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反家暴日”是什么时候?家暴离婚需要什么证据?家暴对孩子有哪些影响?是真的吗?

cht 2023-11-24 8次阅读

  每年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我国《反家暴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家庭暴力不再是“家务事”,宣示了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那么家庭暴力包括哪些行为,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遇到家暴,该如何说“不”。

  什么是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定义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民法典》第1042条第3款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反家庭暴力法》第2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反家庭暴力法》第37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这里的家庭成员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家庭暴力不局限上述家庭成员之间,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也属于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包括哪些行为?

  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国外立法例以及被普遍认可的学届理论研究成果,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经济控制四种类型。

  (1)身体暴力是加害人通过殴打或捆绑受害人、或限制受害人人身自由等使受害人产生恐惧的行为;

  (2)性暴力是加害人强迫受害人以其感到屈辱、恐惧、抵触的方式接受性行为,或残害受害人性器官等性侵犯行为;

  (3)精神暴力是加害人以侮辱、谩骂、或者不予理睬、不给治病、不肯离婚等手段对受害人进行精神折磨,使受害人产生屈辱、恐惧、无价值感等作为或不作为行为;

  (4)经济控制是加害人通过对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收支情况的严格控制,摧毁受害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以达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

  家庭暴力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有哪些

  1、家庭暴力会令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

  大部分人关注的家庭暴力是身体暴力,另一类伤害性很大的暴力却被长期忽视,那就是精神暴力,也可以叫做“软暴力”。

  最常见的精神暴力是言语上的辱骂、贬低、恐吓,这看似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更容易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而且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暴力。

  在这种成长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出现自卑、自我否定、敏感多疑的不良性格,从而导致抑郁症和偏执型人格。

  如果从创伤的角度来看,对于还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青少年儿童而言,家庭暴力是他们无法逃避、必须长期承受的,这会导致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

  2、孩子容易出现学习障碍和品行障碍

  很多父母吵架、或大打出手时,完全没有意识到对孩子的心理冲击。

  孩子害怕地哭泣,或者尝试劝架,父母却怒吼一声,“大人的事你别管,回房间做作业去!”

  不少父母辅导孩子学习时过于严厉、急躁,不光采取语言暴力,急起来了甚至会动手。

  无论是目睹家暴,还是被暴力对待,如果孩子总是在焦虑、恐惧、难过时学习,就很容易将学习情境、学习行为与负性情绪结合,学习效率下降,形成学习障碍。

  有的孩子遭受了父母的暴力对待后,还可能出现品德、行为问题,在学校欺负弱小,用暴力解决问题。这背后有父母教育不当、孩子三观走偏的原因,也有他们宣泄负性情绪的因素。

  如果继续得不到矫正和积极引导,这类孩子成年后很容易发展为人格障碍患者,丧失自我反省能力和同理心,行为越来越出格、走极端,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遭遇家庭暴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拨打110报警求助。也可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当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妇联组织等求助。报警求助的,保留报警回执,必要时可申请民警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

  (2)及时就医或鉴定伤情。妥善保留诊疗记录、病例资料等,或到伤情鉴定机构开展鉴定,保留鉴定证明。

  (3)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4)申请临时庇护、法律援助等服务。遭受家暴后,没有生活来源又无家可归的,可向当地的妇联组织申请入住反家暴庇护站,获得临时生活帮助。准备起诉离婚的,可向当地司法行政机关依法申请法律援助。

  如何有效收集家暴证据

  包括但不限于报警、接警、出警记录;鉴定资料、医院病历、伤情照片;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邻居证人证言;施暴者保证书、短信、微信记录;妇联、社区、居委会或村委等组织、团体出具的相关材料等。

62

  实施家暴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

  家暴可以申请离婚吗?需要什么证据?

  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遭受家暴起诉离婚要向法庭提交相关的证据证明家暴的事实:   

  (1)证人证言。发生家庭暴力时有可能会被其他人员目睹到,如果有人曾经亲眼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发生,那么可以尽可能早的和他们做一些沟通工作,可以委托律师以调查笔录的方式向证人进行取证及录音取证的方式进行。   

  (2)在家庭暴力发生后,若曾经报过警,那么警方会有出警记录,通常警方对家庭暴力的处理会有一整套法定的程序,警方通常会在派出所对施暴者和受害人分别进行问话,并制作笔录。  

  (3)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及时到医院就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治疗的凭据,是可以作为家庭暴力的证据的。如果受害人受伤严重,应当由公安机关出具法医鉴定的介绍信,对伤情进行司法鉴定,同时受害者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那么治疗时还会有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的收据以及病历。这些书证都应当好好的保留,包括受害人后期的持续性治疗,有关书证也应当妥善的保存。

  闽南网综合中国妇女报、南昌高新法院 、青海普法网


标签: 国际  反家  暴日  什么时候  离婚  需要  什么  证据  孩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