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卫星重大突破:这一次站在世界最前沿不敢公布的秘密是什么?

cht 2023-11-22 11次阅读

就像是一个隐喻,来自的墨子号量子卫星从太空发出两道红色的光,看上去像极了汉字里大写的人字,这幅景象被当作封面,刊印在6月17日的美国知名学术期刊杂志《科学》上。这一次科学站到了世界面前,而且是挺直腰杆,站在了最前沿。

6月16日,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在媒体的闪光灯下宣布: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回答了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的百年之问。

赞誉、解读、报道纷至沓来

《科学》杂志审稿人称该成果是兼具潜在实际现实应用和基础科学研究重要性的重大技术突破,并断言毫无疑问将在学术界和广大的社会公众中产生非常巨大影响。

美国波士顿大学量子技术专家谢尔吉延科评价:这是一个英雄史诗般的实验,研究人员的技巧、坚持和对科学的奉献应该得到最高的赞美与承认。

在中科院新闻发布当天,潘建伟没有刻意掩饰自己的激动,他说:这是我这辈子目前为止,做过的最好的科学成果。

尽管对他和他的团队来说,所谓领跑,或是创造世界纪录,早已是家常便饭

就在一个月前,潘建伟团队研发的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问世。再往前,2003年,潘建伟团队实现了四光子纠缠态一个量子纠缠研究领域基础性工作,此后多年,该团队又先后实现五光子、六光子、八光子、十光子纠缠,一直保持着多光子纠缠的世界纪录,并频频引来学界和媒体的关注。

英国《自然》杂志在报道潘建伟团队量子通信研究成果时就提到:这标志着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从10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如今,以量子卫星最新实验为代表的成果,让再次挺进量子研究世界版图的中心。属于的量子时间似乎正在到来。

世纪之问:全球大国新博弈

人类之所以爱上科学,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能够探索未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如今,一个不难描述的未知问题摆在人类面前

在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中,事物究竟是以概率而存在的,还是确定存在的?举个关于足球的例子,在宏观世界,我们可以确定地知道它究竟在哪个点,但在微观世界,一个足球就相当于一个粒子,人们似乎只能判断它出现在足球场某个点的概率,却无法确切地知道它究竟在哪里。

量子力学正是微观世界概率论的最大支持者。量子论里有一种特性,即量子纠缠,简单来说,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就像有心灵感应,无论这些粒子之间相隔多远,只要一个粒子发生变化,另外的粒子也会即刻感知,随之发生变化。

不过,爱因斯坦并不买账,并讥讽这个现象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也因此,他和波尔等科学巨擘为此展开激烈争论,并留下一个世纪年之问:上帝掷骰子吗?换言之,微观世界都是由概率决定存在的吗?

全球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甚至是一些执政者都为这个问题着迷。因为,一旦这种特性得到最终验证,就有一个最为直接的应用,即通过量子纠缠所建立起来的量子信道不可破译,成为未来保密通信的终极武器。

按照潘建伟的说法,要让量子通信实用化,需要实现量子纠缠的远距离分发。一代又一代学者接力走下来,人类似乎遭遇了瓶颈:由于量子纠缠太脆弱,会随着光子在光纤内或地表大气中的传输距离而衰减,以往的实验只停留在百公里量级的距离。

潘建伟粗略地测算过,使用光纤进行量子分发,传输百公里距离,损耗已达99%;传输千公里的距离,每送1个光子大约需要3万年,这就完全丧失了通信的意义。

于是,一场大国间的量子通信竞赛就此出现,谁先冲到千公里的距离,似乎就能在这场赛跑中领先。潘建伟说:大家不断地去拉长这个距离,以此来验证量子纠缠的原理,步步逼近量子通信的实用目标。


标签: 量子  卫星  重大  突破  这一次  站在  世界  最前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