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三次不幸的婚姻是真的吗?

cht 2023-11-30 9次阅读

常说小姐身子,丫环命,恐怕蔡文姬连个低三下四的小丫环都赶不上。她是婚姻的失败者,险些为此输掉了整个人生。

郭沫若的话剧坏了人的胃口,《屈原》也好,《蔡文姬》也罢,个个儿装腔作势,絮絮叨叨,活像一群傲慢的巧嘴儿八哥,实在让人腻味。拙劣的记忆碎片,弥漫飘飞,纷落如雪。可怜中原故老,离蔡文姬太遥远,后人几乎看不清她凝在腮边的泪滴,听不到月下草原上高一声、低一声的胡笳

女人的胃口,极富弹性,如果力所能及,就摘星星、捞月亮,天下的好东西,件件都要;倘若没机会,也可蓬门荜户、布衣菜根地过一生,不像男人那么野心勃勃,张口闭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女人只须跳过三道坎儿,一辈子的幸福就算到手了:有个好出身,嫁个好丈夫,养一群乖孩子。民谚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看来,婚嫁是女件人生祸福的转折点。

蔡文姬也拐过了这个转折点,不是一回,而是三次。可惜,她冤魂缠腿,步步招灾,嫁一回,错一回,直落得两手攥空拳,朝夕以泪洗面。常说小姐身子,丫环命,恐怕蔡文姬连个低三下四的小丫环都赶不上。她是婚姻的失败者,险些为此输掉了整个人生。

新婚铁棒

查一查祖宗十八代,蔡家称得上官宦之后,名门望族。范晔的《后汉书》也为这个家族说好话,史家居然一口气上溯六代,抬出了誓死不保王莽的蔡勋先生,这才叫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恐怕再过一万年都令人挑大拇指。蔡家祖坟里埋着这等高洁的先人,后世儿孙也觉得很有面了。虽说现代人早就抛弃了龙生龙、凤生凤的血统论,可是,谁也不愿意接受一个臭底子。

蔡勋开了个好头儿。蔡邕这一代,依然家风未改。没听说蔡邕还有别的子女,其实,也无所谓,养出一个蔡文姬,就足够了。

蔡文姬是民间的叫法。她姓蔡,名琰,字昭姬,177年出生在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晋一朝,为了避司马昭的名讳,索性改称文姬了。叫文姬更好,这位秀外慧中的姑娘简直是文曲星下凡。她在人间走一回,似乎就是为了耍笔杆儿,留下一些漂亮的诗歌。天才,用不着头拱地,那些莫名其妙的本领,往往是娘胎里带来的。

蔡文姬,前世修来个好家庭。论门第,祖一辈,父一辈,紫袍金带富贵;论出身,老爹学识渊博,才艺双全,是名重一时的文坛领袖显赫;论资质,蔡文姬通音律,善辞赋,博闻强识,过目成诵聪明。尽管蔡府墙高,可也挡不住媒婆子。很早,她父母就利利索索地给她订了婚。婆家住河东,也是书香门第。丈夫满肚子墨水,名叫卫仲道。

一切都顺顺当当,该知足了吧?洞房花烛夜,人人喜气洋洋,蔡家小姐像一朵娇艳的海棠花儿,盛装端坐。她环顾四周,娇羞地笑了。只是,她那双水汪汪的人眼睛,看不到明天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她心下揣摩的,竟是昨夜闲置的半截儿短诗。对人间烟火爱搭不理,全靠精神生活过日子,这种怪异的生活方式,西方人称之为贵族品质。

大宅门,抬出来的蔡文姬,就是未经册封的贵族。可惜,迎候这位大才女的,并非想像中的诗情画意。蔡文姬的第一场婚姻,就画出了一道分水岭。从此,她结束了养尊处优的小日子,开始没完没了地走下坡路。

当头第一棒卫仲道死了。小伙子福薄命浅,像个戏份不多、又无人替代的龙套,刚陪蔡家小姐乐呵呵地跑了一年,便偃旗息鼓,彻底退出了舞台。亡夫尸骨未寒,婆家就节外生枝。蔡文姬痛楚地整理着孝服,她已从千娇百媚的新娘子,沦为了飘蓬断梗的小寡妇。往后的日子还艮着呢,怎么过?想乖乖地守寡都不成,婆家人明里暗里挤兑她,欲除之而后快。原因很简单,蔡文姬未曾生育。

迎面第二棒婚后无子。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哪朝哪代,都瞧不起绝户头。没有子女就没有希望,谁肯逢迎一把老骨头呢?偏偏蔡文姬两口子婚后无子,婆家老少,天天吊着一张哭丧脸。他们放刁使性,指桑骂槐,事事拿捏外姓人。蔡文婀何等聪明,她压根儿就不受这份窝囊气,反正活寡也守够了,干脆拾掇拾掇回娘家。

1/51


标签: 蔡文  三次  不幸  婚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