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正心力交瘁地应对袁绍 刘备:别慌我再给你捅一刀真相还有哪些?

cht 2023-10-21 7次阅读

那些年,曹操和刘备那些恩怨

曹操正心力交瘁地应对袁绍 刘备:别慌我再给你捅一刀真相还有哪些?

单从自身性格来讲,其实刘备是比曹操更适合混社会的。

这位同志生来比较苦逼,光有一个名头极响的空壳公司,实际业务方面却基本上是入不敷出。

但刘备同志显然是一个连墙都不扶的人,他觉得自己是汉室宗亲,活成这个样子实在太不科学了,冥冥之中,他仿佛看到了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样子。

刘备从小就具备搞大事的潜质,不计成本、不惧后怕、善于拉人头。

所以,刘备在其家族宗亲的帮助下,进行了有意识的培养后,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混社会的一把好手。

刘备曾在汉末士族大咖卢植门下求学,他的求学目的其实也很明确,不是要学到什么经天纬地的才能,而是要拿到那张金光闪闪的文凭,顺带结识一些志同道合且有潜力的同学。

那些年,他遛狗骑马搞校园乐队的同时,结交了一个叫公孙瓒的同学。

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刘备其实一直都没有找到正式工作,他在老家搞独立创业策划。

有理想和追求的人在很多时候都是很美的,创业小青年刘备当时很受人追捧,当地的三教九流都愿意跟着刘大哥去拥抱未来,甚至两个外地马贩子还主动给他注入了一笔可观的创业基金。

后来,黄巾起义爆发了,敏锐而又积极的刘备觉得这是一个难得一遇的创业风口,于是便带着全部身家投入到了革命浪潮中去了。

在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刘备同志终于捞到了一个县级干部的临时编制。

遗憾的是,东汉末年的朝廷很不讲武德,眼见黄巾起义掀不起什么大的波浪后,东汉朝廷决定没收之前为了鼓励将士卖命而发出去的编制福利。

也就是说,刘备同志的临时编制即将被收回。

刘备心里飞过一万只草泥马,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准备跟主管这项工作的领导督邮好好沟通一下。

可是,这个督邮却表示自己工作任务很繁重、工作时间很紧迫,压根就不给刘备见面的机会。

恼羞成怒的刘备同志直接冲进了督邮的衙门,把那个目中无人的督邮给揍了一顿。

刘备的行为很粗暴,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你不让我好好过日子,那我就不过了呗。

张飞给他大哥背了黑锅

暴力辞职的刘备后来选择当一名京漂,因为他觉得大城市的机会要多一些。

在京都洛阳,刘备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了大将军何进马仔的马仔,还曾到丹阳帮何进募兵过,甚至还有募兵途中奋力护主的壮举。

刘备同志也因此再次被举荐为县级干部。

但是,刘备这次没有接受朝廷的恩赐,因为他相中了一支潜力股,这支股票的户名叫曹操。

此时的曹操意气风发、敢作敢当,很有前景。

后来曹老板在群雄讨董的时候,一心要证明自己的一片真情,独自率队冲上去讨伐董卓,结果被董卓部将徐荣在汴水河边缴收了全部资本,几乎要宣布破产的曹老板身边,当时有一个叫刘备的铁杆兄弟存在。

再后来,被打光了家当又不想下桌的游戏玩家曹操决定回老家去筹集赌本,以图东山再起。

此时,刘备还是在曹操身边。

刘备离开曹操是在曹操卷土重来的第二次北上,曹操第二次北上是直奔当时也处于创业初期的袁绍袁大哥去的。

结果刘备一见到比曹操更威武雄壮的袁绍袁大哥,瞬间就沦陷了,迷得不要不要的。

袁绍大哥自然不会嫌弃自己的粉丝少,便随手给刘备安排了个县令岗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在袁绍空手套白狼取得冀州之后,袁绍成了众矢之的,冀州地盘四处起火。

北边的公孙瓒扬言要弄死袁绍,西边的黑山贼也作出了进攻冀州的态势,南面的兖州、徐州也摆出了隔岸观火的样子,东面的青州则倾巢而出,数以百万的黄巾军及其家属由幽州转入冀州。

如此危难的情况下,袁绍在很多人心中,由香饽饽变成了狗不理,冀州的很多骑墙派的士族和官员纷纷倒向了北方战狼公孙瓒。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赵云赵子龙,也有后来的蜀汉先主刘备同志。

兜兜转转,四处流浪的刘备同志到了老同学公孙瓒那里混饭吃了。

公孙瓒还是比较念同学旧情的,刘备被他安排到青州去拓展业务,归青州刺史田楷管制,任平原相,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干部。

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刘备这个编制其实是不合规的,因为它只是公孙瓒集团的内部任命。

后来感觉自己在兖州已经起飞的曹操曹老板心血来潮,把陶谦的徐州狠狠地祸祸了一遍。

而感觉浑身无力的陶谦及时地向自己的战略盟友公孙瓒同志发出了求救信,刘备同志就是这个时候进入了徐州,并在曹操分身乏术、陶谦后继无人的情况下得到了徐州。

其实这么多年,刘备除了最初的陪伴外,一直都在干伤害曹操的事情。

再后来,刘备以他得到的方式失去了徐州,且一度被忘恩负义的吕布揍得无路可走。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再次投奔了曹操。

曹操对老兄弟刘备的再次投奔,表现得十分友好,给编制、给人马、给钱粮,让刘备重新回到小沛(沛县)发展。

但是刘备后来因为劫了吕布的马匹,再次被吕布一顿狂揍。

然后,忍无可忍的曹操亲自出马,把著名义子吕布先生给彻底收拾了。

曹操正心力交瘁地应对袁绍 刘备:别慌我再给你捅一刀真相还有哪些?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官渡之战的前夕了,刘备在曹操公司也待了好长一段时间了。

期间,刘备和曹操之间也发生过很多著名的故事,比如刘备见汉献帝拿到了刘皇叔的光荣称号,比如《三国演义》中的煮酒论英雄,比如程昱等人多次力劝曹操要杀了刘备以绝后患……

但曹操始终是一个非常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在理性上,他知道他确实应该杀了刘备,这种人不可能为自己所用,也反复无常到没法用。

但在感性上,曹操始终想珍惜一切陪他一路走过来的老兄弟。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同志把曹操塑造成了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这其实是不对的。

至少,曹操对刘备其实一直相当诚恳。

介绍上述曹操和刘备之间的点点滴滴,只是客观地把曹操和刘备的恩怨纠葛说清楚。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公允深刻地看待后面刘备对曹操最深刻的一次伤害。

这几年,刘备一直在磨刀霍霍捅曹操

公元199年12月,也就是张绣降曹、荆州内战之后的一个月,原本已经暂时放松了的曹操再次被一则消息把神经拉紧了,这则消息是:他派去南下截杀袁术的刘备反了,还偷袭了徐州,占领下邳,还十分高调地驻兵小沛,摆出了进攻兖州的态势。

徐州这块地盘对于曹操来说,其实是有不同的意义的,由于曹操在徐州三番五次地搞大屠杀,导致徐州人们仇曹的情绪很浓厚。

这种仇视情绪是极容易被利用的,刘备就是利用了这个有利因素,迅速筹集了数万兵马。

但刘备也知道自己单挑肯定不是曹操的对手,他所依仗的是曹操双拳难敌四手,北方的袁绍已经把你逼得焦头烂额了,我不信你还能腾出手来收拾我。

刘备在政治上向袁绍主动靠拢,援助袁绍反抗曹操,这一点对曹操来说是相当致命的。

致命的并不纯粹是增加了刘备这个风险点,而是刘备的所作所为有极强的示范作用。

比如之前曹操开出天价支票安抚的臧霸等泰山诸将,其中就有一个叫昌豨的小伙也在东海郡反曹了。

更为微妙的是,臧霸虽然没有亲自叛曹,但人家对于自家小兄弟的公然反叛没啥反应,这就相当说明问题了。

刘备叛曹后,豫州南部的心思都开始活动了,因为汝南人家袁绍老家,许昌、蔡县以南开始纷纷响应袁绍。

这还不算完,没多久,许昌再次传给身在官渡的曹操密信:当初汉献帝身边的保皇党成员董承声称自己领受献帝藏在衣袋中的密诏,密谋政变,刘备也参与了,但还没来得及开始行动就申请南下截击袁术去偷袭徐州了。

这就是著名的衣带诏事件。

这些事情串联起来就是一个信号:曹操曹老板应该要适当地怀疑一下人生了。

他一直厚待的刘备同志其实早就不想跟他一条战线了。

曹操对刘备其实是相当厚待的,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还给了刘备豫州刺史、左将军等高级编制。

原因其实有两个,一是曹操念旧情,二是曹操能GET到刘备的真正价值(一个白手起家的个体户能逐渐在乱世崭露头角,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古往今来大多数声音都认为曹操一直想把刘备弄死,但碍着招揽英雄的面子,所以一直没这么干。

其实还真不是这样的,曹操其实在兖州叛乱后、称霸北方前,对所有主动投靠的英雄好汉都是放心使用的。

包括于禁、乐进、张辽、任峻、李典、许褚等有私兵和私心的人,并仅仅限于刘备。

这其实是曹老板对加盟商的一种兼容并收的态度,他一直都没有认真考虑过要把主动投靠的刘备斩草除根。

曹操的格局是在兖州叛乱之后彻底打开的,只要愿意跟我干的人,我就做到加盟必用!立功必赏!曹操为什么突然之间变得这么豁达了呢?因为他在收编青州兵以及招揽荀彧等人之后,已经牢牢掌控了自己事业的基本盘,剩下的都是锦上添花,他为什么要拒绝呢?

对我忠心有用的,我全都给发展、给前途,像张辽、徐晃、张郃这全都是降将,比如张辽以前就跟着曹操的死对头吕布混,但这后来妨碍张辽成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了吗?

对我不忠心的,就算在我给你们机会和平台后,你们仍然要背叛我,我也无怨无悔。

因为人在做天在看,我曹操不亏良心,不是我对不起你们,是你们对不起我,广大人民群众能看到我曹操的襟抱情怀和心胸气度的。

在此之后,再找个机会把你灭掉就是了。

所以,程昱和郭嘉等人都反复说老板,你得杀了刘备,理由也很充分:刘备魅力大,手下关张那都是愿意为他死的万人之敌,这货将来终不会为人下的!

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

但曹操一直在坚持自己的管理思路,他觉得刘备这一点风险是自己可以承受的,用刘备来打造一张人尽其才、兼容并蓄的名片,利大于弊。

也就说,曹操在此之前是了解刘备同志习惯性劈腿的属性的。

只是他没有想到刘备后来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会如此的大。

就好比曹操明明知道自己谈了一个水性杨花的女朋友,也做好了她出轨的心理准备,但在绿帽子戴上头的那一刻,心里依然会格外难受。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去看待一些事物,刘备这次背叛曹操,其实也不能完全说成是刘备道德败坏,曹操也有他做得不对的地方。

曹操做得不对的地方是什么呢?就是著名的煮酒论英雄。

你说你曹操作为一个大老板,你和投靠你的刘备论什么英雄呢?你这不是摆明在吓唬和敲打一事无成的刘备吗?刘备经过这么多年的江湖摸爬滚打,多精一个人,听不出你那言语之中这个地方待不下去了的意味?

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

刘备后来参与衣带诏事件以及偷袭徐州等事情,其实都跟这次青梅煮酒有关系。

借口袁术要经徐州北去会和袁绍,刘备主动申请截杀袁术,直接成功跳车走人了。

曹操派他和朱灵、路招截击,半道上袁术病死了。

然后,朱灵就回去复命了,而刘备却一溜烟跑到了下邳杀了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自己去小沛,再度占领了徐州,并公开跟曹操宣战。

曹操正心力交瘁地应对袁绍 刘备:别慌我再给你捅一刀真相还有哪些?

刘备宣布造反后,曹操先是派司空长史刘岱、中郎将王忠去平叛,但被老兵油子刘备给击退了。

关键是,一直很少打胜仗的刘备同志还不忘跟刘岱等人得瑟一下:使汝百人来,其无如我何;曹公自来,未可知耳!啥意思?就你们这样的货色,再来一百个也不顶用,曹操亲自来也不一定好使。

刘备啥时候变得这么霸气了?他的底气何在?其实还不是眼瞧着官渡之战的正面战争就要开打了,曹操没有时间和精力搭理自己。

刘备这一刀确实是捅得挺狠的,曹操当时确实不具备两头开战的实力和条件,如果不是曹老板命不该绝,刘备这一刀大概率是会要了曹操的老命的。

危机关头,被网友吹嘘得赛过诸葛亮的郭嘉说话了,他力劝曹操去亲征刘备,理由是袁绍反应慢、刘备不经打,咱们完全可以打个时间差。

这种建议有问题吗?绝对有大问题呀!这特么就是鼓励老板要勇敢地去闯刀山火海呀。

就这水平,郭嘉还能去跟诸葛亮相提并论?

曹操决定亲征刘备比较无奈,不是郭嘉说的那么简单,真正原因是刘备身上老兵不死的属性太可怕了。

徐州曾是刘备的地盘,人脉一直都在,再加上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那样的猛将,真要让刘备在徐州站稳脚跟了,那么自己的东南方将永无宁日。

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此时的袁绍和刘备对袁绍来说,其实就是两瓶毒药,曹操选择先喝哪一瓶,都会大概率毙命。

袁绍那一瓶自然会更毒一些,但毕竟没有递到嘴边,刘备这一瓶却公开送到跟前了,不喝不行!

而且,曹操选择先打刘备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南下攻打徐州对于曹操来说,有水路运输优势,而且航程全线都在安全可控范围内。

此时身在官渡的曹操,可以自鸿沟到阴沟再进济水、泗水,一路顺水杀到小沛。

这个优势是快速调集战争资源的保证。

就在曹操火急火燎地赶到小沛之后,刘备同志又开始丢人现眼了,先前叫嚣着曹操来了也不好使,现在却一听说曹操真的来了,竟然一枪不放的扔了部队自己撒丫子跑了。

关键是,被他安排在下邳大后方的关二爷他也不管了。

曹老板再次逆风翻盘,既笑纳了刘备丢下的部队,还笑纳了我们的关二爷。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关羽被俘不是说关羽不能打,而是因为主力部队都被刘备带到小沛了,关二爷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到了这个地方,有些朋友会有疑问了,前面不是说刘备这次背后捅刀很致命吗?就这么个过程,也没看到对曹操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呀!

其实真正的伤害在袁绍那里,就在曹操发兵攻打刘备的时候,袁绍的属下田丰就力劝袁绍抓住机会搞背后偷袭,但被袁绍以幼子有病为辞给拒绝了。

所以,很多不明就里的朋友就因为这段历史把袁绍骂得很惨,说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等等。

但是,袁绍是多聪明、厉害的一个人,这些显而易见的机会他会看不到吗?他为什么不在曹操刚刚开拔就去进攻曹操?因为他知道,只要你袁绍正式开火,曹操百分百会调转枪口北上,曹操会舍弃徐州和你袁绍死拼的。

其实,袁绍在等一个机会,他在等曹操陷入徐州战场,只要你曹操陷入了徐州战场,那就不是你想回兵就回兵了,就算你回兵也不一定来得及了。

后来,袁绍在曹操抵达徐州战场之后,果断出兵了。

但是,挨了手下谋士田丰的一顿臭骂,田丰说,我让你打的时候你不打,现在不该打的时候你偏要打,你特么输定了。

这就是历史上田丰被袁绍关起来的真实原因。

其实袁绍的选择基本上就是一个无解的大杀招,你曹操把主力部队带到徐州战场去了,咱只要一路凭实力碾压就可以摧毁你的一切防线。

刘备其实只要稍微拖住曹操一段时间,让袁绍顺利渡过了黄河,后来就根本没有什么官渡之战的事了。

遗憾的是,袁绍也没想到刘备居然如此不顶用,居然没放一枪一炮就跑路了,搞得曹操就像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搞了个公费旅游一样。

很多年,曹操、刘备等人都被误解了

我们身边有太多的朋友其实是压根读不懂历史的,为啥?因为在他们心目中的历史都是带着别人贴上去的标签的,且根深蒂固。

比如说曹操,这是多么复杂、立体的一个人,可很多人就用白脸奸雄这样一个标签将其固化了。

这种历史观能真正读懂历史吗?曹操的浪漫、得瑟、豁达、坚韧等气质从何去解释呢?他和刘备之间的恩恩怨怨真的就是那么简单吗?这其实是两个创业者在格局、见识、管理、资本上等复杂差距造成的。

比如说刘备,这个人其实也很复杂,他并不完全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也不完全是满嘴仁义道德的君子,他其实更多是一个乱世创业者的多面体。

大家以为他想到处跳槽,想到处背叛前老板?而是身为弱者,他很多时候是没有更好的选择而已。

请大家记住一点,一个人要讲情怀和理想,其实都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你没有安身立命的本钱,讲情怀道德,那其实都是假大空。

所以,刘备的事业有起色了,他的那些仁义之举才有了真正的意义。

比如说袁绍,在世人的眼里,都觉得他好谋无断、志大才疏,还听不进下属的正确意见,活该他在官渡之战一败涂地。

其实这都在瞎扯,袁绍的决策和判断有什么问题?他不听田丰的意见难道不对吗?他选择的作战时机难道不比田丰的意见更科学合理吗?他后面把田丰关起来真的是因为没有容人的气度吗?那是因为田丰这货因袁绍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就到处传递消极言论。


标签: 曹操  心力交瘁  应对  袁绍  刘备  别慌  我再  给你  一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