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到底如何思考?你都知道哪些?

cht 2023-12-16 12次阅读

爱因斯坦到底如何思考?答案是令人震惊的,因为他并没有思考!或者说,至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考。

爱因斯坦到底如何思考?你都知道哪些?

爱因斯坦优越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非言语性思维。

他善用艺术架构、冥想、想象力、可视化和直觉。

通过这些特殊的途径,他能远涉到言语性思维困于矛盾而寸步难行的地方。

或许这就像某人为了找出针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寻求我们的建议时,我们会谈到直觉,并建议对方克服狭隘心理,跳出这个问题另辟蹊径,否则将陷于问题本身而永远达不成创造性的突破,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或许爱因斯坦在他最著名的一句名言中早已点明这个道理:导致问题产生的思维方式永远无法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言语性思维会造成混乱,但非言语性思维创造的答案可以将这种混乱重组为更高级的秩序。

在历史长河中,人类为词语和概念赋予了许多意义和印象,但词语和概念很难承载形形色色的意义和印象。

词语和概念产生于群体集合性的知识和想象之中,对此我们所有人都认可。

也正因为此,它们自然也限制了我们的视野。

如果我们满脑子都是这些意义和印象,就很难看到新的东西。

我们观察这个世界时,会将眼前所见自然而然地和内心那些词汇对应上,彼此很难分开:当我们看到夕阳西下的场景时,就会想到落日这个词,即使太阳还没有真正落下。

我们真的看到落日了吗,或者只是认为自己看到落日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大脑能把思考的重心从言语性转移到非言语性吗?很显然,我们需要词语和概念——爱因斯坦本人当然也会使用它们——但如果它们可以退居二线,不完全占据我们的思维,那么我们思维的核心将不再受到词语和概念的束缚。

爱因斯坦自童年开始便享有这种自由。

像爱因斯坦一样思考:我们能从天才们的头脑中学到什么(10种思维模式,激发你的无限思维潜能!)

¥59

购买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爱因斯坦神秘的智力领地了。

这位物理学家会先通过想象的场景、感受和感觉到的微妙结构设立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有了答案之后,他才会把词语甚至数学符号放在他所谓的次要步骤中使用。

爱因斯坦说:我很少用语言来思考,一旦某个想法出现,我最后才会尝试用语言来表达它。

在写给法国数学家雅克·阿达马的一封信中,爱因斯坦应阿达马的请求,揭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进一步阐释了自己的想法:词汇和语言,当它们被书写或说出来的时候,在我们的思维机制中似乎就不起任何作用了。

某些符号和大致清晰的场景存在于我的头脑之中,似乎作为思维元素发挥作用,可以被‘有意识’地重塑并组合起来……对我而言,前面提到的元素是视觉化的,并且具有近似肌肉的属性……当上述联想游戏(指思维元素的重塑并组合)已充分建立起来并能被随意再造的时候,我才会在第二阶段去斟酌如何选用常规词汇或其他符号。

爱因斯坦自传般的笔记也反映了相同的思考过程:对我而言毫无疑问的是,我可以不依靠符号(词语)进一步进行各种各样甚至是下意识的思考……对爱因斯坦而言,言语性思维显然就像他直觉的一位忠仆。

他会在直觉上有所领悟之后,运用这位忠仆发挥归纳转译的作用。

爱因斯坦至少将四种非言语性思维方法运用到了极致。

第一种就是前文所说的音乐;第二种是想象力和可视化。

爱因斯坦并不是以理智的方法处理物理学难题,而是将这些难题视作三维的、有弹性活力的事物。

正如他的一位学生所说,别人看到的是抽象的公式,而在爱因斯坦眼里,那是一个物理事实。

还记得那只失明的甲壳虫吗?或者再想想爱因斯坦是如何提出狭义相对论的。

他通过设想一列飞驰的火车和闪电的方式,把问题形象化了,并以此摆脱了言语性和数学化的表达方式。

另外两种非言语性思维方法是冥想和直觉。

爱因斯坦在冥想中思索物理学宇宙的秘密和奇迹。

当然,他可能并不是双目紧闭。

他可以睁着眼睛冥想数个小时:坐在他的小废物号木帆船上冥想,或是信马由缰地飘荡一整天(但他也经常迷失方向,往往被人搭救解围)。

在这段时间里,他被来自宇宙和宗教的感觉所折服,他形容那种感受为在难以企及的宇宙大和谐面前彻底屈从。

某些显而易见的直觉认识会在他冥想的时候蹦出来。

有时候,他说,我很确信我是对的,不需要任何理由。

因此,他发展自己理论的第一步并不是搜集实证研究的数据。

恰恰相反,他做的第一步是从自然中汲取普遍性的规律,之后才搜集实证研究的数据。

回想一下爱因斯坦在向阿达马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时所选用的奇怪的词语——视觉化的具有近似肌肉的属性。

这种描述看上去令人惊讶,但如果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你就会更惊讶。

阿达马将那个时代的数学家分成两类:代数学家和几何学家。

所谓的近似肌肉的属性的直觉又是什么呢?宇宙学家布赖恩·思威默认为,爱因斯坦沉浸在他亲身经历的感受之中……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正是整个宇宙背后的奥秘。

问题是:我们也能这样看待事物吗?我们也能如此投入地去倾听,而不是仅仅依靠我们习以为常的言语性的手段、理解方式和既有概念吗?

假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运用一些非言语性思维来寻求问题的创造性答案,不再纠结于表面上的矛盾对立,这就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了。

你可以试一下,当思考一个难题的时候,听一首伟大的音乐作品,或者画画,再或者欣赏一幅艺术作品,甚至去大自然中散个步并冥想一下。

你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接触到一种大和谐。

爱因斯坦正是受到这种大和谐的启发,从而激发了自己的灵感。

你也可以这样。

还有一种创造性的方法可以让你不再对问题愁眉不展,那就是图文并茂地想象一下你遇到的问题——将问题可视化,这可以让你的思维更具弹性和活力。

比如,想象自己在一个问题场景中,从最上方以鸟瞰的形式审视问题,如此你会看清问题全貌。

你需要搞清楚:现状如何?人们犯了哪些思维错误?在这个问题上自己使用了哪些无效的思维策略?我们之所以走不远,往往是因为太过于靠近某个问题,以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跳出问题来看,你就能注意到你忽略的因素。

问题的答案有时也会通过我们的自身感受展现出来。

比如,对于我们的身体认为是真实的事物,或者是那些能让你聆听到某种可能答案的事物(它能让你听出答案是悦耳动听的,还是佶屈聱牙的),我们的身体都会兴奋地对此做出反应。

通过这种方法,即使我们的思维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我们也能听到不远处传来的爱因斯坦那动听的小提琴曲。

本文节选自《像爱因斯坦一样思考:我们能从天才们的头脑中学到什么》

爱因斯坦到底如何思考?你都知道哪些?

爱因斯坦到底如何思考?你都知道哪些?

爱因斯坦到底如何思考?你都知道哪些?


标签: 爱因斯坦  到底  如何  思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