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见包法利夫人》影评:没有出口的人生

cht 2022-05-15 13次阅读

《欲见包法利夫人》是根据福楼拜经典名作《包法利夫人》所改编的作品,描述轻的艾玛嫁给包法利医生后,离开家乡随夫住在法国乡间小镇上。

但小镇生活平淡无聊,丈夫又不解风情,心情郁闷的艾玛开始靠着向镇上商人采购、或者发展婚外情来排解寂寞。

电影开始没多久,就以一场更衣戏,用当时女性的服装,暗喻大多数女人的处境艾玛那件绿色洋装与马甲是无法自己卸下的,若非女佣帮忙,就一定得靠老公。

《欲见包法利夫人》影评:没有出口的人生

丈夫掌握着女性身体欲望的钥匙,女性无法自己决定。

那场戏里,在老公帮她卸下衣服上密密麻麻的细绳后,伴随的就是一场男方有发泄到、女方却只是等男方完事的性爱,再度强调了女体的工具性与财产性。

艾玛对人生的期待,与社会对她这样的女人的期待,有很大的落差。

她的婚姻是改变人生的唯一希望,当这个希望也落空之后,她不可能有正当的出路可以弥补人生缺憾。

包法利夫人不想一辈子压抑自己的情欲,也不想一成不变地过完此生,但她无法离婚也无法经济独立、出去赚钱,剩下的选择也就不多了。

《欲见包法利夫人》影评:没有出口的人生

更糟的是,艾玛生命中没有任何人可以适时引导她、警告她。

在修道院她学到的是如何做个淑女、当个好妻子,其他时候她几乎没能接触到女性,出嫁时她离开的是父亲,结婚后她遇到的是她老公与他的同事们,以及不怀好意的商人

唯一可以讲心事的女性,是她的女佣,但女佣的生活更封闭、单调、无望,根本不知如何安慰艾玛,更不知如何警告她。

可以说,只要艾玛对人生有更多渴望,根本没有全身而退的机会。

不过,很可能是因为电影形式的关系,《欲见包法利夫人》没办法将社会情况,以及包法利夫人的痛苦、无望、自毁欲给表达得够深刻,艾玛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对老公无情、举债沉浸在锦衣玉食的女人。

她需要有野心的丈夫,需要能在都市执业的丈夫,当现实无法达到她的要求,她就以非常致命的方式去实现梦想。

或许编剧与导演也明白,难以在短时间刻画包法利夫人的心境与其复杂性,因此试着让她少伤点人,例如原著里的女儿就被删掉了,但这些做法的效果,不足以抵抗整部片的仓促感。

《欲见包法利夫人》影评:没有出口的人生

另外,我对本片纷杂的口音感到颇困扰。

这是发生在法国发生的故事,理论上全片都该法语发音,但我可接受为了国际市场而采用英语。

只是,起码口音应该要一致些吧?本片有法国腔英文,有英国腔英文,98迷科,有美国腔英文,每一场戏都令我分心不已,大家好像各从不同的地方与剧型而来,不象是会一同出现在某个北法小镇的人们。

好在《欲见包法利夫人》还是有一些亮点可以弥补上述问题,尤其我必须强调,片中女主角穿的服装实在非常美丽,赏心悦目之余,又可让观众欣赏学习到当时法国服装的许多细节。

此外,蜜雅娃丝柯思卡的演技也很不错,虽然我认为她与她的小情夫埃兹拉·米勒两人选角并不够好,但娃丝柯思卡的演技弥补不少问题。

《欲见包法利夫人》影评:没有出口的人生

她到接近片尾一幕,与狠心商人商量债务问题时,演出非常精彩,她那时已经全然放弃自己,只求能有方法抵掉债务,她眼神的空洞与自我放弃让人心痛不已。

娃丝柯思卡的角色很不讨喜,但在她诠释之下依旧能令人有一点同情,颇不简单。

倒是有个选角非常有意思,影集《唐顿庄园》里的三小姐伊迪丝小姐,来这边当包法利家的女佣。

过去已经有很多导演试着把包法利夫人搬上大银幕,但大多数成果都不佳,此次挑战的法国导演苏菲·巴瑟斯,是第一位尝试的女导演,可惜的是并没有带来令人眼睛一亮的观点。

或许有些文学作品实在不适合改编成电影吧。


标签: 影视解说  商人  唐慧锋文章  电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