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相识于抗美援朝战场 曾一起挽袖给伤员献血 93岁同龄伉俪携手走过68个春秋是真的还是假的?

cht 2023-10-28 8次阅读

两人相识于抗美援朝战场 曾一起挽袖给伤员献血 93岁同龄伉俪携手走过68个春秋是真的还是假的?

李增令和周凤兰展示荣誉章

两人相识于抗美援朝战场 曾一起挽袖给伤员献血 93岁同龄伉俪携手走过68个春秋是真的还是假的?

年轻时的李增令(左)和周凤兰

两人相识于抗美援朝战场 曾一起挽袖给伤员献血 93岁同龄伉俪携手走过68个春秋是真的还是假的?

李增令(右二)、周凤兰和学生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尚进 白菲斐 李红 李晓华

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10月20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十字街附近的一处住宅里,一对白发苍苍的夫妻,在一群学生的簇拥中,翻出珍藏许久的各类纪念章,回忆起往昔峥嵘岁月。

李增令和周凤兰是一对革命伉俪,两人同岁,如今都已93岁高龄,他们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战役、抗美援朝等。两人在朝鲜战场上相识、相知、相恋。如今,他们仍活跃在社区、校园等场所,向年轻人传递共产党员的初心与坚持。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近这对“90后”夫妻,聆听他们的故事。

1

两同龄人同年援朝作战

1930年,李增令出生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县(现荣成市),小时候目睹过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心中涌动着“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想法。

1946年,16岁的李增令决定报名参军,没想到,母亲很支持他。“离家时,她拉着我的手说‘儿啊,去吧!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娘为你自豪!’”李增令回忆。

入伍后,李增令从看护伤员干起,慢慢学习医学知识,之后在后方医院担任卫生员。1948年1月,因表现优异,李增令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21岁的李增令已是参军5年的“老兵”。作为35师105团的一名助理军医,这一年,他随部队跨过鸭绿江,援朝作战。

看过电影《长津湖》的都知道,初春的鸭绿江,气温极低,寒气逼人,江面上都冻着厚厚的冰层。为了躲避敌军的侦察,战士们只能夜行昼宿,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吃口炒面。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李增令随部队在多地作战。在一次战役中,李增令被炸倒在地。他挣扎着起来包扎了伤口,拄根棍子四处寻找战友,几天后才看到一所野战医院。随后,李增令辗转回国养伤,这才救回一命。而爆炸时的弹片,一直留在他的体内,直到1956年才经过手术取出。

1952年春天,李增令第二次入朝,被分配到师卫生营手术组,邂逅了一生的爱人——周凤兰。同样出生于1930年的周凤兰是襄阳人,曾就读于同济医院附属高级护校襄阳分校。1948年7月,周凤兰和十几名同学踊跃报名入伍,被分在部队卫生处。

入伍不久,周凤兰就参加了淮海战役,进入距离前线不足千米的手术组。干着手术器材准备、生理盐水配制、急救器材消毒,甚至挑水、搬运伤员等体力活,她说:“比起前线流血牺牲的战士,我要幸福得多!”

“后来,我还参加了渡江战役、西南战役。”周凤兰说,最让她难忘的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三天后的10月4日,她被正式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激动得流泪了,心中暗想,此生都要跟着共产党走!”

1951年,周凤兰又紧随部队入朝。

2

一起挽袖给伤员献血

“我们俩是在炮火纷飞的手术台前相遇,那时都忙着抢治伤员,谁也不熟悉谁。”谈及两人的相识,性格开朗的周凤兰笑着说,当时,只感觉李增令这个人工作很认真。

“一个稍大的防空洞,摆放两张手术台,就组成了一个手术室,我们俩就在那里一起工作了好多天。”李增令回忆说,“当时唯一的麻醉方法就是吸入乙醚,消毒方式也很‘原始’,就是把双手浸泡在升汞液中。”李增令摊开双手说,时间久了,手指甲都被腐蚀成了黑红色。

李增令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有时激战会持续几天几夜,伤员接连不断,医护们夜以继日地工作。要保证手术室的温度,就要增加木炭烧的烤火盆,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加上麻醉散发的浓烈乙醚味,常把人熏晕。周凤兰曾晕倒过三次,去室外通风缓解一下,又回来继续手术。

当时,有些危重伤员处在休克状态,急需输血,战地无血可输,医护人员经常刚下手术台,又献血给伤员。在战场上,李增令和周凤兰两人都献过血。有一次,一位B型血的伤员急需输血,同是B型血的李增令和周凤兰不约而同地撸起袖子。

“从那以后,我们两个人开始互相关注。”李增令回忆,“周凤兰的文化比我高,她送了我一本小字典,鼓励我多学习。我知道她喜欢看书,就托人买了《卓玛与舒拉》《远离莫斯科的地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也送给她。”

“从朝鲜回国后,我们一直有联系。”周凤兰甜蜜地说,“1955年4月,经35师政治部批准,我俩结婚了。结婚仪式就在卫生队的驻地,买了几斤水果糖,几包香烟,大家一起热闹了一会儿,就结束了。”

李增令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婚礼虽然很简单,但爱情却是长久的。

3

教育子孙要艰苦朴素

李增令和周凤兰静静地讲述,他们的大女儿李向荣就在旁边静静地聆听。担心父母年纪大了没人照顾,2009年,李向荣就经常回来陪伴他们。

“父母对晚辈管教得都很严,艰苦朴素是我们的家风。”李向荣指着身上的一件长袖说,这件衣服都穿了七八年了。“同学们也会送一些旧衣服给我,我照单全收,几乎不需要买新衣服。”

上世纪70年代,为支援农村建设,李增令和周凤兰来到安徽某农场工作。1975年,16岁的李向荣高中毕业后,也来到农场干活。“拉板车、运石头,对于女孩子来说特别辛苦,但是父母说,成长就是要吃苦的。”

1979年,李增令和周凤兰从部队转业至原湖北制药厂,一家人来到襄阳定居。李增令时任湖北制药厂职工医院院长,周凤兰也在医院工作,李向荣被安排在湖北制药厂子弟学校当老师。2003年,企业改制,李向荣被买断工龄。

想着父母经济条件还可以,李向荣就打算在家照顾二老。“也就是啃老吧!”李向荣自嘲地说,但父母坚决不同意,“他们说:‘你的生活,必须自己去挣!’”

之后,李向荣四处打工,到高校当过宿管,也干过保洁,后来在一所培训机构当老师,生活最窘迫的时候,一个月只有800元工资。

经历了生活的苦,才感知生活的甜。“艰苦朴素是好家风,我的儿子也很自立自强,一家人挺幸福。”朴实的李向荣对父母充满敬意。

4

离休后在家办公益课堂

担任校外辅导员,参加红色宣讲,在家免费授课……上世纪90年代初,李增令和周凤兰离休后,开启了人生的又一次奋斗。

离休后,对篆刻有兴趣的李增令报名参加了篆刻函授班,一有时间就潜心研究,后来还出版了《李增令篆刻集》,并在襄城区老年大学担任教师。2009年,李增令因身体不适,无法再到老年大学任教,便在家中办起了公益课堂,教授书法和篆刻。学生们买不到书,他就自费复印资料发给大家,没有趁手的工具,他就把自己的刻刀送给学生。

“老师教得特别仔细。”采访当日,李增令的学生韩国强、郭军霞等人前来求教。韩国强篆刻了一幅“为人师表”的作品,李增令一边观看,一边点评。从事书画工作的郭军霞称,李老的义务教授让自己受益匪浅。“明年,我也计划开设公益课,免费教青少年篆刻,让李老的心愿得以传承。”

除此之外,李增令和周凤兰还多次受邀到单位、学校,为居民、党员、学生讲述革命故事和战地生活,每每说到动情处,台下的观众不禁湿了眼眶。

“我们今年93岁,也是个‘90后’!”李增令笑着说,“我们是党员,就要把一切奉献给人民和社会。”谈及对年轻人的寄语,他坐直身子,严肃地说道:“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过去,希望年轻人,能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建设好美丽中国。”


标签: 两人  相识  抗美援朝  战场  曾一起  一起  挽袖  伤员  献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