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派与黄帝有何关系,为什么会有一个“黄老学派”呢?是怎么回事?

cht 2023-11-02 11次阅读

任何学派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当时当地的政权建设有关,诸子百家的产生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密不可分,道家也不例外。道家以道为其核心观念,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如果说历代统治集团尊儒施行仁政以教化万民,那么,老子的顺应天道则是统治集团谋取政治利益,巩固统治根基的理论依据。

道家学派与黄帝有何关系,为什么会有一个“黄老学派”呢?是怎么回事?

老子的无为而治与黄帝的垂拱而治

道家以探求天地万物的本源为终极目标,崇尚自然无为,但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其自然,虽不积极入世,但却以高蹈隐逸之士的情怀关注着世态民生。因道家超迈脱俗的精神气质,没有偶更多的个人利益掺杂政治,故能另眼观世,对社会的观察与体认相对于诸子就显得更清醒冷静,也更为深刻。

皇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一面旗帜,是一种符号,是一种精神图腾。按照老子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人文始祖也是中华文化的道,是根,是魂,古代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可以与人文始祖发生关系,

道家学派与黄帝有何关系,为什么会有一个“黄老学派”呢?是怎么回事?

在治国理政方面,黄帝一开始施行的是以仁德治国,感觉尚有欠缺,于是不辞潜力之苦,两次问道广成子,广成子教他修身养性妙道后,于是与民生息,垂拱而治。

黄老学派始于稷下学宫

黄帝是远古文明的象征,带有那个时期的文化烙印,比如原始自然崇拜、方技巫术等,这种原始信仰与方技巫术与道家道法自然、清静虚空思想一脉相承又相互印证,为黄老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道家学派与黄帝有何关系,为什么会有一个“黄老学派”呢?是怎么回事?

稷下学宫最初是齐桓公创办的官学,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后来百家争鸣的主要策源地就是稷下。所谓稷下,就是齐国国都的稷门之下,意即这个学宫位于稷门附近。难能可能的是,齐国统治者对天下学人的厚礼有加,敕封了76个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禄,使学术之风日盛一日,来自各国的先生、论者,不管国别、派别、资历,也不管政治主张、学术观点,都可以在此著书立说,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稷下学派巅峰期,几乎囊括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流派,汇集了天下名流贤士多达千人,如孟子、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尹文子、荀况等等,开启了思想文化史上波澜壮阔的百家争鸣大幕,后世所谓的道家、法家、儒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等,都能在这里找到他们讲学活动的踪迹。

但无论诸子如何辩论、交锋、互用,稷下学宫的学术主流一直没有偏离黄老之学。

道家学派与黄帝有何关系,为什么会有一个“黄老学派”呢?是怎么回事?

为何是黄老之学,而非孔孟之学

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春秋末,田陈篡齐,从此,齐国的主人由姜姓吕氏变成陈国田氏,史称田氏代齐。新政权的建立,需要为其合法合理性找出证据,进行宣化洗脑。田氏祖先来自陈国,是老子的老乡。所以,田氏政权选择了老子学说。吕氏时期的齐国盛行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风。田氏于是就抬出比尧、舜更早的黄帝来,一方面是要以道家压倒儒、墨、法等家,更重要的是齐威王把黄帝作为田氏的始祖,而姜氏是炎帝的后裔。远古有黄帝战胜炎帝王天下,这就为田氏代齐的合法性找到了法理依据,并且以黄帝的旗号来建立霸业。这段历史,《陈侯因敦》有载:

其唯因,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迩嗣桓文。

大意是齐威王要发扬他父亲桓公午的光辉传统,远的要以黄帝为老祖宗,近的要继承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于是,黄帝的后裔就把黄帝文化与老子学说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黄老之学,并以此作为稷下学宫的学术主体,纳入田氏政权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植发展,造成田氏代齐的合理观念。就这样,黄老之学在稷下学宫蔚成风气。

道家学派与黄帝有何关系,为什么会有一个“黄老学派”呢?是怎么回事?

黄老之学是继儒、墨、杨、法之后兴起于齐国的重要学派,正因田齐政权的支持,黄老之学在齐国势若长虹。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申不害、鹖冠子、文子皆学黄老道德之术,且著述颇丰,《黄帝四经》、《管子》、《田子》、《蜎子》、《宋子》等等一大批著名黄老道家著作。

道家学派与黄帝有何关系,为什么会有一个“黄老学派”呢?是怎么回事?

稷下学宫与田齐政权相始终,随着齐国的灭亡而消亡,存续约150年,稷下学宫消亡后,黄老之学流散各地,黄老之学的传承者张良、曹参等协助刘邦获得最后的胜利,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造就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刘彻的全盛时期打下了基础,被认为是黄老之学的又一次成功的政治实践。


标签: 道家  学派  黄帝  有何  关系  为什么  有一个  黄老学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