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坐镇荆州之地时,为什么对东吴君臣总是看不起?

cht 2022-06-08 11次阅读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哪三人足以克制关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有名的高傲,他依仗着自己出众的军事能力,待人接物可谓目空一切。

当时的君主对关羽都有拉拢之心,而一般人物对关羽又有敬畏之心,这就更加剧了关羽的傲气。

他坐镇荆州时,对东吴君臣更是看不起,动不动就嘲笑他们是江东鼠辈。

那么,东吴真的是无人堪为关羽的对手吗?

image.png

一、关羽对东吴蔑视的原因。

关羽对东吴的蔑视,是在史书上明确记载的。

当时孙权为了拉拢关羽,特意派使者去为自己的儿子提亲。

谁知道关羽看过书信后大怒,他撕毁书信,对着使者破口大骂。

关羽说他自己的虎女怎么能够嫁给孙权的犬子。

关羽如此侮辱孙权,自然引起了东吴上下的同仇敌忾。

当时孙刘联盟尚在,不管怎么说,关羽和孙权还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共同抵抗曹操。

在整个长江防线上,关羽和东吴各自负责襄樊和淮南方向。

只有双方通力合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战果。

关羽和东吴互相攻讦,只能造成亲者痛仇者快的结果。

那么,关羽为什么要如此侮辱蔑视东吴呢?

首先,关羽是草根出身,他能够出人头地靠的是自己的能力。

因此,关羽评定他人的标准只是个人的能力,而不是世俗的那些尊卑标准。

对能力比他强的人,关羽是很尊重的。

张飞对吕布百般辱骂,而关羽却从来对吕布不出恶言,在辕门射戟的时候还尊称一声吕将军。

对于诸葛亮,关羽最初对他的名士风流看不惯,但是在认清诸葛亮的盖世才华后,关羽对他尊敬有加。

两人最后的关系发展到无话不谈,连马超的情况,关羽都要写信去问诸葛亮。

在得到诸葛亮的回信后,关羽十分重视诸葛亮的评价,还把书信给宾客传阅。

image.png

同样的,关羽对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有多么尊重,就对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有多傲慢。

在刘备阵营中,连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多年的老战友,都受不了关羽的脾气。

在荆州之战中,刘备的小舅子糜芳,义子刘封、老部下傅士仁,不是不战而降,就是见死不救。

关羽对自己阵营的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是友军阵营的人了。

东吴是从江东起家的,以水军见长。

而孙权又是自保见长的君主,没有开拓进取的能力。

因此东吴与曹操的交战中,能够依托长江,遏制住曹军的攻势。

可是一旦脱离水域,在平原上与曹军交手,一般就会吃亏。

在逍遥津之战中,孙权十万大军败在张辽等人的七千人马手下,成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关羽在一旁对此看得清清楚楚。

他多次和曹军交手,知道曹军的战斗力。

对于东吴的战绩,让他嗤之以鼻。

在襄樊之战中,关羽以三万人马打败三万七八千的曹军,并生俘了其中的三万人。

拥有这样战绩的关羽,当然看不起东吴君臣的军事能力了。

其次,关羽的理念与东吴不和。

关羽熟读《春秋》,深受儒家的道德观念影响。

他在作战中崇尚堂堂正正的手段,哪怕是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斩杀对方主将。

但是东吴君臣的作战理念却与关羽不尽相同,他们在更多的时候采取的是以计谋为主,智取为上的作战方针。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火烧曹操战船,也是以黄盖的诈降计为基础的。

第三,关羽遭到过东吴的暗算。

关羽对东吴的这种作战方针原本就看不起,可是在湘水之争中,他还被东吴偷袭了一把,吃了个哑巴亏。

当时孙权向刘备索还荆州,在遭到拒绝后,孙权派兵夺取了江南三郡。

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大将,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东吴夺取了手下的地盘,这对关羽来说是奇耻大辱。

虽然双方重新议和,以湘水为界重分了荆州。

但是关羽对东吴背信弃义,撕毁盟约的做法十分不齿。

由于此举挫伤了关羽的自尊心,让他对东吴君臣更加蔑视。

二、关羽的东吴对手。

关羽虽然对东吴君臣十分蔑视,但是他并不是没有理智的人。

在东吴的将领中,还是有能够与关羽抗衡的人物。

正是由于有这些人物的存在,关羽才会和东吴形成平衡,保证了荆州的暂时稳定。

这些能够与关羽抗衡的将领分别是周瑜、鲁肃和吕蒙。

我们发现,在周瑜活着的时期,关羽没有对东吴有什么褒贬之词。

这是因为周瑜通过赤壁之战的胜利,彰显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对于周瑜这位能力不下于自己的统帅,关羽自然不会看不起他。

在周瑜攻打南郡的时候,关羽和张飞都在周瑜帐下效力。

关羽执行绝北道的任务,张飞则被刘备换取了夺取荆南四郡的精兵。

正是有了这段合作的经历,让周瑜对关羽、张飞有了非分之想。

在刘备前往东吴面见孙权的时候,周瑜向孙权写信建议,让孙权扣留刘备,用声色迷惑住刘备。

自己则分化瓦解刘备的势力,将关羽、张飞收入自己的帐下,一起征战疆场。

仅仅从这一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首先是周瑜认为自己能够驾驭关羽、张飞,而且关羽、张飞也承认这一点。

其次,刘备在事后得知这件事后,他的反应是十分后怕。

从刘备的反应我们也可以看到,刘备也承认周瑜的能力,担心自己的势力被周瑜吞并。

image.png

在周瑜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发动夺取益州的战役时,就根本没有理会刘备的反对,自顾自地就出兵了。

从周瑜的行动来看,他根本不怕刘备和他的手下对自己的行动进行阻挠。

关羽对于这样一位能力超卓的统帅,自然口中没有贬低的话语。

第二位能够对抗关羽的东吴统帅是鲁肃。

由于《三国演义》的描写,我们对鲁肃的印象是一位老好人。

他由于内心忠厚,被刘备、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上。

在单刀会的时候,他被关羽的武勇所慑服,眼睁睁看关羽独来独往,扬长而去。

其实在现实中,鲁肃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

他武艺超群,擅长骑射,在率领族人南撤的时候,面对赶到的追兵,他口说道理,手中射箭,他百发百中的箭将靶子都射穿了。

追兵被鲁肃软硬兼施的手段慑服,只能放他们离去了。

在行军打仗方面,鲁肃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办法。

孙权曾夸赞鲁肃的治军之道,说他“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正是鲁肃的过人才能,周瑜在去世时,向孙权推荐鲁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正是由于鲁肃的军事才能,关羽与东吴多次发生摩擦,都能和平解决。

在湘水之争时,突袭夺取荆南三郡的虽然是吕蒙,但是在益阳担任堵截关羽的人却是鲁肃。

正是有鲁肃的掩护,吕蒙才能够顺利夺取荆南。

在刘备率领益州军队出川争夺时,他派关羽率领荆州的军队前来和东吴争夺。

关羽的援军遭到了鲁肃的阻拦,无法前进。

双方举行了单刀会来进行协商,鲁肃作为东吴的主将和关羽相会。

在会上,鲁肃据理力争,将关羽说得哑口无言,维护了东吴的利益,为下一步双方和谈奠定了基础。

在鲁肃的战略中,将南郡借给刘备,保持双方的盟好,双方配合一起北伐,是争夺天下重要的一环。

但是这一点并没有让孙权所理解。

他将鲁肃说的关羽不足忌的话,当成鲁肃不能收回荆州所说的大话。

其实这句话并不是鲁肃的大话,在鲁肃心中确实是这样认为的。

鲁肃在生前已经做好了准备,重用吕蒙等人,随时可以收回荆州。

只是为了孙刘联盟的稳定,鲁肃才带着孙权的误解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image.png

第三位能够对抗关羽的武将就是吕蒙。

吕蒙其实是武力夺回荆州的坚定拥护者。

在鲁肃活着的时候,他就向鲁肃进献了夺回荆州的五条密计,让鲁肃刮目相看,不再视之为吴下阿蒙。

在鲁肃去世后,他接替了鲁肃的职位,马上就改变了东吴的政策,和孙权一拍即合,要夺回荆州。

吕蒙将关羽视为自己主要的对手,吕蒙曾经对孙权说,关羽之所以没有对东吴动手,是因为你我还在世的缘故。

如果我们有了意外,就算是想要用武力夺回荆州,又怎么能够做到。

吕蒙在这里,把自己当作了关羽最大的敌手。

同样的关羽也没有小看吕蒙。

经过湘水之争,关羽对吕蒙的神速进军印象深刻。

在吕蒙继任东吴的都督之职后,屯兵在荆州之旁,成为关羽心中的心腹之患。

因此在襄樊之战时,关羽才对吕蒙预先做好了防备。

他沿江构筑烽火台,并且留下足够的兵力防止吕蒙的偷袭。

为了消除关羽的防备心理,吕蒙接受陆逊的计谋,对外声称有病,自己回建业治病,让陆逊接替自己的职务。

陆逊名不见经传,上任后写信给关羽,激进阿谀奉承之能事,让关羽放松了警惕。

在关羽抽调防备东吴的军队投入襄樊战场后,吕蒙率军白衣渡江,发起了对荆州的进攻。

由于缺乏对东吴的防备,吕蒙轻易取得了荆州之战的胜利。

在这场战役中,吕蒙施展各种计谋,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荆州,全歼了关羽的大军。

关羽在逃亡蜀中的路上,被东吴伏兵擒获,随即被杀。

至此,在吕蒙的指挥下,东吴取得了战役的全胜。

吕蒙用自己的战绩,充分证明了自己正是关羽的对手。

结语:

关羽心高气傲,对东吴君臣视为鼠辈。

但是这也是分别对待的。

在周瑜活着的时候,我们就没有看到关羽对东吴有蔑视的言论。

其实,关羽对于比他强的对手,是很少出恶言的。

在东吴将领中,周瑜、鲁肃和吕蒙都堪称关羽的对手。

周瑜活着的时候,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在军事能力上碾压刘备君臣。

鲁肃活着的时候,虽然极力维护孙刘联盟,力主将荆州借给刘备。

但是当孙权一声令下的时候,鲁肃就马上出兵夺取荆南三郡,自己率军堵住关羽的道路,让他无法越雷池一步。

至于吕蒙更是夺取荆州,擒杀关羽的东吴统帅,就不必赘述了。

,98迷科


标签: 关羽  东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