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的作品有哪些是真的还是假的?

cht 2023-11-14 8次阅读

列子的作品有哪些

列子著有《列子》,在汉代道教出现后又命名为《冲虚真经》,是道家学派的智慧之书,列子本人在唐太宗时被封为“冲虚真人”。这本书发扬的是道家的黄老思想,能开启人的心智,给人予启示和智慧。

列子书

列子书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有寓言故事、哲理散文、神话故事等,现存只有八篇。但在成书之初有二十篇,十万多字,这八篇是汉人收集资料而编的,其他部分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流失。这八篇分别是: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

列子的作品多宣扬黄老思想,他隐居在郑国四十年,用尽一生完成《列子》一书。在这期间,列子在郑国的这几十年,不出名,不世俗,致使很多人都不知列子为何人。所以关于列子的事迹并不多,他也如神一般的存在,在《庄子》一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列子的传说。

《列子》书中有很多教育人、传道理的作品,如列子学射、纪昌学射、薛谭学讴这三则故事,就是告诫人们做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不可只知皮毛,要学无止境。愚公移山告诫我们要有毅力、有恒心,不要半途而废。遇见困难要迎难而上,要克服它,不要只是逃避。还有歧路亡羊、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夸父追日等,都蕴含了大道理,是应该被人们所珍惜的精神财富,也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列子说符原文及译文

《列子•说符》是《列子》的最后一篇。符,在古代是祥瑞的征兆,有符瑞、符应的含义。说符的意思指道与人事相应。全文共有三十四个部分,大多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向人们讲述人世间的大道理。列举两则《说符》中的典故:

列子书籍

列子书籍

《列子学射》: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列子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在做任何事时,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做到精益求精,切忌急功近利。

《子列子穷》: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唐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令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属于困境时,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要分析自己所处环境的厉害关系。不要看见利益就抓住,一定要符合道义,遵守自己的操守。

列子安葬在哪里

列子,战国时的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著有《列子》一书,著名的愚公移山、疑邻盗斧、杨布打狗、薛谭学歌、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歧路亡羊等都出自此书。

列子墓

列子墓

列子墓位于郑州市圃田村,在郑州东边不远。在村子里有一座小型墓冢,相传这就是列子墓。列子墓四周有河流和很多枣树,附近建有列子祠,该祠据说之前被改为佛寺。在明朝时,曾被重建,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毁。列子墓呈半圆丘状,高2米,边上立有松柏数棵。墓前有三个石碑,看起来最久远的那个,因时间过长,再加上风雨侵蚀,碑的内容已经无法认知。第二个上面写有为“仙人列子之墓”,记录时间为民国。最清晰的那个可以看清碑文,为明朝监察御史苏民望所写,现保存完好。12年政府还修有列子衣冠冢,同列子祠、列子碑等相近。冢前有石碑,上面刻的是关于列子的生平事迹。

近年来,列子逐渐被人们熟悉,政府部门也对列子故里加以重建和保护。加修列子雕像、御风台等,还修建了列子故里陈设馆,提高人们对列子的认识。当地政府广为宣传列子故里,使它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胜地,让很多外地游客为列子慕名而来,提高了当地的旅游经济。11年“列子的传说”还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地还有关于列子的文化节,列子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


标签: 列子  作品有  哪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