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第七卷金石部石胆具体内容是什么?

cht 2022-06-09 7次阅读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

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98迷科,分为16部、60类。

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

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

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七卷·金石部·石胆

image.png

【释名】

又称胆矾、黑石、毕石、君石、铜勒、立制石[时珍说]胆以色味命名,俗因其似矾,呼为胆矾

【集解】

[时珍说]石胆出蒲州山穴中,鸭嘴色者为上,俗呼胆矾;出羌里者,色稍黑次之;信州又次之。

此物乃生于石,其经煎炼者,即多伪也。

但以火烧之成汁者,必伪也。

涂于铁及铜上烧之红者,真也。

又以铜器盛水,投少许入中,不青碧,数日不异者,真也,玉洞要诀云:石胆,阳石也。

出嵩岳及蒲州中条山。

禀灵石异气,形如瑟瑟,其性流通,精感入石,能化五金,变化无穷。

沈括笔谈载:铅山有苦泉,流为涧,挹水熬之,则成胆矾。

所熬之釜,久亦化为铜也。

此乃煎熬作伪,非真石胆也,不可入药。

【气味】

味酸、辛,性寒,有毒。

【主治】

主目痛,金疮,诸痫痉。

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气。

令人有子。

炼饵服,增寿。

散积,咳逆上气,及鼠瘘恶疮。

治虫牙,鼻内鬼肉。

带下赤白,面黄,女子脏急。

image.png

【附方】

1. 老小风痰。

胆矾末一钱,小儿一字,温醋汤调下,立吐出涎,便醒。

2. 女人头运天地转动,名说心眩,非血风也。

胆子矾一两,细研,用胡饼剂子一个,按平一指厚,以篦子勒成骰子,大块勿界断,于瓦上焙干。

每服一骰子,为末,灯心竹茹汤调下。

3. 口舌生疮。

用石胆半两,放在锅内煅红,露一夜,研细。

每次取少许搽疮上,吐出酸涎水。

如此数次,病愈。

4. 走马牙疳。

用红枣一个,去核,填入石胆,包在纸内,煅红。

等全冷后,研细敷牙,使涎外出。

5. 赤白癜风。

用石胆、牡蛎各半两,共研为末,调醋涂。

6. 甲疽肿痛(甲疽是趾甲与肉间的肿痛,常溃烂流脓)。

用石胆一两烧至烟尽,研末敷患处。

几次即愈。

7. 痔疮热肿。

用石胆煅后研细,蜜水调匀搽疮上。

8. 凤眼赤烂。

用胆矾三钱,烧过,研细,泡热水中每天洗眼。

9. 腋下狐臭。

胆矾半生半熟,入腻粉少许,为末。

每用半钱,以自然姜汁调涂,十分热痛乃止。

数日一用,以愈为度。

10. 赤白瘫风。

胆矾、牡蛎粉各半两,生研,醋调,摩之。


标签: 本草纲目  李时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