主持人对下面的观众讲::请两位身休强壮的人到台上来。一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一个年轻入托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过后,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了,但铁球依然还在老实的呆着。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依然纹丝不动。

  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

  然而,老人并没有说话,只足笑了笑,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咚"地敲了一下,接着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地敲了一下,又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巳开始骚动,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但老人就好像没听见一佯,仍然用小锤不停地敲着。有的人开始愤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片人片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f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如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

  会场刹那间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确实以很小的幅度动了起来,但不仔细着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人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许多父母常常发现,本来挺聪明,懂事的孩子,做起事采却马马虎虎,没有耐心。玩积木不到几分钟,又要去玩电子游戏,拿出蜡笔连—座小房子还没画好,就扔下笔缠着妈妈讲故事。看着孩子做事有头无尾,父母们很是发愁,这么没耐心,将来长大了,可怎么办呢?

  孩子做事没有耐心,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注意力易受干扰。有些孩,广确实特别容易从一项活动转移到另—项活动上,他们在长大成人后往往还保留着不同程度的浮躁不羁,浅尝辄止的坏习惯。因此,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耐心,细致的好品质非常必要。

  掌握一下孩子耐心的限度。科学实验证明:在良好的环境下,三岁儿童能连续集中注意力3至5分钟,四岁儿囊能连续集中注意力10分钟,五六岁的孩子:能坚持15分钟。孩子年龄小,耐性差,属正常现象。只要他的耐心限度在正常范围,就不必过分担心。

  孩子常常对一些新鲜的事,刚开始总跃跃欲试,干劲十足,可热情一过,就会兴趣伞无。孩子即将要入小学了,做事有耐性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是很-霞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耐性呢?

  (1)要教育孩子学会:迟延满足"。现代址会里,物质丰富,牛活快捷方便,加之父母爱子心切,因此孩子有什么要求,总能迅速得到满足。久而久之,造成孩子缺乏耐心等待和自我努力的意识,从而错过许多培养耐性的机会。

  (2)给孩子设置点障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闲难的机会。冈为耐心是坚强意志磨炼出来的,越是存闲难的环境中,越能锻炼孩子的耐心。要鼓励他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做好一件事要经过努力,才能完成。孩子经过努力完成一件事时,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强化其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3)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家长切勿随意打扰,以免孩子养成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如:拼图拼到,半时不要喊他去吃东西,练琴没有结束,不要跟他说别的。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养成-种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4)要培养孩子学会等待。在当今现代化的社会里,物质丰富,生活快捷方便,加之父母爱子心切,因此无论孩子有什么要求,父母总能使之快速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孩子缺乏耐心等待和自我努力的意识,只要患到一件事情,他们总是希望立刻去做,否则便会不停地纠缠。因此,父母面对孩子的要求,不要马上给予满足或作出让步,如果父母每次都是只要孩子一有要求就做出让步,孩子得到的经验就是:爸爸妈妈总是听我的,我想怎样就可怎样",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耐心。当然,父母也不可以用生硬的态度来命令孩子,如:不行,你给我等着",这样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聪明的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等待足有原因的。

  (5)要集中孩子的精力,使他们持久地沉浸在一种活动中。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有时孩子饿了马上要吃,渴了马上要喝,想要什么玩具当时就要买,家长可有意延缓一段时间,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培养孩严的耐心。

  (6)让孩子承担一点责任。比如让孩了干点家务活,例如,洗碗、擦桌子,扫地,洗衣服,收拾房间等,如此每天坚持不断,可培养孩子的恒心和毅力。最后还可让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盆花,通过每天为花浇水,施肥,晒太阳,一点一滴地培养他们的耐心,并用这份耐心去从真对待其他任何事情,只有这样,耐心和毅力才能培养出来,做事情才有希望获得成功。当然,刚开始,孩户会漫不经心地边做边玩,这时父母可以站在一边督促孩子,让孩子用心地去做,直到他把碗洗干净,饭桌擦干净、房间收拾整洁。要让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要耐心去完成。

  耐心是一种习惯,而习惯是靠后天培养的,不是天生就有的。耐心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培养孩子的耐心将会让孜子终生受益,这比任何财富都宝贵。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6、发表评论:


标签: 培养  孩子  途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