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档案馆:厄尔尼诺来了 今年会是“史上最热一年”吗?是真的吗?

cht 2023-11-20 10次阅读

中国天气网讯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受其影响,并叠加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将打破2016年最暖年纪录。预计今冬到明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但阶段性冷空气活跃,南方地区降水偏多,复合型气象灾害风险加大。厄尔尼诺究竟是如何搅动我国乃至全球气候的?它真的是“史上最热一年”的重要推手吗?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天气档案馆”之厄尔尼诺篇,一起来听听它的自白。

大家好,我是厄尔尼诺(El Niño)。我的名字来自于西班牙语,原意是小男孩,也指圣婴。不过给我起这个名字的人,其实是秘鲁的渔民。几百年前,这些渔民们发现附近海面每隔两到七年就会出现一次大范围海水升温的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往往开始于圣诞节前后,会导致秘鲁渔场大量喜欢冷水的鱼类死亡,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就把我称为上帝之子——圣婴。

天气档案馆:厄尔尼诺来了 今年会是“史上最热一年”吗?是真的吗?

我的老家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每当这一区域海水表面温度异常上升,出现“发烧”的症状,那就意味着我来了。对了,我还有个姐妹叫拉尼娜,如果海水表面温度异常下降,那就是她“值班”了。

虽然我出生在海洋,但我的影响力可绝不仅仅局限在海上。我擅长制造“暖冬”、“史上最热”、暴雨洪涝等一系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甚至引发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影响力指数妥妥的五颗星。而且,我的出现往往也会加剧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多次创下最暖纪录,热力指数同样五颗星。

叫我小男孩,跟我比较淘气、爱“捣乱”有很大的关系。当我出现时,全球各地的天气都会变得反常起来。比如原来干旱的南美洲南部和东非等地会出现暴雨洪涝,原本湿润的南亚、澳大利亚、巴西等地降水则会大幅减少,从而引发严重干旱甚至森林大火。我还会加剧东太平洋的飓风,使影响北美的飓风强度更强,大西洋飓风则会减弱。

bqtb

2015年至2016年,我的出现使得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地区遭遇百年来最严重旱情,湄公河水位降至近90年最低。而南美洲中部则遭遇160年以来最强降雨,多国发生严重洪灾。2019年,在我的影响之下,澳大利亚发生了持续数月的森林大火,导致近三十亿只动物死亡或流离失所。

由于自带升温BUFF,所以我在提高全球平均气温、打造“史上最热年”方面颇有建树。198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共有12次刷新纪录,其中10次发生在我出现的年份。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的强度越强,对全球平均气温的提升也就越明显。比如2014年至2016年,我的强度达到了超强级别,这三年全球平均气温连续创下新纪录,其中2016年和1901-2000年平均气温相比偏高了1.03℃,首次突破1℃大关。我最近一次现身在2019-2020年,虽然只是一次弱事件,但2020年也差点儿改写最暖纪录。

bqtb

对于中国而言,我的出现一般会使得夏季风明显减弱, 季风雨带位置偏南, 所以南方地区更容易出现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入梅时间往往也会推迟。与此同时, 华北等地降水偏少,容易出现干旱。夏季东北地区和南方气温往往较常年偏低, 容易出现“凉夏”,冬季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较弱,更容易出现暖冬,雾霾天气也可能增多。  

bqtb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的、复杂的,而且也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所以每次的具体情况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我的诞生可以说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赤道东太平洋吹的是东风,因此表层温暖的海水也自东向西流动,使太平洋呈现西暖东冷的状态。但当我出现时,这股东风会减弱,同时赤道西太平洋的西风加强,西太平洋表层暖海水会迅速向东扩展,次表层冷水上涌,使得西太平洋海温降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

bqtb

由于影响突出,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成功引起了各国气象学家们的注意。他们对我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决定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划出4块指标海区,通过观察这些海区的海温变化来确认我的行踪,现在我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严密监控。根据中国气象行业标准,当海温监测关键区(NINO3.4区)3个月滑动平均海表温度达到或超过气候平均态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状态,预示着我马上就要来了,而这种情况持续5个月以上,即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也就意味着我闪亮登场了!

不过由于不同国家对我的监测标准并不一致,因此各国官宣我到来的时间也会有细微的差别。但不管早晚,该来的我总是会来的。

未来一段时间,我还会继续发展壮大,可能会在圣诞节前后达到巅峰,给世界多地带去极端暴雨、洪涝或干旱等灾害。有研究估计,今年我可能会造成数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损失。所以,各国政府及相关部门一定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公众也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极端天气预警,多了解一些应对极端天气的自救常识,尽量把我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策划/张方丽 设计/陈玉洁 数据支持/闵裕秋 胡啸 专家指导/周兵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标签: 天气  档案馆  厄尔尼诺  年会  史上  最热  一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