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太监刘瑾谋反事发:1510年刘瑾被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下令凌迟3000刀示众是怎么回事?

cht 2023-11-19 8次阅读

明朝大太监刘瑾谋反事发:1510年刘瑾被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下令凌迟3000刀示众是怎么回事?

9月13日明朝大太监刘瑾谋反事发:1510年刘瑾被凌迟3000刀示众

历史上的今天,1510年9月13日明朝宦官刘瑾谋反事发。

明朝大太监刘瑾谋反事发:1510年刘瑾被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下令凌迟3000刀示众是怎么回事?

刘瑾究竟有没有谋反?现在一般认为是没有。

自古以来,太监专权的不少,害死皇帝的也是有的,但篡位的则是0。

原因很简单,大臣篡位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有子孙后代能够永远做这个位子。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骄奢淫逸做土皇帝,做个藩王或者权臣也就足够了。太监没有生育能力,没有后代,篡位就根本没有意义。

实际上,刘瑾被抄家时,发现家里有黄金1000多万两,白银2亿两。

明朝大太监刘瑾谋反事发:1510年刘瑾被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下令凌迟3000刀示众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刘瑾这么有钱?贪污来的呗。

各地官员进京朝拜述职时都要向刘瑾行贿,叫做拜见礼。少的要上千两,多的则五千两。刘瑾考察地方官时,行贿数字就更高,多则二三万两银子。如果升官要立即使用重金谢刘瑾,叫做谢礼。

这还不够吗?用十辈子也用不完啊。

刘瑾有什么必要篡权?

明朝大太监刘瑾谋反事发:1510年刘瑾被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下令凌迟3000刀示众是怎么回事?

其实,刘瑾作为掌权的太监,只是正德皇帝的傀儡。皇帝利用他作为和内阁的缓冲,让他来对付掌握实权的大臣。同时,刘瑾也是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缓冲。

如果皇帝和大臣的矛盾尖锐,皇帝又不占上风,就会牺牲刘瑾以求国家政治的平衡。

刘瑾作为一条狗,表现的很好,将大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上。

据史料记载,在治国理政方面,刘瑾确有贡献。经他推出的改革措施,共计85项。

客观来说,刘瑾虽然敛财,但政治上的表示还算可以。

然而,刘瑾专权行为,引起内阁极大不满。

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户部尚书韩文多次进谏弹劾刘瑾,其他文官也纷纷上书说明刘瑾的罪行。

当时皇帝需要利用刘瑾对付内阁,当然对弹劾置之不理。

明朝大太监刘瑾谋反事发:1510年刘瑾被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下令凌迟3000刀示众是怎么回事?

然而,刘瑾因谋反罪被凌迟了3000刀,又是为什么呢?

他的权势过大了,已经对皇帝本人造成了威胁。

其实,刘瑾这种人,肯定不会有好下场。前有赵高,后有魏忠贤,都是很好的例子。

刘瑾只是被皇帝利用的工具而已,并没有什么力量。后来正德皇帝搞掉刘瑾,也是不费吹灰之力。

刘瑾死的很惨,他是真正被杀千刀的人。

据说刘瑾家中抄出了暗器,是伪装成扇子的匕首。刘瑾曾经带着这把扇子见过皇帝。

正德皇帝勃然大怒,认为刘瑾有行刺的预谋,下令将他凌迟。

明朝大太监刘瑾谋反事发:1510年刘瑾被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下令凌迟3000刀示众是怎么回事?

由于皇帝暴露,下令将他凌迟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少一刀就要刽子手的命。

于是前后凌迟了3天,每一刀割下指甲盖大小的肉。

第一天,割了300多刀,刘瑾虽皮肉被割的不成样子,性命无忧,还喝了2碗稀粥。

第二天,刽子手开始割痛感较强的肌肉,刘瑾忍受不住,破口大骂皇帝,还说了很多宫廷的丑闻。凌迟照例是要示众的,很多群众嘻嘻哈哈的看热闹。、

刽子手惊恐之下将刘瑾的嘴堵住。也许是刘瑾暗中行贿,也许是刽子手怕他继续胡说,随后几刀刺中他的要害,将刘瑾活活刺死。人死了,凌迟的刀数不能减,又继续凌迟了1天半。

刘瑾尸体仅剩一把骸骨,皮肉全无。最后刽子手挖取内脏,枭首示众,这才罢休。

自然,一种说法刘瑾并没有被凌迟这么多刀,也就是几百刀而已。

明朝大太监刘瑾谋反事发:1510年刘瑾被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下令凌迟3000刀示众是怎么回事?

即便如此,也够惨啦!

公公也不好当啊!


标签: 明朝  太监  刘瑾  谋反  事发  1510年  明武宗  正德  皇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